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植物激素及类似物的作用
- 共1348题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空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外界因素会引起包括植物激素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故A正确;
B、杨树顶芽产生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使得顶芽生长素浓度低,快速生长,故B错误;
C、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故C错误;
D、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节,某一生理活动中有的激素分泌增多,而有的减少,故D错误.
故选:A.
为预防水稻的病虫害,在水稻种子播种前常用适宜浓度的“的确灵”(1.5%二硫氰基甲烷可湿性粉剂)浸种,但浸种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水稻种子萌发率和幼苗长势,通常浸种时间都在12小时~48小时之间,为确定在此范围内的最适浸种时间,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用具:适宜浓度的“的确灵”溶液、籽粒饱满的水稻种子200粒、烧杯、量筒、培养皿、纱布、恒温箱等.
(1)实验过程中,要确定最理想的浸种时间,应根据______和______等两项指标.
(2)实验步骤:
①取4只烧杯,编号A、B、C、D.
______
______
______
(3)设计一张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
正确答案
解:(1)由题意可知,最后应该根据萌发率高和幼苗长势好等两项指标来确定最理想的浸种时间.
(2)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浸种时间,因变量是种子萌发率和观察幼苗生长,其他无关变量都要相同且适宜,因此本实验的步骤如下:
①取4只烧杯,编号A、B、C、D,向上述烧杯中放入50粒籽粒饱满的水稻种子和等量的适宜浓度的“的确灵”溶液;
②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分别浸泡12h、24h、36h、48h;
③取出种子,放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情况.
(3)“的确灵”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萌发率和幼苗长势的记录表如下:
故答案为:
(1)萌发率高 幼苗长势好
(2)实验步骤:①向上述烧杯中放入50粒籽粒饱满的水稻种子和等量的适宜浓度的“的确灵”溶液
②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分别浸泡12h、24h、36h、48h
③取出种子,放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种子萌发率和观察幼苗生长情况
(3)记录表格:“的确灵”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萌发率和幼苗长势的记录
解析
解:(1)由题意可知,最后应该根据萌发率高和幼苗长势好等两项指标来确定最理想的浸种时间.
(2)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浸种时间,因变量是种子萌发率和观察幼苗生长,其他无关变量都要相同且适宜,因此本实验的步骤如下:
①取4只烧杯,编号A、B、C、D,向上述烧杯中放入50粒籽粒饱满的水稻种子和等量的适宜浓度的“的确灵”溶液;
②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分别浸泡12h、24h、36h、48h;
③取出种子,放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情况.
(3)“的确灵”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萌发率和幼苗长势的记录表如下:
故答案为:
(1)萌发率高 幼苗长势好
(2)实验步骤:①向上述烧杯中放入50粒籽粒饱满的水稻种子和等量的适宜浓度的“的确灵”溶液
②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分别浸泡12h、24h、36h、48h
③取出种子,放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种子萌发率和观察幼苗生长情况
(3)记录表格:“的确灵”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萌发率和幼苗长势的记录
如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部分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从图可以看出,首先出现的是CK,其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的作用,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种子发育期后,有机物积累速度加快,此时出现的是GA和IAA,说明GA和IAA能参与了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故B正确;
C、ABA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由图可知促进种子萌发的主要激素是GK,故C错误;
D、从种子的萌发到果实的成熟,有多种激素在起作用,该过程中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故D正确.
故选C.
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的浓度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生长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各放入等量、适量且生长状况相同的黄化豌豆幼苗切段,各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结果在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请回答:
(1)豌豆幼苗黄化是由于体内细胞缺乏______ (结构).
(2)实验材料选择幼苗切段,而不采用带芽的完整幼苗,主要原因是:______.
(3)由于本实验需要观察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伸长或抑制程度,则该实验有不严谨之处,请指出:______.
(4)该实验需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结果,表格上应记录的项目有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正确答案
解:(1)黄化是由于缺少叶绿素,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内,因此豌豆幼苗黄化细胞缺乏叶绿体,只含有有色体.
(2)实验探究的是生长素和乙烯的浓度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生长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材料时要避免无关变量的影响.由于芽产生生长素,因此不采用带芽的完整幼苗.
(3)对照实验应设置一组空白对照实验,即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其它与实验组相同,这样通过对比观察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伸长或抑制程度.
(4)该实验在设计表格时主要体现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为生长素浓度,因变量为乙烯浓度和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长度.
故答案为:
(1)叶绿体
(2)避免芽产生生长素的干扰(写出“芽产生生长素”即可)
(3)缺乏(空白)对照组(写对比实验不给分)
(4)生长素浓度、乙烯浓度、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长度
解析
解:(1)黄化是由于缺少叶绿素,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内,因此豌豆幼苗黄化细胞缺乏叶绿体,只含有有色体.
(2)实验探究的是生长素和乙烯的浓度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生长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材料时要避免无关变量的影响.由于芽产生生长素,因此不采用带芽的完整幼苗.
(3)对照实验应设置一组空白对照实验,即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其它与实验组相同,这样通过对比观察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伸长或抑制程度.
(4)该实验在设计表格时主要体现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为生长素浓度,因变量为乙烯浓度和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长度.
故答案为:
(1)叶绿体
(2)避免芽产生生长素的干扰(写出“芽产生生长素”即可)
(3)缺乏(空白)对照组(写对比实验不给分)
(4)生长素浓度、乙烯浓度、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长度
为了研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兴趣小组选择“萘乙酸对大豆幼根生长的影响”为研究课题,完成了有关实验研究.
方法步骤:
①取培养皿6套,编为1~6号.分别加入5mL浓度为10、1、0.1、0.01、0.001、0.0001(mg•L-1)的萘乙酸溶液.
②在每个培养皿中各放入一张滤纸,并选取已萌动的大豆种子(萌动的幼根等长)5粒整齐排在滤纸上,再将各培养皿置于220C恒温箱中黑暗培养5d.
③测量培养皿内各大豆幼根的长度并计算出平均长度.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研究的单一变量是______.
(2)请修正上述步骤中的不足之处______.
(3)为何在每一个培养皿加入5粒种子,而不只加1粒种子呢?______
(4)试设计一个表格用以统计不同浓度萘乙酸中大豆幼根的生长状况.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实验步骤的第一步可以看出,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因此此实验研究的单一变量是萘乙酸的浓度(或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
(2)由于实验的研究课题是萘乙酸对大豆幼根生长的影响,因此应增设加入5mL蒸馏水的7号培养皿作为空白对照.
(3)在实验中,由于单个种子的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并且种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培养皿中多方几粒种子能够降低因种子间的差异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4)在设计时,由于实验的自变量为萘乙酸浓度,因此横行为“萘乙酸浓度”,纵列为五粒种子的根长和平均长度.
故答案为:
(1)萘乙酸的浓度(或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
(2)应增设加入5mL蒸馏水的7号培养皿作为对照组
(3)降低因种子间的差异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4)不同浓度萘乙酸中大豆幼根的生长状况
解析
解:(1)根据实验步骤的第一步可以看出,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因此此实验研究的单一变量是萘乙酸的浓度(或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
(2)由于实验的研究课题是萘乙酸对大豆幼根生长的影响,因此应增设加入5mL蒸馏水的7号培养皿作为空白对照.
(3)在实验中,由于单个种子的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并且种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培养皿中多方几粒种子能够降低因种子间的差异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4)在设计时,由于实验的自变量为萘乙酸浓度,因此横行为“萘乙酸浓度”,纵列为五粒种子的根长和平均长度.
故答案为:
(1)萘乙酸的浓度(或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
(2)应增设加入5mL蒸馏水的7号培养皿作为对照组
(3)降低因种子间的差异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4)不同浓度萘乙酸中大豆幼根的生长状况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