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
- 共4125题
不同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设其为E)如下图所示,试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图中曲线的变化特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至19号元素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
⑴同主族内不同元素的E值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各主族中E值的这种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规律。
⑵同周期内,随原子序数增大,E值增大,但个别元素的E值出现反常现象,试预测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多选倒扣)
①E(砷)>E(硒) ②E(砷)<E(硒)
③E(溴)>E(硒) ④E(溴)<E(硒)
⑶估计1 mol气态Ca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E值的范围:________<E<________。
⑷10号元素E值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⑴随着原子序数增大.E值变小 周期性 ⑵①③
⑶419 738[或填E(钾) E(镁)]
⑷10号元素是氖.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已达到8个电子稳定结构
⑴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因此失去最外层电子所需能量逐渐减小,这充分体现了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⑵根据图象可知:同周期元素E(氮)>E(氧),E(磷)>E(硫).E值出现反常现象,故可推知第四周期E(砷)>E(硒),但ⅥA族元素和ⅦA族元素的E值并未出现反常,所以E(溴)>E(硒),此处应填①③。
⑶1 mol气态Ca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比同周期元素钾要难,比同主族元素Mg要容易,故其E值应在419~738之间。
⑷10号元素是Ne,它的原子最外层已经成为8电子稳定结构.故其E值较大。
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x-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
正确答案
(1)锂 Li- e-= Li+
(2)2SOCl2+4e-=4Cl-+S+SO2↑
(3)出现白雾,有刺激性气体生成SOCl2+H2O=SO2↑+2HCl↑
(4)锂是活泼金属,易与H2O、O2反应;SOCl2也可与水反应
试题分析:分析反应的化合价变化,可得Li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SOCl2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1)负极材料为Li(还原剂),Li- e-=Li+。
(2)正极反应式可由总反应减去负极反应式得到:2SOCl2+4e-=4Cl-+S+SO2↑
(3)题中给出有碱液吸收时的产物,则没有碱液吸收时的产物应为SO2和HCl,所以现象应该为出现白雾和有刺激性气体生成。
(4)因为构成电池的两个主要成份Li能和氧气水反应,且SOCl2也与水反应。所以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8分)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可形成A2B和A2B2两种化合物,B、C同主族且可形成CB2和CB3两种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2B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CB2通入A2B2溶液中可被氧化为W,用W的溶液(体积为1 L,假设变化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组装成原电池(如图所示)。
在b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PbO2+4H++SO+2e-=PbSO4+2H2O,则在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消耗0.05 mol Pb,则W的浓度由质量分数39 % (密度1.3 g / cm3)变为______mol /L。
(3)金属元素E是中学化学常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该元素可与D形成ED2和ED3两种化合物。将E的单质浸入ED3溶液中(如下图甲所示),溶液由黄色逐渐变为浅绿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3)中的反应,可用单质E和石墨为电极设计一个原电池(图乙),则在该原电池工作时,石墨一极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8分)(1) (1分)
(2)Pb-2e-+SO= PbSO4(2分) 5.07 mol/L (1分)
(3)Fe+2Fe3+= 3Fe2+(2分) (4)2Fe3++2e-= 2Fe2+(2 分)
(1)根据元素的结构及有关性质可知,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分别是H、O、S、Cl,所以过氧化氢的电子式是。
(2)SO2具有氧化性,能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硫酸。所以根据装置图可知,该原电池是铅蓄电池,其中a电极是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是Pb-2e-+SO= PbSO4,所以总反应式是PbO2+Pb+2H2SO4=2PbSO4+2H2O。因此当a极消耗0.05 mol Pb时,消耗硫酸是0.1mol。反应前硫酸的物质的量是1000g×1.3g/ml×39%÷98g/mol=5.17mol,所以反应后剩余硫酸是5.07mol,则其浓度是5.07mol/L。
(3)根据题意可知,E是铁,反应的方程式是Fe+2Fe3+= 3Fe2+。
(4)铁是活泼的金属,因此铁是负极,石墨是正极,溶液中的铁离子再正极得到电子,反应式的是2Fe3++2e-= 2Fe2+。
(8分)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A)NaOH + HCl="===" NaCl + H2O (B)Zn + CuSO4 = ZnSO4 + Cu
(1)根据两反应本质, 判断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
(2)根据你的选择完成下列问题: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 。
正极反应式为:
负极反应式为:
正确答案
(1) B 1 分 (2) Cu 1分 Zn 1分 CuSO4 1分
Cu2+ +2e- ="==" Cu Zn-2e-===Zn2+ 各2分
(1)在原电池中,有电子的移动,说明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A是中和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B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2)根据总反应式可知,锌是还原剂,失去电子。硫酸铜是氧化剂,得到电子,所以锌是负极,正极的金属性必须弱于锌的。由于铜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所以电解质溶液是硫酸铜。
(1)用锌片、铜片连接后浸入稀硫酸溶液中,构成了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锌片的质量减少了3.25克,铜表面析出了氢气 L(标准状况下)。导线中通过 mol电子。
(2)H、D、T三种原子,在标准状况下,1 mol各单质中,它们的质子数之比是 ,
(3)含6.02×1023个中子的Li的质量是 g。
正确答案
(1) 1.12 L 2分 0、1 mol 2分 (2)1:1:1 2分
(3)1.75 g 3分
(1)考查原电池的有关计算。由于锌的金属性强于铜的,所以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分别是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消耗锌是,转移电子是0.1mol,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生成氢气是0.05mol,体积是0.05mol×22.4L/mol=1.12L。
(2)H、D、T三种原子互为同位素,所以质子数是相同的,即单质分子中质子数之比是1︰1︰1。
(1)根据可知,6.02×1023个中子是1mol,又因为
Li含有4个中子,所以该微粒的物质的量是0.25mol,质量是0.25mol×7g/mol=1.75 g 。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