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利用铜棒、锌片和200ml稀硫酸组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当铜棒上共产生3.36L(标准状况)气体时,硫酸恰好全部被消耗。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2)计算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若将铜棒换成铁片,仍按题给方式组合起来,能否组成原电池呢?     (填“能”或“不能”)若能组成原电池,此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                    

正确答案

(1)2H+ + 2e- = H2↑ (2分)           (2)0.75mol/L (3分)

(3)能(1分),Zn — 2e- = Zn2+(2分)

(1)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锌比铜活泼,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反应式为2H+ + 2e- = H2↑。

(2)氢气的体积是3.36L,物质的量是3.36L÷22.4L/mol=0.15mol。根据氢原子守恒可判断,硫酸的物质的量也是0.15mol,其浓度是0.15mol÷0.2L=0.75mol/L 。

(3)铁的活泼性也弱于锌的,所以能构成原电池,锌还是负极,铁是正极。其中负极反应式为Zn — 2e- = Zn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4分)(1)实事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C(s)+H2O(g)=CO(g)+H2(g)  △H>0

B.NaOH(aq)+HC1(aq)=NaC1(aq)+H2O(1)   △H<0

C.2H2(g)+O2(g)=2H2O(1)  △H<0

(2)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

其负极反应为:                             

正确答案

4分(每空2分共4分)

(1)C  (2)H2+2OH→2H2O+2e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4分)(1)已知:一定量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QkJ;若将燃烧产物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可得到20g沉淀,请写出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请写出: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             

正确答案

(1)CH4(g)+2O2(g)=CO2(g)+2H2O(l)  △H= -5QkJ/mol     (2分)

(2)O2+4H++4e-=2H2O                                  (2分)

(1)20g沉淀是碳酸钙,物质的量是0.2mol,所以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燃烧生成的CO2也是0.2mol。所以生成1molCO2放出的热量是5QkJ,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2O2(g)=CO2(g)+2H2O(l)  △H= -5QkJ/mol。

(2)原电池正极是得到电子的,所以在氢氧燃料电池中氧气在正极通入,由于溶液显酸性,所以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将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浸入500mL硫酸铜溶液中构成如下图的装置。

(1)铁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铜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铜片周围溶液会出现                           的现象。

(2)若2 min后测得铁片和铜片之间的质量差为1.2g,则导线中流过的电子为           mo1,该段时间内用硫酸铜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若将该装置改为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也能达到和原装置相同的作用,同时能保证停止使用该装置时反应物不损耗,KCl溶液起沟通两边溶液形成闭合回路的作用,则硫酸铜溶液应该注入          (填“左侧”、“右侧”或“两侧”)烧杯中,若2 min内铁片减少了2.8g,则中间U形管中K+的流速是              mo1/min。(以上均假设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

正确答案

(12分)

(1)Fe-2e= Fe2(2分)­Cu2++2e= Cu(2分)颜色变浅(2分)

(2)0.02 (2分)  0.01 mol·L1·min1 (2分)

(3)右侧(1分)  0.05  (1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利用生活中或实验室中常用的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原理:Fe+2H=Fe2+H2↑。

(2)实验用品:电极________、________、稀硫酸、________(填写所缺的实验用品)、耳机(或者电流计)。

(3)实验装置:

(4)原电池设计及注意的问题。

①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仪器,注意观察(耳朵听)耳机是否有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可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的一极接触耳机插头上的一极(注意:接触的同时耳机的另一个极是连接在原电池的另一个电极上的),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出“嚓嚓嚓”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由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

②如果将装置中的耳机改为电流计,则铁钉应该接电流计的______

极,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另一极应该接电流计的________极,电极发生了________反应(“氧化”或“还原”)。

正确答案

(2)铁钉或铁条 铜钉(其他的惰性电极如铅笔芯、铂等) 烧杯、导线

(4)①电能 ②负 Fe-2e=Fe2 正 还原

由实验原理:Fe+2H=Fe2+H2↑,可知组成该原电池的负极应为Fe,正极可选用活动性比Fe弱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

下一知识点 :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