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腊文明的摇篮
- 共361题
阅读下列材料:
伯利克里在演讲词中这样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权力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请回答:①伯利克里认为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②他执政时期的雅典是否具备这一特征?
③他对民主政治的看法是否有道理?
正确答案
①他认为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是政权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②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期”,所以具备这一特征。③有一定道理,直到现在仍然有现实意义。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这一概念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首先要分析材料,理解伯利克里的基本观点。然后结合课本中伯利克里为实行民主政治采取的措施作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交相辉映,共同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希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国丝绸就已经输往希腊,希腊人民曾给中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丝之国”。在中国,发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家喻户晓,丰富多彩的希腊神话广为流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希腊船东率先冲破封锁,给中国人民运送了急需的物资和设备。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一切。
——摘自温家宝2010年10月3日在希腊议会发表的演讲
材料二:《南京条约》揭开了对华事务的新纪元……事实上它成为中国与欧洲“掠夺成性的蛮夷”的关系的基础。(菲利浦·约瑟夫:《列强对华外交》)近代与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国家总共有23个,它们是美国、法国、英国、日本、俄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瑞士、尼泊尔、丹麦、葡萄牙、瑞挪共同体、瑞典、秘鲁、墨西哥、刚果、挪威、巴西、卢森堡。
——(侯中军《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关于评判标准的初步探讨》)
材料三:(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八日,曾国藩就赫德关于购买轮船的建议提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曾国藩全集》)“窃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曾文正公手写日记》,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版)。(李鸿章在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五日致曾国藩的信中表示决心)“学得西人一二秘法”(李鸿章:《上曾相》,《李文忠公全集》)。“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机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
——(丁日昌:《代李伯相上总署论制造火器书》)
材料四:中欧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也走过曲折的道路。以1975年中欧建交为标志,双方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逐步进入成熟、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政治上,双方关系先后经历建设性伙伴关系、全面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三次飞跃。经济上,欧盟是中国第一大技术来源地和第四大投资来源地,并且连续6年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跃升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文化上,双方交流互动日益频繁。现在,双方互为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
——摘自温家宝2010年10月3日在希腊议会发表的演讲
回答:
(1)写出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以雅典为例)在政治上的主要特征,并指出这一特征对各自文明在本国传承的主要影响(请说出理由)。根据材料一、二的有关内容,概述历史上的中希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派在对待西方近代文明(器物与技术)上前后认识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各用一句话谈谈你对材料二、三内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欧怎样才能共同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你认为中国从中欧文明交流中获益最多的是哪一方面(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中华文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使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希腊文明:民主政治,隐含社会动乱,使希腊文明形成断层。
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人民彼此崇敬,希腊没有侵略中国(或“没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给予帮助。
(2)先是中国人自己仿造,后是引进外国技术产品。
(3)这些不平等条约客观上迫使中国逐步向近代化(或“政治民主化”)迈进;洋务派的这些认识有利于工业文明的开启。
(4)平等对话,不搞对抗,尊重差异,借鉴提高。第二小问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的任意一个方面,但要说出理由。(如“引进外国技术产品,从洋务时代到当代中国,欧洲是中国第一大技术来源地”;再如“经济方面,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古希腊城邦的狭小,客观上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正确答案
A
试题分析:古希腊都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这有利于公民集体参政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点评: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利于民主制的建立。特别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对后世提供了一整套民主管理的新的方式,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的形势,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进入文明时代的中国、希腊和罗马,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的政治制度成为因袭、仿效的宝贵资源,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农业,还是古希腊、古罗马的工商业,都十分发达、繁荣,在文化艺术方面也出现了许多大师巨匠以及流传千古的杰作。这些与他们的制度建设密切相关。
(1)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对思想文化有何影响?(6分)
(2)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世界有何影响?(8分)
(3)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何客观进步性?(6分)
正确答案
(1)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促进了人们对知识的崇尚和演说术的发展,并且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
(2)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近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以及自然法思想。近代中国、日本的民法也都受到罗马法的影响。
(3)有利于组织大规模公共工程,有效的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本题通过对比的方式主要考查了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进而理解各自的文明特色。
(25分)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有副对联“文明新旧能相宜,心理东西本自同”,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小题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的地方?(8分)
材料二:民国成立这十年来,政治现象诚然令人呕气,但我以为不必失望。从甲午、戊戌到辛亥,多少仁人志士,实在是闹得疲筋力倦,中间自然会发生一时的惰力。但我想这时代也过去了,………从新觉悟,从新奋斗,后方的战斗力,更是一天比一天加厚。在这种形势之下,当然有一番新气象出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小题2:“后方战斗力一天比一天加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时的思想政治领域中“一番新气象”的具体表现。(7分)
材料三: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盛会。蒸汽机、电灯、电视、汽车、飞机、航天器……这些重大发明正是通过世博会传遍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曾以抚摸方式参观了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她在书中写道,如果给她三天光明,她要把最宝贵的第三天留给博物馆,对整个世界做匆匆一瞥,看人类进步的艰难曲折,看历代兴衰和沧桑之变。
——温家宝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小题3:据材料指出,世博会给世界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海伦·凯勒的理想对你有何启示?(6分)
小题4: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请说明当今社会有哪些有利于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4分)
正确答案
小题1:希措:人文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2分)。孔子提出了“仁”“礼”。(4分)相通:以人为本,关注社会。(2分)
小题2:原因: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主科学等先进思想的传播;中国民众的进一步觉醒。(3分)新气象: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人;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4分)
小题3:影响:展示科技与工业发展的成就,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世博会推动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阔人们的视野。(4分)启示:世博会开启了人类重新认识世界的窗口,引领人民从历史兴衰中感受生活。(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小题4:交通、通讯手段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类交流越来越便利;两极格局解体,意识形态冲突程度减弱;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社会普遍重视对话与交流。(4分,任答两点即可)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