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植物激素及类似物的作用
- 共1348题
2,4-D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与植物生长素相似.某同学选用了茄子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2,4-D 溶液.如图表示五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处理茄子花蕾后的结果,据图回答:
(1)该同学研究的课题是______.
(2)2,4-D提高茄子产量的最适浓度应在______之间.
(3)根据图示数据得出的结论有:
①不同浓度的2,4-D 溶液对结果率的影响是:______;
②不同浓度的2,4-D 溶液对单果重量的影响是:______.
(4)该实验可否说明2,4-D作用具有两重性?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题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2,4-D的浓度,因变量为茄子结果率及单果重,所以该同学研究的课题是探究不同浓度的2,4-D对茄子结果率及单果重的影响.
(2)由题图可知,当2,4-D浓度为8.5mg/dL时茄子的平均单果重量最大,所以提高茄子产量的最适浓度应在 7.2~10.0mg/dL之间.
(3)根据图示数据得出的结论有:
①不同浓度的2,4-D 溶液对结果率的影响是:不同浓度的2,4-D对结果率的影响相同;
②不同浓度的2,4-D 溶液对单果重量的影响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2,4-D浓度的增大,对茄子单果增重促进作用增强,超过一定浓度后,随着2,4-D浓度的继续增大,促进作用减弱.
(4)该实验不能说明2,4-D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是数据没有体现高浓度的抑制作用.
故答案为:
(1)探究不同浓度的2,4-D对茄子结果率及单果重的影响
(2)7.2~10.0mg/dL
(3)①不同浓度的2,4-D对结果率的影响相同(或没有差别)
②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2,4-D浓度的增大,对茄子单果增重促进作用增强,超过一定浓度后,随着2,4-D浓度的继续增大,促进作用减弱
(4)否 数据没有体现高浓度的抑制作用
解析
解:(1)由题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2,4-D的浓度,因变量为茄子结果率及单果重,所以该同学研究的课题是探究不同浓度的2,4-D对茄子结果率及单果重的影响.
(2)由题图可知,当2,4-D浓度为8.5mg/dL时茄子的平均单果重量最大,所以提高茄子产量的最适浓度应在 7.2~10.0mg/dL之间.
(3)根据图示数据得出的结论有:
①不同浓度的2,4-D 溶液对结果率的影响是:不同浓度的2,4-D对结果率的影响相同;
②不同浓度的2,4-D 溶液对单果重量的影响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2,4-D浓度的增大,对茄子单果增重促进作用增强,超过一定浓度后,随着2,4-D浓度的继续增大,促进作用减弱.
(4)该实验不能说明2,4-D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是数据没有体现高浓度的抑制作用.
故答案为:
(1)探究不同浓度的2,4-D对茄子结果率及单果重的影响
(2)7.2~10.0mg/dL
(3)①不同浓度的2,4-D对结果率的影响相同(或没有差别)
②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2,4-D浓度的增大,对茄子单果增重促进作用增强,超过一定浓度后,随着2,4-D浓度的继续增大,促进作用减弱
(4)否 数据没有体现高浓度的抑制作用
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与激素的作用无关的是( )
①果树整枝修剪
②无籽西瓜的培育
③无籽番茄的培育
④带芽的枝条扦插易生根
⑤阉割猪以利育肥
⑥移栽植物常去掉部分叶片.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果树整枝修剪是打破生长素对腋芽的抑制作用,①错误;
②无籽西瓜属于三倍体,人工诱导多倍体植物是利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所得,与植物激素无关,②正确;
③无籽番茄的培育是利用生长素刺激子房壁发育为果实,③错误;
④带芽的枝条扦插易生根是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纸条生根,④错误;
⑤阉割猪是去除性腺,减少性激素的分泌,从而减少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去路,⑤错误;
⑥移栽植物常去掉部分叶片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消耗,与激素无关,⑥正确.
故选:B.
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迎春花插条等分为n组,其中一组浸入清水中,其它组分别浸入不同浓度梯度的萘乙酸(NAA)溶液中.浸泡24小时后同时取出,分别转入不同的烧杯中进行水培,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插条生根数目,结果如图所示.图中曲线A代表不同浓度梯度的NAA溶液中插条生根数目变化,曲线B代表浸入清水中的插条生根数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b浓度的NAA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大于清水中扦插枝条的生根数,则a~b浓度的NAA溶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故A正确.
B、b~d浓度的NAA溶液,其中b~c浓度的NAA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大于清水中的扦插枝条的生根数,起促进作用,c~d浓度的NAA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小于清水中的扦插枝条的生根数,起抑制作用;故B错误.
C、c浓度的NAA溶液中插条生根数等于清水中扦插枝条的生根数,说明无影响;故C正确.
D、实验说明NAA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1)实验原理:
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失去绿色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用细胞分裂素处理离体的叶片,记录______来证明.
(2)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______叶片随机分成A、B两大组,每大组再分别平分为三小组,分别标记为A1、A2、A3和B1、B2、B3;
第二步:在A大组叶片上涂满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在B大组叶片上______.
第三步:______.
(3)设计记录结果的表格:
(4)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______.
对“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进一步探究: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如下处理,甲:摘除顶芽;乙:保留顶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浸泡;丙:保留顶芽,不做处理.每隔两天测量侧芽长度.图示研究小组记录的甲、乙、丙侧芽的长度(单位:mm)
(5)根据以上研究内容,请为此项探究拟订一课题名称:______.
(6)实验结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叶片衰老表现出叶片变黄.细胞分裂素可以延缓衰老.可以根据叶片变黄的时间,描述细胞分裂素延缓衰老的效果.
故答案为:叶片失变黄的时间.
(2)对照实验设计要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原则.所以选材要注意生理状况相似.处理时要不同处理,关注自变量的设定.
故答案为:同种植物、同样大小和发育状况相同的 涂等量的蒸馏水 记录A、B两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
(4)根据原理可知,细胞分裂素可以延缓衰老,衡量的标准是叶片变黄的时间;又A组是细胞分裂素处理,B组是蒸馏水处理.则A组变黄的时间肯定比B组长.
故答案为:A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比B组长,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5)此题有两个对照试验,一对是顶芽对侧枝生长的影响,自变量是有无顶芽.另一对是有顶芽,细胞分裂素对侧枝生长的影响,自变量是有无细胞分裂素.
故答案为:探究细胞分裂素对植物顶端优势的影响.
(6)从乙丙两组可知,在有顶芽存在的调节下,细胞分裂素促进了侧枝的生长,打破了顶端优势.
故答案为: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以抵消顶端优势.
解析
解:(1)叶片衰老表现出叶片变黄.细胞分裂素可以延缓衰老.可以根据叶片变黄的时间,描述细胞分裂素延缓衰老的效果.
故答案为:叶片失变黄的时间.
(2)对照实验设计要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原则.所以选材要注意生理状况相似.处理时要不同处理,关注自变量的设定.
故答案为:同种植物、同样大小和发育状况相同的 涂等量的蒸馏水 记录A、B两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
(4)根据原理可知,细胞分裂素可以延缓衰老,衡量的标准是叶片变黄的时间;又A组是细胞分裂素处理,B组是蒸馏水处理.则A组变黄的时间肯定比B组长.
故答案为:A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比B组长,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5)此题有两个对照试验,一对是顶芽对侧枝生长的影响,自变量是有无顶芽.另一对是有顶芽,细胞分裂素对侧枝生长的影响,自变量是有无细胞分裂素.
故答案为:探究细胞分裂素对植物顶端优势的影响.
(6)从乙丙两组可知,在有顶芽存在的调节下,细胞分裂素促进了侧枝的生长,打破了顶端优势.
故答案为: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以抵消顶端优势.
科研人员为了探究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和浓度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具体方法如下:
①选用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蓝莓苗,剪切成2.5cm单苗段备用.
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制备好的单苗段进行处理.方法Ⅰ是将IBA预先添加到基本培养基中,形成含不同IBA浓度的培养基,再将单苗段接种到相应培养基上.方法Ⅱ是将单苗段置于不同浓度的IBA溶液中沾蘸5s,再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③培养至12d、18d和30d,统计生根率,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在本实验中,每组别都要选取多根单苗段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使用IBA诱导蓝莓单苗段生根时,采用方法______(填“Ⅰ”或“Ⅱ”)更好,原因是使用该处理方法时,在______、______ 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3)在方法Ⅰ中,IBA浓度为0.5mg/L时,对诱导蓝莓生根起______作用.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实验设计的思路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本实验中,自变量为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吲哚丁酸(IBA)的不同浓度,则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每组别都要选取多根单苗段进行实验.
(2)本实验因变量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其观测指标为生根时间以及生根率,综上比较方法Ⅱ更好.
(3)在方法Ⅰ中空白对照为1,IBA浓度为0.5mg/L时,对诱导蓝莓生根起何作用应当和对照组1比较,结果都为促进.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实验设计的思路是:在IBA浓度为0~0.l 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故答案为:
(1)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因素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或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2)Ⅱ起始生根时间早 生根率高(或生根率达到最高的时间早,或操作简便)
(3)促进 在IBA浓度为0~0.l 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的平行实验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解析
解:(1)在本实验中,自变量为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吲哚丁酸(IBA)的不同浓度,则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每组别都要选取多根单苗段进行实验.
(2)本实验因变量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其观测指标为生根时间以及生根率,综上比较方法Ⅱ更好.
(3)在方法Ⅰ中空白对照为1,IBA浓度为0.5mg/L时,对诱导蓝莓生根起何作用应当和对照组1比较,结果都为促进.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实验设计的思路是:在IBA浓度为0~0.l 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故答案为:
(1)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因素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或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2)Ⅱ起始生根时间早 生根率高(或生根率达到最高的时间早,或操作简便)
(3)促进 在IBA浓度为0~0.l 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的平行实验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