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 共1087题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 共1087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物体由A点自由落下,经B点到达C点,已知物体经过B点的速度是到达C点速度的2/3,B点和C点之间的距离是1m.求:

(1)物体经过C点速度大小是多少?

(2)物体从A点到达B点经历的时间?

正确答案

(1)Vc2-Vb2=2gHBCvb=vcVc=6m/s

故物体经过C点速度大小是6m/s.

(2)vb=vc=gt

t=0.4s

故物体从A点到达B点经历的时间是0.4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汽车进站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滑行x1=300m时,速度恰好减为初速度的一半,接着又滑行了t2=20s才停止.求:汽车滑行的总时间t,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vo和总位移x.

正确答案

设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a,则

速度恰好减为初速度的一半的过程中有:-v0=at1

2ax1=()2-v02

后一半过程中有:0-=at2

带入数据解得:v0=20m/s,a=-0.5m/s2,t1=20s

所以总时间t=t1+t2=40s

总位移为:x ==m=400m

答:汽车滑行的总时间t为40s,闭发动机时的速度v0为20m/s,总位移x为400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速度大小为v0=5m/s,关闭油门后汽车的加速度为a=-0.4m/s2.求:

(1)关闭油门后到汽车位移x=30m所经历的时间t1

(2)汽车关闭油门后t2=20s内滑行的距离.

正确答案

(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x=v0t+at2

   把x=30m、v0=5m/s、

a=-0.4m/s2代入式中可求得t1=10s  t2=15s(舍去)  

故关闭油门后到汽车位移x=30m所经历的时间为10s.        

(2)汽车停止时间 t′==s=12.5s<20s

所以在20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S==s=31.25m

故汽车关闭油门后t2=20s内滑行的距离为31.25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甲、乙两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m接力,他们在奔跑时具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匀速奔跑,乙在接力区待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的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乙应在距离甲多远处起跑.

正确答案

设最大速度为v.从乙起跑到接棒的过程中,甲乙运动时间t相同.

对于乙,其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则:

a= 其中:s=25 m

设乙从起跑到接棒奔跑的距离为s1,则:s1==16 m

对于甲,其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设其在乙从起跑的接棒这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2,则:t=或t=

故:s2=vt=40 m

所以,乙起跑时,离甲的距离为:△s=s2-s1=24 m.

答:乙应在距甲24m处开始起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方形木箱质量为M,其内用两轻绳将一质量m=0.1kg的小球悬挂于P、Q两点,两细绳与水平的车顶面的夹角为60°和30°。水平传送带AB长l=30m,以v=15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木箱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75,(g=10 m/s2)求:

(1)设木箱为质点,且木箱由静止放到传送带上,那么经过多长时间木箱能够从A运动到传送带的另一端B处;

(2)木箱放到传送带A点后,在木箱加速的过程中,绳P和绳Q的张力大小分别为多少?

正确答案

解:(1)对木箱:μMg=Ma,a=7.5m/s2

木箱加速位移:, x1=15m

木箱加速时间:

x1=15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个物体从长为60m的斜面顶端以2m/s的速度滑下,滑到底端是的速度为10m/s,求:

(1)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

(2)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

正确答案

(1)由v2-v02=2ax得:

a=

代入数据得    a=0.8 m/s2

(2)由v=v0+at可得

t=              

代入数据得     

t=10 s       

答:(1)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为0.8 m/s2

(2)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10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国庆60周年阅兵中,质量为m的战斗机接受检阅后返回某机场,降落在跑道上的减速过程可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飞机以速度95m/s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加速度大小为2.5m/s2,运动时间为20s;随后在无阻力伞情况下减速直至停下.在平直跑道上减速滑行总路程为 2075m.求:第二个减速阶段飞机运动的时间和加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以飞机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初速度v0=95m/s,a1=-2.5m/s2,t1=20s   x=2075m

第一阶段:由运动学公式v=v0+at,得

第一阶段减速的末速度v=95+(-2.5)×20=45(m/s)

由v2-v02=2ax1得,第一阶段减速位移x1===1400m

又  x=x1+x2得,第二阶段位移:x2=2075-1400=675m

由平均速度公式x2=t2,得第二阶段运动时间为

t2==s=30s,

加速度为:a2==m/s2=-1.5m/s2

答:第二个减速阶段飞机运动的时间为30s,加速度大小为2.5m/s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汽车(可看作质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10s时间通过一座长140m的桥,过桥后速度是16m/s,求

(1)它刚开上桥头时速度有多大?

(2)桥头与出发点相距多远?

正确答案

(1)在过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4m/s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

     所以v0=12m/s

故汽车刚上桥头时的速度等于12m/s.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v02=2ax,代入数据得,

     x=180m

故桥头与出发点间的距离为180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m=2kg的物块,以υ0=10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动.沿斜面向上运动过程中,经过中点时速度υ=8m/s,斜面始终静止.已知斜面的倾角θ=37°,长l=4.5m.空气阻力不计,取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物块从底端运动到中点的时间;

(2)试分析物块从开始运动到落地前所经历的运动形式,并说明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斜面体受到水平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正确答案

(1)物块在斜面上做匀减速运动:==9m/s,t==0.25s

  (2)物块运动斜面顶端的速度为υt

从底端到顶端:υt2-υ02=2aX

即:υt 2-102=2a×4.5

从底端到中点:υ中2-υ02=2aS 

即:82-102=2a×2.25

解得a=-8m/s2 υt=m/s

物块运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沿斜面向上的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m/s2,方向沿斜面向下;二是抛体运动,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10m/s2,方向竖直向下.    

(3)先求滑动摩擦因数   物块沿斜面做匀减速运动:mgsinθ+μmgcosθ=maμ=0.25

对斜面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并建立坐标系,在X方向上:

f=(μmgcosθ)cosθ+(mgcosθ)sinθ=12.8N

故答案为:(1)物块从底端运动到中点的时间t=0.25s

(2)物块运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沿斜面向上的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m/s2,方向沿斜面向下;二是抛体运动,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10m/s2,方向竖直向下

(3)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斜面体受到水平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为12.8N和方向沿水平向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5m/s,B车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400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0m才能够停止.问:

(1)A车若按原速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何时何地?

(2)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A车司机开始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事故?

正确答案

由题,aB===0.25m/s2

①A、B车运动速度相等所用的时间为  t0===60s,

  xA=vAt0=15×60=900m,xB=t0=×60=1350m

因xB>xA+d=1300,故两车会相撞.

设经t时间相撞,则有

vBt-vBt2=400+vAt

解得,t1=40s,t2=80s>60s(舍去),xB=1000m

②当两车速度相等时,有 vA=vB

v=vA+aAt=vB-aBt

解得:t=

又两车不相撞的条件是:xB<400+xA

即vBt-aBt2<400+vAt+aAt2

解得 t<s,aA>m/s2

答:

(1)A车若按原速前进,两车会相撞,将在B刹车后40s距B开始刹车地方的距离为1000m.

(2)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A车司机开始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m/s2才能避免相撞事故.

下一知识点 : 自由落体运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