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拾掇、黏稠,癞蛤蟆、荦荦大端 … … 这些词你能写时几个?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令人忧心,汉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为“拯救汉字危机”进行了一次创新尝试,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正确书写汉字,正确使用汉字、认真时待汉字,就为“拯救汉字危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汉字听写大会受到高度关注?(6分)

(2)“拯救汉字危机”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辩证法启示?(6分)

正确答案

(1)①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②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③举办汉字听写大会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每点2分,共6分。若从其它角度回答且言之有理亦可给分,但本题最高得分不能超过6分)

(2)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拯救汉字危机”的方式,启示我们要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②每个人都应从平时、点滴做起,为“拯救汉字危机”做出积极贡献,启示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③我们必须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高度来“拯救汉字危机”,启示我们要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每点2分,共6分)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汉字听写大会受到高度关注的原因。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通过认真分析材料及回忆教材中关于“汉字”的相关知识,通过阐述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意义来解答,材料中“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为“拯救汉字危机”进行了一次创新尝试”,也说明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本题要求学生回答材料中“拯救汉字危机”的做法体现的辩证法启示。解答本题一方面需要学生必须注意到设问中对答题所用知识的范围界定,即辩证法启示;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分析材料中“拯救汉字危机”的具体做法,以从中找出答题的方向。材料中“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为‘拯救汉字危机’进行了一次创新尝试”,体现了树立创新意识;题中材料“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正确书写汉字,正确使用汉字、认真时待汉字”,体现了重视量的积累;材料中“必须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高度来‘拯救汉字危机’”,体现了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京剧因其凝重、洗练、端庄、大气的美学品位和精致细腻、声情并茂的表现力被称为“国剧”。 作为我国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艺术之一,京剧面临着经典剧目大量失传、优秀演员不断流失、剧场经营难以为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创新中传承与发展京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少人认为,“艺术形式西化是京剧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与相关产业的融合跨界发展,是京剧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推动力。京剧完全可以和杂技、音乐、影视、互联网、动漫、旅游等结合起来,使京剧走出传统的狭小的内循环体系,与市场共舞,实现京剧发展的市场化、规模化。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材料中的“艺术形式西化是京剧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的观点作简要评析。(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为什么京剧必须与相关产业融合跨界发展?(10分)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京剧提出两条建议。(4分)

正确答案

(1)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京剧有其凝重、洗练、端庄、大气的美学品位和精致细腻、声情并茂的表现力,这是京剧走向世界的基础。②京剧也存在形式单一、创新力度不够,必须加以创新和发展;京剧应当结合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这是京剧走向世界关键。③西方的一些艺术形式可以为京剧所借鉴,但艺术形式完全西化是不可取的,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必将导致京剧更严重的生存危机。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艺术市场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普遍整体,京剧与相关产业相互联系,必须融合跨界发展。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京剧艺术与市场存在固有的客观的联系,使京剧由内循环走向大市场是遵循联系客观性的要求。③联系具有多样性。京剧发展必须考虑其外部环境和条件,将之与杂技、音乐、影视、互联网、动漫、旅游等结合起来。④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的,京剧作为艺术大市场的一部分,必须融入市场体系,才能实现发展的市场化、规模化。

(3)①保留京剧文化鲜明的民族性,继承优秀京剧文化;②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京剧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③不断创新,赋予京剧文化新的时代内容;④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养分,扩大京剧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答出两条即可得4分)

本题以京剧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第(1)问,主要从京剧作为传统文化来分析,即传统文化的特点、作用及其发展;关于第(2)问,从联系的特征(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析;关于第(3)问,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分析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我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叫做算筹,其运算过程称为“筹算”。到了宋、元时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教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流传下来的筹算,已经不能适应商贸需要,筹算就水到渠成地演变为珠算。珠算的推广使用,有力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我国珠算申遗的文化意义。(11分)

(2)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

正确答案

(1)①珠算作为文化遗产,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准,珠算申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4分)②珠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中华民族生产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创新,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4分)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我国珠算申遗成功,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同时也推动着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3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珠算的出现是古代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产物。(3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珠算的发展和推广适应了古代经济发展的要。(3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当时,日益发展的经济活动证明筹算已经不能适应商贸需要,筹算水到渠成地演变为珠算。(3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珠算的推广,促进了我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3分)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我国珠算申遗的文化意义。从本题设问上看,该题的切口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本题设问中“珠算申遗”给学生解答本题提供的思路。据此,学生可从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方面展开说明;珠算作为中华文化遗产属于中华传统文化,学生可从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角度展开说明;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珠算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学生可从繁荣与发展世界文化的角度去阐明。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析说明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本题的切口较小,直接考查学生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中关于我国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的描述,以从中找出答题的突破点。题中材料“到了宋、元时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教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既表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题中材料“日益发展的经济活动证明筹算已经不能适应商贸需要,筹算水到渠成地演变为珠算”,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题中材料“珠算的推广使用,有力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9分)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太平天国的“无处不均匀”和康有为的《大同书》,至建国后的人民公社、“大锅饭”,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平均”的文化基因。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阶级社会,极端贫困的人们企盼平均分享财富,企盼有尊严的生活,这种思想对摧毁和瓦解封建制度具有一定推动作用,今天对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有启示和警示意义。

(1)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什么文化形式?简述这种形式的作用。(5分)

(2)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种传统文化。(14分)

正确答案

(1)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2分)中国的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3分)

(2)①对待传统思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分)对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对追求社会公平的观念要继承保持和发扬。(4分)②对待传统思想要革故鼎新,推陈出新。(2分)对传统公平思想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2分)③对待传统思想,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4分)

试题分析:(1)该题要根据材料内容准确判断,材料体现的是传统文化继承性哪一方面的继承,“思想”二字点明了是传统思想的继承,再根据课本知识准确回答传统思想的作用。

(2)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思想,即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从坚持正确的方针和坚持正确的方向等方面具体回答。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可结合传统思想稍加阐释。

下一知识点 :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