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 共1087题
在用打点计时器做测定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则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即时速度为_____________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m/s2。
正确答案
0.3,1.2
实验得到的一段纸带如图所示,若以每五次打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得到图示的5个计数点,各点到标号是0的计数点距离已量出,分别是4 cm、10 cm、18 cm、28 cm,则小车的运动性质是___,当打点计时器打第1和第4点时速度分别是v1=____ ms,v4=____m/s。
正确答案
以a=2 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0.5,1.1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好为零,如图所示,已知物体运动到斜面长度3/4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求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
正确答案
解法一:逆向思维法
物体向上匀减速冲上斜面,相当于向下匀加速滑下斜面,故
xBC=atBC2/2,xAC=a(t+tBC)2/2,又xBC=xAC/4,解得tBC=t
解法二: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n=1:3:5:…:(2n-1)
现有xBC:xBA=(xAC/4):(3xAC/4) =1:3
通过xAB的时间为t,故通过xBC的时间tBC=t
解法三:中间时刻速度法
利用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vAC=(vA+vC)/2=(v0+0)/2=v0/2
又v02=2axAC,vB2=2axBC,xBC=xAC/4
由以上各式解得vB=v0/2
可以看出vB正好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因此B点是时间中点的位置,因此有tBC=t
解法四:图象法
利用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平方比的方法,作出v-t图象,如图所示
S△AOC/S△BDC=CO2/CD2
且S△AOC=4S△BDC,OD=t,OC=t+tBC所以4/1=(t+tBC)2/tBC2,得tBC=t
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n个时间间隔和第(n+3)个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分别是24m和144m, 已知每一时间间隔△t =4 s.求物体的加速度.
正确答案
解: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
△t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即△x=x2-x1=x3-x2=…= xn-xn-1=a(△t)2,故xn+3-xn=(xn+3-xn+2)+(xn+2 - xn+1 )+(xn+1-xn)=3a(△t)2,
即
站台上有一观察者,在火车开动时站在第1节车厢前端的附近,第1节车厢在5 s内驶过此人。设火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第10节车厢驶过此人需多长时间?
正确答案
解:以火车为参考系,则观察者相对于火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公式可得:
已知: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求该物体在第4秒末的速度。
正确答案
解:v0=0,(v0+v4),即
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5 s后停止运动,那么,从开始刹车起连续的3个1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3:2:1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立即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是4m/s2.则经过6s汽车的位移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汽车停下所需要的时间为t,则t=(0- V0)/a="5s " 小于6s,说明汽车已停下,末速度为0
运动学公式知:
0- V02 =2aX
X=50m ]
略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后改为匀速直线运动,又过25 s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过10s 停止,一共通过了130 m的位移,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为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4 m/s
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拍摄此下滑过程得到的同步闪光(即第一次闪光时物块恰好开始下滑)照片如图所示。已知闪光间隔时间为0.1s,根据照片测得物块相邻两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AB=2.40cm,BC=7.30cm,CD=12.20cm,DE=17.10cm。由此可知,物块经过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物块下滑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m/s2。
正确答案
1.465,4.9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