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
- 共4125题
(本题共9分)化学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电能。
(一)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① 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
②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根据两个反应的本质判断,您认为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填反应序号),理由是 。
(二)请根据Zn + CuSO4 = ZnSO4 + Cu反应,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
(2)画出原电池装置图,并在图中标注出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的名称。
(3)写出该原电池电极反应式:正极: ;负极: 。
正确答案
(本题共9分)
(1) ① (1分) 反应①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2分,说明有电子转移给满分,只讲氧化还原反应给1分)
(2)
(画出图2分;标注电极全对1分,标注电解质正确1分,共4分)
②负极:Zn –2e- = Zn2+(1分) 正极:Cu2+ + 2e- =" Cu" (1分)
略
用铜片、锌片和稀硫酸及若干其他器材组合成一个原电池,画出装置图并回答 (1)画出装置图。
(2)从理论上讲,预期看到的现象是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锌片上有少量气泡冒出,铜片上有大量气泡冒出。试解释: 。
(4)此电池的负极是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5)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将两个电极小心取出洗涤并晾干,经称量发现锌片比原来减少3.25 g。请计算理论上导线中共通过了 mol电子
正确答案
(1)图略
(2)铜片上有大量气泡,锌片上无气泡,锌片不断溶解
(3)锌片不纯,与所含杂质可以形成许多微型原电池
(4)锌 ; 2H++2e-àH2↑
(5)0.1
略
将甲、乙两铂片插入200 g 10% CuSO4溶液中进行电解,当阳极析出0.16 g气体时,求:
(1)阴极析出多少克铜?剩余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需要多少电荷量?
正确答案
(1)0.64 g;9.3 %
(2)1.93×103 C
(1)这是一道化学与物理综合的试题,涉及的知识点有电化学、电学。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SO4+2H2O2Cu+O2↑+2H2SO4
其中阳极放出O2,阴极生成Cu,设反应中生成Cu和消耗CuSO4的质量分别为x、y。
解得x="0.64" g,y="1.6" g。
w(CuSO4)=。
(2)由化学方程式中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每生成1 mol O2时,转移4 mol e-,所以反应中通过的电荷量为:
。
(10分) 以铁、铜为两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所构成的原电池:
(1)导线中电流流向 ( 选填“铁”或“铜”) ,电极Fe是_____(选填“正”或“负”) 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
(2)Cu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发生 反应(选填“氧化”或“还原”);
(3)该原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写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通过该原电池装置实现了从化学能向 的转化。
正确答案
(1)铁;负;Fe - 2e-= Fe2+ (2)2H+ + 2e-= H2↑;还原
(3)Fe + 2H+= Fe2+ + H2↑;电能
略
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储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 + HCl =" NaCl" + H2O,
B.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
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A. B. 。(填“能”或“不能”)
(2)由铜片、锌片和足量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若锌片只发生原电池腐蚀,一段时间后某电极产生3.36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①负极是 (填“锌”或“铜”),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③产生这些气体共需转移电子 mol。
正确答案
(1)不能 能 .........................................................(2分)
(2)①锌 氧化 .........................................................(2分)
②2H+ +2e- =H2↑ ..........................................................(2分)
③0.3 .........................................................(2分)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