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植物激素及类似物的作用
- 共1348题
将健壮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去除尖端的燕麦胚芽鞘随机均分成两组,在0时(横坐标中负值表示处理前)分别向两组添加等量的l0-5mol•L-1的IAA(生长素)溶液和pH=3.0的柠檬酸缓冲液,进行短期培养.测量两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同时测量IAA溶液中pH的变化,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IAA的组成元素为______,由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生成.
(2)两组同时处理40min后,两组胚芽鞘的______基本相等.
(3)IAA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比柠檬酸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______.
(4)IAA处理胚芽鞘后,溶液中的PH______,这是由于细胞内的______经______(运输方式)到细胞外.
(5)在酸性条件下,______的伸缩性变大,可塑性增强.
正确答案
解:(1)由吲哚乙酸化学结构式可知元素组成C H O N,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生成.
(2)由图1可知,两组同时处理40 min后,两组胚芽鞘的伸长速率基本相等.
(3)由图1可知IAA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比柠檬酸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长.
(4)由图2可知,经IAA处理后,溶液的pH下降,说明细胞中的H+被运输到细胞外.
(5)在酸性条件下,胚芽鞘伸长,说明此时细胞生长,细胞壁的伸缩性变大.
故答案为:
(1)C H O N 色氨酸
(2)伸长速率
(3)长
(4)下降 H+主动运输
(5)细胞壁
解析
解:(1)由吲哚乙酸化学结构式可知元素组成C H O N,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生成.
(2)由图1可知,两组同时处理40 min后,两组胚芽鞘的伸长速率基本相等.
(3)由图1可知IAA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比柠檬酸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长.
(4)由图2可知,经IAA处理后,溶液的pH下降,说明细胞中的H+被运输到细胞外.
(5)在酸性条件下,胚芽鞘伸长,说明此时细胞生长,细胞壁的伸缩性变大.
故答案为:
(1)C H O N 色氨酸
(2)伸长速率
(3)长
(4)下降 H+主动运输
(5)细胞壁
下列哪项与植物激素的作用有关(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顶端优势,与生长素在侧芽附近积累过多抑制侧芽生长有关,A正确;
B、根据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原理,果树整枝修剪能去掉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生长,从而提供产量,B错误;
C、中耕松土的目的是促进根部细胞的有氧呼吸,以促进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植物激素无关,C错误;
D、杂交育种利用的是基因重组原理,与植物激素无关,D错误.
故选:A.
某学生开展了“NAA溶液对草莓发育影响”的研究,如图是实验结果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是草莓的瘦果,瘦果内包含着种子.根据有关信息可知,NAA溶液(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授粉后,种子才能形成.发育中的种子可以产生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未受精的果实无法正常形成.不授粉,若涂抹生长素类似物,则可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果实的发育,从图中可以看出,NAA溶液能促进草莓生长. 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为了探究三种物质IAA、ACC和SNP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第四组实验可知5.0μmol•L-1IAA能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由第二组实验可知0.1μmol•L-1SNP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几乎没有影响,由第三组实验可知0.1μmol•L-1ACC抑制生根,A错误;
B、本实验不能得出IAA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B错误;
C、由第七组实验可知5.0μmol•L-1的IAA和0.1μmol•L-1的SNP具有协同效应,C正确;
D、由第五组实验可知0.1μmol•L-1的ACC和0.1μmol•L-1的SNP联合使用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几乎没有影响,D错误.
故选:C.
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萘乙酸等,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很广泛.
(1)2,4-D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它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2,4-D浓度的反应如图1中曲线所示.
①从图1中可以看出2,4-D作用的特点是______.
②图1中X点(甲、乙的交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是______,2,4-D作为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是______点所对应的浓度.
(2)2,4-D还能促进插条生根.为了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实验的结果如图2所示.
①在用I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I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______法处理插条.
②图中纵坐标的标识是______;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______之间.
③做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正式实验中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______组实验(相对浓度梯度为1).
正确答案
解:(1)①从图1中看出,横轴代表2.4-D的浓度,随着2.4-D的浓度的升高,对甲乙两种植物的生理作用均是先促进后抑制,说明2.4-D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图中X点(甲、乙的交点)位于横轴以上,即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农作物的作用效果均是促进.2.4-D作为除草剂应该对甲植物起抑制作用,而对乙植物起促进作用,因此最佳使用浓度是F或D点所对应的浓度,此浓度对甲植物的抑制效果较强,对乙植物的促进作用也最强.
(2)①在用I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I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
②根据题意可知,实验探索的是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为2.4-D的浓度,因变量为生根数或生根长度,因此图中纵坐标的标识是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度);图2中看出,2,4-D相对浓度为4时生根数最高,因此可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2--6之间.
③做预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图2中看出,2,4-D相对浓度为4时生根数最高,因此可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2--6之间,相对浓度梯度为1,则正式实验中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5组实验.
故答案为:
(1)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促进 F或D
(2)①浸泡法 ②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度) 2--6
②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
解析
解:(1)①从图1中看出,横轴代表2.4-D的浓度,随着2.4-D的浓度的升高,对甲乙两种植物的生理作用均是先促进后抑制,说明2.4-D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图中X点(甲、乙的交点)位于横轴以上,即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农作物的作用效果均是促进.2.4-D作为除草剂应该对甲植物起抑制作用,而对乙植物起促进作用,因此最佳使用浓度是F或D点所对应的浓度,此浓度对甲植物的抑制效果较强,对乙植物的促进作用也最强.
(2)①在用I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I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
②根据题意可知,实验探索的是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为2.4-D的浓度,因变量为生根数或生根长度,因此图中纵坐标的标识是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度);图2中看出,2,4-D相对浓度为4时生根数最高,因此可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2--6之间.
③做预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图2中看出,2,4-D相对浓度为4时生根数最高,因此可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2--6之间,相对浓度梯度为1,则正式实验中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5组实验.
故答案为:
(1)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促进 F或D
(2)①浸泡法 ②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度) 2--6
②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