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上的海与洋
- 共154题
读地球海陆面积分布表和“海陆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给出了海洋和陆地面积在南北半球的百分比。陆地在____________半球较多,但是和海洋面积比较,不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球的海洋占全球面积的____________%。
(2)上图给出了海陆随纬度的分布,由图可以看出,除了____________地区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之外,在其余大多数纬度上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这种随纬度分布的___________,正是地球上海陆分布的一个特点;而另一个特点就是海陆分布的____________。例如,南极是陆地,北极是____________;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是____________集中的地方,而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却是____________连成一片。
正确答案
(1)北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71
(2)45°N—70°N以及70°S以南 不均性 对称性 海洋 陆地 三大洋
本题考查海陆面积的情况以及各纬度海陆面积的分布。由表和图可知,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但无论是哪个半球都是以海洋为主;从纬度分布情况来讲,除了45°N—70°N以及70°S以南地区外,其他的纬度地区都是海洋大于陆地。全球的海陆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南极地区没有海洋而北极地区没有陆地。
钱塘潮为什么能够“举世闻名”?而中秋节前后又“格外壮观”?
正确答案
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这时太阳、地球、月亮几乎都在一条线上。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涌起时,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可达10米。夏季风盛行,又加剧了潮势。
本题需要运用地形、天文、气候等知识分析钱塘潮的成因。地形上: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肚小。天文上:农历十五为大潮。气候上: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加剧了潮势。
读“波罗的海含氧量变化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波罗的海是世界盐度____________的海区,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波罗的海近几十年来含氧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可能观测到的现象有什么?
(3)有什么办法可以减缓其含氧量下降的趋势?
正确答案
(1)最低 该海区周围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四周河流淡水的注入
(2)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藻类的过度增长及分解导致水中含氧量下降。赤潮、鱼类死亡。
(3)减少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加强对废水的处理。
本题从波罗的海含氧量下降的角度来考查海洋污染的问题及治理保护,所以问题的分析解决必须从导致海洋污染的原因入手。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大洋中部的表层磷酸盐等营养盐类物质是随冷海水上升而从海区深处带来,盐类越多,浮游生物越发育。
材料二 图24-1为太平洋中部南北纬40º,大洋表层(0—100米)生物生产率的纬度分布图,横向为纬度,纵向为每立方米表层海水中的生物生产量。
(1)根据图和材料判断正确的是 ( )
A.海洋生物的纬度分布是均匀的 B.海洋生物的纬度分布是很不均匀的
C.信风带海区海洋生物最丰富 D.热带海区海洋生物很丰富
(2)南北纬30º-40º处鱼类较多的原因是 。
(3)若拟绘制太平洋东岸附近的此类图,则图中变化最大的可能是
A.赤道海区 B.信风带海风 C.副热带海区 D.温带海区
(4)若拟绘制太平洋西岸附近的此类图,图中变化最大的可能是
A.10ºS-20ºS B.10ºN-20ºN C. 30ºS-40ºS D.30ºN-40ºN
正确答案
】(1)B (2)地处温带,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底部海水和表层海水交换时上泛,营养盐类增加,致使浮游生物和鱼类相应增多。 (3)B (4)D
从图中可知,海洋生物的纬度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南北纬30º-40 º鱼类特别丰富,因为地处温带,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底部海水和海水表层交换时上泛,营养盐类增加,致使浮游生物和鱼类相应增多。太平洋东岸海区,由于在信风带离岸风的作用下,冷海水上泛,有机质丰富,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因此此地的鱼类资源特别丰富。30ºN-40ºN有大量陆地径流注入,带来丰富营养盐类,又有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也会使这里的鱼类资源大增。
1996年中国制定的《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中国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其基本思路是: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事业的协调发展。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谈一谈如何落实我国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海洋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海洋环境保护和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为此,应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正确答案
(1)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和国家海洋权益;统筹规划海洋的开发和整治;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产业协调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加强海洋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建立海洋综合管理制度;积极参与海洋领域的国际合作。
(2)加强污染源控制,制定入海河流全流域水质目标,建立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海指标,严格限制超过规定数量的排放;加强海洋污染调查、监测和管理,完善污染监测网,健全卫星、船舶、岸站立体监视和执法体系;逐步建立排污收费制度,鼓励社会各方面发展海洋环保技术和产业;加强海洋监测和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建设观测网、数据采集与通讯网、预警和服务网,以及资料质量控制系统,等等。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海洋大国。中国高度重视海洋的开发和保护,把发展海洋事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不断完善海洋法律制度,积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和教育。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系统的海洋事务,推进国家间和地区性海洋领域的合作,并认真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为全球海洋开发和保护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