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 共1087题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 共1087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汽车紧急刹车后经7 s停止,设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在最后1s内的位移是2 m,求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和位移各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首先将汽车视为质点,由题意画出草图如图所示

从题目已知条件分析,直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求解有一定困难,应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

质点在第7 s内的平均速度:

则第6 s末的速度:v6=4m/s

求出加速度:

求初速度:0=v0+at',v0=-at'=-(-4)×7 m/s=28 m/s

求位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试员停表,所用时间即为“10米折返跑”的成绩。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4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为8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求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秒?

正确答案

解:对受试者,由起点终点线向折返线运动的过程中

加速阶段:

减速阶段:

匀速阶段:

由折返线向起点终点线运动的过程中

加速阶段:

匀速阶段:

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试员停表,所用时间即为“10米折返跑”的成绩。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4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加速度的大小为8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受试者在加速和减速阶段运动均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问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秒?

正确答案

解:对受试者,由起点终点线向折返线运动的过程中

加速阶段:s,m

减速阶段:s,m

匀速阶段:s

由折返线向起点终点线运动的过程中

加速阶段:s,m

匀速阶段:s

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从光滑斜面上的某一位置O,每隔0.1s无初速度释放一颗相同的小球(小球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放下几颗后,某时刻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摄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AB=30cm,BC=35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以及拍摄时刻A球的速度;

(2)拍摄时刻离O最近的球距离O点的距离。

正确答案

解:(1)由于是连续相等时间,所以根据,得

     

     

     

      根据,得

     

     

     

(2)由于无初速度释放,所以A球运动的时间为

      因此,上面的小球运动的时间依次为0.45s,0.35s,0.25s,0.15s,0.05s

      拍摄时刻离O最近的球运动的时间为0.05s

      所以距O的距离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试员停表,所用时间即为“10米折返跑”的成绩。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4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为8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求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秒?

正确答案

解:对受试者,由起点终点线向折返线运动的过程中

加速阶段:

减速阶段:

匀速阶段: 

由折返线向起点终点线运动的过程中

加速阶段:

匀速阶段:

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映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听到起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后,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试员停止计时,所用时间即为“10米折返跑”的成绩,如图所示。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4 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为8 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求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

正确答案

解:对受试者,由起点(终点)线向折返线运动的过程中

加速阶段:t1=1 s;s1vmaxt1=2 m

减速阶段:t3=0.5 s;s3vmaxt3=1 m

匀速阶段:t2=1.75 s

由折返线向起点(终点)线运动的过程中

加速阶段:t4=1 s;s4vmaxt4=2 m

匀速阶段:t5=2 s

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t=t1+t2+t3+t4+t5=6.25 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0.1 s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xAB=15 cm,xBC=20 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vB的大小;

(3)拍摄时xCD的大小;

(4)A球上方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正确答案

解:(1)由,知小球的加速度

(2)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即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xCD-xBC=xBC-xAB

所以xCD=2xBC-xAB=(40-15)cm =25 cm=0.25m

(4)设A点小球的速率为vA,因为vB=vA+at

vA=vB-at=(1.75-5×0.l)m/s =1.25 m/s

所以A球的运动时间

故A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两个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a)所示,A、B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板间距离为d(d远小于板的长和宽).在两板之间有一带负电的质点P.已知若在A、B间加电压Uo,则质点P可以静止平衡.现在A、B间加上如图(b)所示的随时间t变化的电压u.在t=0时质点P位于A、B间的中点处且初速为零.已知质点P能在A、B之间以最大的幅度上下运动而又不与两板相碰,求图(b)中u改变的各时刻t1、t2、t3及tn的表达式.(质点开始从中点上升到最高点,及以后每次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或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电压只改变一次.)

正确答案

设质点P的质量为m,电量大小为q,根据题意,当A、B间的电压为U0时,有

=mg,

当两板间的电压为2U0时,P的加速度向上,其大小为a,则

-mg=ma,

解得a=g.

当两板间的电压为零时,P自由下落,加速度为g,方向向下.

在t=0时,两板间的电压为2U0,P自A、B间的中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g.设经过时间τ1,P的速度变为v1,此时使电压变为零,让P在重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再经过时间τ1′,P正好到达A板且速度为零,故有

v1=gτ1,0=v1-gτ1′,

d=12+v1τ1′-12

由以上各式,得

τ11′,τ1=

因为t11,得t1=

在重力作用下,P由A板处向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τ2,速度变为v2,方向向下,这时加上电压使P做匀减速运动,经过时间τ2′,P到达B板且速度为零,故有

v2=gτ2,0=v2-gτ2′,

d=22+v2τ2′-22

由以上各式,得τ22′,τ2=

因为t2=t11′+τ2

得t2=(+1)

在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作用下,P由B板处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τ3,速度变为v3,此时使电压变为零,让P在重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经过时间τ3′,P正好到达A板且速度为零,故有

v3=gτ3,0=v3-gτ3′,

d=32+v3τ3′-32

由上得τ33′,τ3=

因为t3=t22′+τ3

得t3=(+3)

根据上面分析,因重力作用,P由A板向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τ2,再加上电压,经过时间τ2′,P到达B且速度为零,因为t4=t33′+τ2

得t4=(+5)

同样分析可得

tn=(+2n-3).(n≥2)

故图(b)中u改变的各时刻t1=,t2=(+1),t3=(+3),及tn=(+2n-3)(n≥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试员停表,所用时间即为“10米折返跑”的成绩。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4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为8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求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秒?

正确答案

解:对受试者,由起点终点线向折返线运动的过程中

加速阶段:

减速阶段:

匀速阶段: 

由折返线向起点终点线运动的过程中

加速阶段:

匀速阶段:

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滑块自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 s末的速度是6 m/s,试求:

(1)第4 s末的速度;

(2)运动后7 s内的位移;

(3)第5 s内的位移。

正确答案

解:物体的初速度v0=0,且加速度恒定,可用比例关系求解

(1)因为v0=0,所以v=at,即v∝t,故v4:v5=4:5

第4 s末的速度v4=×6 m/s=4.8 m/s

(2)因为v0=0,v5=6 m/s,则加速度m/s2=1.2 m/s2所以7 s内的位移x7=×1.2×72 m=29.4 m

(3)由x1:x7=1:49,得x1=m=0.6 m

由x1=x,x:x=1:9,得x=9x=9×0.6m=5.4m,第5秒内的位移是5.4m

下一知识点 : 自由落体运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