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氧化铝的制备
- 共1080题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旧黄铜(Cu、Zn合金,含少量杂质Fe)制备胆矾晶体(CuSO4•5H2O)及副产物ZnO.制备流程图如图:
已知:Zn及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化合物的性质相似,pH>11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如图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1计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可能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2)加入ZnO调节pH=3~4的目的是______.
(3)由不溶物生成溶液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由溶液D制胆矾晶体包含的主要操作步骤是______.
(5)下列试剂可作为Y试剂的是______.
A.ZnO B.NaOH C.Na2CO3 D.ZnSO4
若在滤液C中逐滴加入盐酸直到过量,则产生的现象是______.
(6)测定胆矾晶体的纯度(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准确称取0.5000g胆矾晶体置于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再加入过量KI,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19.40mL.已知:上述滴定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如下:2Cu2++4I-═2CuI(白色)↓+I2,I2+2S2O32-═2I-+S4O62-
①胆矾晶体的纯度为______.
②在滴定过程中剧烈摇动(溶液不外溅)锥形瓶,则所测得的纯度将会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正确答案
解:(1)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故答案为:H2O2;将 Fe2+氧化为 Fe3+;
(2)氧化锌为碱性氧化物,能与H+反应,降低H+浓度,促使Fe3+彻底水解生成 Fe(OH)3沉淀而除去,故答案为:降低H+浓度,促使Fe3+彻底水解生成 Fe(OH)3沉淀而除去;
(3)因为双氧水在酸性溶液中先把铜氧化成氧化铜,当然这是一个微弱的反应,形成一个平衡,但是形成的氧化铜马上就会被稀硫酸溶解,平衡被打破,反应朝正方向进行,故而逐渐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故答案为:Cu+H2O2+H2SO4=CuSO4+2H2O;
(4)从溶液中得到固体需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以及抽滤等操作,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
(5)此过程需要调节pH值大于11,故可以加入强碱:NaOH,由于pH>11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类似与偏铝酸根,加入酸,先生成氢氧化锌沉淀,继续加入酸,沉淀溶解,故答案为:B;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溶解;
(6)①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I2,且发生I2+2S2O32-═2I-+S4O62-,则可得关系式2Na2S2O3 ~2Cu2+,
则n(CuSO4•5H2O)=n(Na2S2O3)=0.100mol/L×19.40×10-3L=1.94×10-3mol,
m(CuSO4•5H2O)=1.94×10-3mol×250g/mol=0.4850g,
ω(CuSO4•5H2O)=×100%=97.00%,故答案为:97.00%;
②剧烈摇动锥形瓶,导致氧气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体积偏大,故测量纯度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解析
解:(1)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故答案为:H2O2;将 Fe2+氧化为 Fe3+;
(2)氧化锌为碱性氧化物,能与H+反应,降低H+浓度,促使Fe3+彻底水解生成 Fe(OH)3沉淀而除去,故答案为:降低H+浓度,促使Fe3+彻底水解生成 Fe(OH)3沉淀而除去;
(3)因为双氧水在酸性溶液中先把铜氧化成氧化铜,当然这是一个微弱的反应,形成一个平衡,但是形成的氧化铜马上就会被稀硫酸溶解,平衡被打破,反应朝正方向进行,故而逐渐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故答案为:Cu+H2O2+H2SO4=CuSO4+2H2O;
(4)从溶液中得到固体需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以及抽滤等操作,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
(5)此过程需要调节pH值大于11,故可以加入强碱:NaOH,由于pH>11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类似与偏铝酸根,加入酸,先生成氢氧化锌沉淀,继续加入酸,沉淀溶解,故答案为:B;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溶解;
(6)①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I2,且发生I2+2S2O32-═2I-+S4O62-,则可得关系式2Na2S2O3 ~2Cu2+,
则n(CuSO4•5H2O)=n(Na2S2O3)=0.100mol/L×19.40×10-3L=1.94×10-3mol,
m(CuSO4•5H2O)=1.94×10-3mol×250g/mol=0.4850g,
ω(CuSO4•5H2O)=×100%=97.00%,故答案为:97.00%;
②剧烈摇动锥形瓶,导致氧气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体积偏大,故测量纯度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高铁酸钾(K2FeO4)是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碱性条件下性质稳定,其生产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向反应液I中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气体,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生成“反应液Ⅱ”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使用碱性KClO的原因是______;
(4)从“反应液Ⅱ”中分离出K2FeO4后,副产品是KCl和______(填名称),该混合物可用______方法分离提纯(填字母序号);A.过 滤 B.分 液 C.蒸 馏 D.重 结 晶
(5)请简述K2FeO4晶体洗涤的操作______;
(6)工业生产1.98t K2FeO4,理论上消耗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正确答案
解:(1)反应液I中Cl-和Cl0-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Cl0-+2H+═2H2O+Cl2↑,故答案为:Cl-+Cl0-+2H+═2H2O+Cl2↑;
(2)根据分析可知,Fe(NO3)3溶液与碱性KClO溶液反应生成高铁酸钾和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NO3)3+3KClO+10KOH=2K2FeO4+3KCl+6KNO3+5H2O,
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故答案为: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
(3)K2FeO4碱性条件下稳定,为了得到稳定的目标道白,应选择使用碱性KClO,故答案为:K2FeO4碱性条件下稳定;
(4)由工艺流程及③可知,从“反应液II”中分离出K2FeO4后,会有副产品KNO3、KCl,根据二者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选择用重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
故答案为:硝酸钾;D;
(5)用异丙醇代替水洗涤产品,避免产品溶解损失,同时异丙醇易挥发,易于干燥,故答案为:用异丙醇代替水洗涤;
(6)根据反应Cl2+2OH-=Cl-+ClO-+H2O和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可得关系式2K2FeO4~3Cl2,1.98kg K2FeO4的物质的量为10mol,根据关系式可知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5mol,故答案为:15.
解析
解:(1)反应液I中Cl-和Cl0-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Cl0-+2H+═2H2O+Cl2↑,故答案为:Cl-+Cl0-+2H+═2H2O+Cl2↑;
(2)根据分析可知,Fe(NO3)3溶液与碱性KClO溶液反应生成高铁酸钾和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NO3)3+3KClO+10KOH=2K2FeO4+3KCl+6KNO3+5H2O,
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故答案为: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
(3)K2FeO4碱性条件下稳定,为了得到稳定的目标道白,应选择使用碱性KClO,故答案为:K2FeO4碱性条件下稳定;
(4)由工艺流程及③可知,从“反应液II”中分离出K2FeO4后,会有副产品KNO3、KCl,根据二者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选择用重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
故答案为:硝酸钾;D;
(5)用异丙醇代替水洗涤产品,避免产品溶解损失,同时异丙醇易挥发,易于干燥,故答案为:用异丙醇代替水洗涤;
(6)根据反应Cl2+2OH-=Cl-+ClO-+H2O和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可得关系式2K2FeO4~3Cl2,1.98kg K2FeO4的物质的量为10mol,根据关系式可知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5mol,故答案为:15.
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
),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为128℃~135℃.实验室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乙酸酐[(CH3CO)2O]为主要原料合成阿司匹林,其制备原理为:
制备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醋酸酐+水杨酸粗产品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阿司匹林时,最适合的加热方法是______.
(2)合成阿司匹林时,必须使用干燥的仪器,其原因是______.
(3)减压过滤所得粗产品要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是______.
(4)用重结晶方法提纯粗产品的流程如下,加热回流装置如图.
粗产品 乙酸水杨酸
①沸石的作用是______;
②冷凝水的流进方向是______(填“a”或“b”);
③使用温度计的目的是______.
(5)在实验中原料用量:2.0 g水杨酸、5.0 mL醋酸酐(ρ=1.08 g/cm3),最终称得产品质量为2.2 g,则所得乙酰水杨酸的产率为______(精确到0.1).
正确答案
水浴加热
防止醋酸酐和水反应
除去醋酸酐、醋酸、硫酸,并降低乙酰水杨酸的损耗
防暴沸
a
便于调控加热温度,防止乙酰水杨酸分解
84.3%
解析
解:向三颈瓶中先加入乙酸酐和水杨酸,然后加入浓硫酸,相当于浓硫酸稀释,在加浓硫酸过程中并不断振荡,摇匀后,加热混合溶液,温度控制在85℃~90℃,低于水的沸点,应该采用水浴加热易控制温度;加热反应后冷却溶液,进行减压过滤,然后洗涤得到粗产品;
(1)水浴加热适用于温度较低的加热,加热混合溶液,温度控制在85℃~90℃,低于水的沸点,应该采用水浴加热易控制温度,且加热均匀,故答案为:水浴加热;
(2)根据表知,醋酸酐易和水反应,为防止醋酸酐生成醋酸,使用的仪器必须干燥,故答案为:防止醋酸酐和水反应;
(3)根据表中数据知,温度低时,能除去醋酸酐、醋酸和硫酸,且温度越低乙酰水杨酸的溶解度越小,所以减压过滤所得粗产品要用少量冰水洗涤目的是除去醋酸酐、醋酸、硫酸,并降低乙酰水杨酸的损耗,
故答案为:除去醋酸酐、醋酸、硫酸,并降低乙酰水杨酸的损耗;
(4)水杨酸、乙酰水杨酸都微溶于水,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用水作溶剂不能分离,而水杨酸易溶于乙酸乙酯,乙酰水杨酸可溶,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乙酸乙酯,过滤分离出高分子化合物,在冷却结晶时大部分水杨酸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很少结晶出来,通过重结晶可以得到乙酰水杨酸,故选用乙酸乙酯作溶剂;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沸石防暴沸,加热回流,然后趁热过滤,减少乙酰水杨酸的损失;然后冷却加压过滤、洗涤干燥最后得到乙酰水杨酸;
①沸石的作用是防暴沸,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故答案为:防暴沸;
②冷凝水的方向应该是逆流,所以a是进水口,故答案为:a;
③温度高时乙酰水杨酸易分解,为便于观察温度,所以使用温度计,
故答案为:便于调控加热温度,防止乙酰水杨酸分解;
(5)水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8,n(水杨酸)=2.0 g÷138g/mol=0.0145mol,n(乙酸酐)=(5.0 mL×1.08 g/cm3)÷102g/mol=0.0529mol,由于乙酸酐的物质的量大于水杨酸,所以得到的乙酰水杨酸应该按照水杨酸来计算,故理论上得到乙酰水杨酸的质量为0.0145mol×180g/mol=2.61g,所以乙酰水杨酸的产率为(2.2g÷2.61g)×100%=84.3%,
故答案为:84.3%.
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份是MgO(占40%),还有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以此为原料制取的硫酸镁,可用于印染、造纸、医药等工业.从硼镁泥中提取MgSO4•7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aClO与Mn2+反应产生MnO2沉淀.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需用1.00mol/L的硫酸80.0mL,若用98%的浓硫酸来配制,除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
(2)滤渣的主要成份除含有Fe(OH)3、Al(OH)3外,还有______、______.
(3)加入的NaClO可与Mn2+反应产生MnO2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在调节pH=5-6之前,还有一种离子也会被NaClO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为了检验滤液中Fe3+是否被除尽,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
A.KSCN溶液 B.淀粉KI溶液 C.H2O2 D.KMnO4稀溶液
(5)已知MgSO4、CaSO4的溶解度如下表:
“除钙”是将MgSO4和CaSO4混合溶液中的CaSO4除去,根据上表数据,简要说明操作步骤______、______.
(6)如果测得提供的硼镁泥的质量为100.0g,得到的MgSO4•7H2O196.8g,则MgSO4•7H2O的产率为______(相对分子质量:MgSO4•7H2O-246 MgO-40).
正确答案
解:(1)用98%的浓硫酸来配制1.00mol/L的硫酸80.0mL,应选择100ml容量瓶,一般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
还需要的玻璃仪器:烧杯、1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烧杯、100mL容量瓶;
(2)二氧化锰和二氧化硅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滤渣中还含有MnO2,SiO2;
故答案为:MnO2,SiO2;
(3)NaClO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将溶液中的Mn2+氧化成M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ClO-+H2O=MnO2↓+2H++Cl-,溶液中含有Fe2+,具有还原性,可与Na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2Fe3++Cl-+H2O,
故答案为:Mn2++ClO-+H2O═MnO2↓+2H++Cl-;2Fe2++ClO-+2H+═2Fe3++Cl-+H2O;
(4)三价铁离子遇到KSCN溶液显血红色,通常利用KSCN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的存在,故选:A;
(5)有温度对硫酸镁、硫酸钙的溶解度影响,温度越高,硫酸钙溶解度越小,可以采用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方法除去硫酸钙;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趁热过滤;
(6)100g硼镁泥中氧化镁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镁原子守恒,生成MgSO4•7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质量为246g/mol×1mol=246g,MgSO4•7H2O的产率为:
×100%=80.0%,
故答案为:80.0%.
解析
解:(1)用98%的浓硫酸来配制1.00mol/L的硫酸80.0mL,应选择100ml容量瓶,一般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
还需要的玻璃仪器:烧杯、1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烧杯、100mL容量瓶;
(2)二氧化锰和二氧化硅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滤渣中还含有MnO2,SiO2;
故答案为:MnO2,SiO2;
(3)NaClO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将溶液中的Mn2+氧化成M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ClO-+H2O=MnO2↓+2H++Cl-,溶液中含有Fe2+,具有还原性,可与Na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2Fe3++Cl-+H2O,
故答案为:Mn2++ClO-+H2O═MnO2↓+2H++Cl-;2Fe2++ClO-+2H+═2Fe3++Cl-+H2O;
(4)三价铁离子遇到KSCN溶液显血红色,通常利用KSCN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的存在,故选:A;
(5)有温度对硫酸镁、硫酸钙的溶解度影响,温度越高,硫酸钙溶解度越小,可以采用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方法除去硫酸钙;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趁热过滤;
(6)100g硼镁泥中氧化镁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镁原子守恒,生成MgSO4•7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质量为246g/mol×1mol=246g,MgSO4•7H2O的产率为:
×100%=80.0%,
故答案为:80.0%.
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受热易分解.某小组模拟制备氨基甲酸铵,反应如下(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比较灵敏):2NH3(g)+CO2(g)⇌NH2COONH4(s)△H<0
(1)如用下图I装置制取氨气,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
(2)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下图Ⅱ所示,把NH3和CO2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的小晶体悬浮在CCl4中. 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注:CCl4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①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______,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______.
②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______(填写操作名称).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常压加热烘干 b.高压加热烘干 c.减压40℃以下烘干
(3)制得的氨基甲酸铵可能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
①设计方案,进行成分探究,请填写表中空格.
限选试剂: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稀盐酸.
②根据①的结论:取氨基甲酸铵样品3.95g,用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处理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得沉淀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Mr(NH2COONH4)=78、Mr(NH4HCO3)=79、Mr(BaCO3)=197].
正确答案
解:(1)把浓氨水滴入到固体氧化钙或氢氧化钠,在溶解过程中放热使浓氨水分解生成氨气,故答案为:浓氨水与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等;
(2)①反应2NH3(g)+CO2(g)⇌NH2COONH4(s)+Q,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温度升高;发生器用冰水冷却提高反应物质转化率,防止生成物温度过高分解;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控制反应进行程度,控制气体流速和原料气体的配比,故答案为:降低温度,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或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产物分解);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
②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3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分离产品的实验方法利用过滤得到,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不能加热烘干,应在真空40℃以下烘干;
故答案:过滤;c;
(3)①根据实验目的,检验氨基甲酸铵可能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通过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溶液不变浑浊,证明固体中不含碳酸铵;在不含碳酸铵的基础上在通过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看溶液是否变浑浊证明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铵,故答案为:
②取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3.95g,用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处理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得沉淀质量为1.97g,即BaCO3为1.97g,物质的量为=0.01mol,根据碳酸根守恒,则碳酸氢铵物质的量为0.01mol,又样品质量为3.95g,所以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为
=0.04mol;
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100%=80.00%,故答案为:80.00%.
解析
解:(1)把浓氨水滴入到固体氧化钙或氢氧化钠,在溶解过程中放热使浓氨水分解生成氨气,故答案为:浓氨水与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等;
(2)①反应2NH3(g)+CO2(g)⇌NH2COONH4(s)+Q,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温度升高;发生器用冰水冷却提高反应物质转化率,防止生成物温度过高分解;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控制反应进行程度,控制气体流速和原料气体的配比,故答案为:降低温度,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或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产物分解);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
②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3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分离产品的实验方法利用过滤得到,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不能加热烘干,应在真空40℃以下烘干;
故答案:过滤;c;
(3)①根据实验目的,检验氨基甲酸铵可能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通过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溶液不变浑浊,证明固体中不含碳酸铵;在不含碳酸铵的基础上在通过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看溶液是否变浑浊证明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铵,故答案为:
②取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3.95g,用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处理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得沉淀质量为1.97g,即BaCO3为1.97g,物质的量为=0.01mol,根据碳酸根守恒,则碳酸氢铵物质的量为0.01mol,又样品质量为3.95g,所以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为
=0.04mol;
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100%=80.00%,故答案为:80.00%.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