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秩序
- 共2344题
(13分)材料 2010年7月27日,广东省物价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文件称广东省限价房销售价格将实行政府指导价,开发商售楼后必须向社会公布结果以接受监督。
某校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辩论。正方观点:政府应该实行最高限价。反方观点:政府不应该实行最高限价。
你支持哪方观点?请运用经济常识加以论证。(14分)
正确答案
支持最高限价。理由:①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实行最高限价是宏观调控的体现。(2分)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憾,纯粹的市场调节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人民生活,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3分)③实行最高限价,会促使房地产开发企业改善经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2分)
无需最高限价。理由: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2分)②价值决定价格,房地产开发的生产成本增加,促使价格上涨是正常的。实行最高限价容易挫伤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减少房屋开发建设,影响人民生活。(2分)③价格变动影响生产,房地产价格高会吸引大量生产者投入生产,从而使价格下跌。(3分)(若理由与观点不一致,该要点不能得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资源配置的手段,赞同:赞同政府限价的原因,可以从市场调节的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社会主义性质与公有制、限价的作用等角度分析,实行最高限价,会促使房地产开发企业改善经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赞同:可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价值决定价格、以及限价的危害等角度进行分析,实行最高限价容易挫伤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减少房屋开发建设,影响人民生活。
点评:本题是一道开放性极强的试题,考生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并说出各自的理由即可。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但是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自身的弱点和弊端即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所以必须要加强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的不足,促进市场经济更好的发展。本题难度适中。
(28分)表1:2006-2010年浙江省A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情况
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般在5%-8%。
图1:2006-2010年浙江省A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注:据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为44%时,城乡文化消费应占个人消费总额的18%,A市2010年人均GDP 5600美元,而城乡文化消费占个
人消费总额的
5%。
材料: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在广泛收集民意和征求各党派意见的基础上,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决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1)指出表1和图1的经济信息。(6分)
(2)依据表1和图1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A市应如何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12分)
(3)材料体现了我国《政治生活》中哪些道理?(10分)
正确答案
(1)表1显示,自2006~2010年以来A市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3分)图1显示,2006~2010年以来A市文化产业投入增长率、文化产品出口额增长率、文化产品消费增长率逐年稳步上升,但文化产品消费增长率增速相对偏慢,文化消费比重过低。(3分)
(2)①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分)增加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中的比重,生产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2分)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文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2分)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2分)该市应积极
增加居民收入,拉动文化消费力。(2分)同时积极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理性消费,改善消费结构,避免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的倾向。(2分)
(3)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分)
②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是执政党。(2分)
③共产党科学执政,总结并遵循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2分)
④ 产党坚持民主执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2分)
⑤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和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2分)
略
(24分)关注民生推动改革是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庄严承诺,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有关问题
(1) 材料一
(1)分析材料一中图、表反映的经济现象及二者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表l对我国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8分)
材料二 关注民生,首先就要了解民生。“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 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为了进一步察民情、体民意,2012年12月, 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新一届党中央和中央政府要求各级机关要更加深入基层,要“接地气”听取基层群众不同的声音。“接地气”成了 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工作妁新气象,深得民心。
(2)联系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强调“接地气”的依据。(10分)
材料三 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写道:人类都有自私利已的天性, 因此追求自利并非不道德之事,倘若^^壬个人自由竞争,人人在竞争的环境中,不但会凭自 己理性判断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同时也有一双手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佳状态,政府不必 为此进行干涉。
(3)评析亚当•斯密的上述观点,并简要说明其对我们今天经济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6分)
正确答案
(1)①反映十一·五期间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财政收入的增加为民生方面的支出奠定了物质基础。(4分)
②有利于促进民生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可以改善消费结构,促进生产发展;有利于优化我国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4分)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党和国家机关“接地气”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3分)也是党的性质和党坚持民主执政,以人为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分)还是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的客观需要;(2分)同时也有利于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2分)
(3)①亚当·斯密认识到了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但没有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市场调节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等问题,主张限制政府的作用是不可取的;(4分)我们今天的经济体制改革应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的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2分)
试题分析:(1)本题是图标题,解答图表题时应注意“三看”、“两比较”。1.“三看”:一看图表标题,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二看图表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三看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2.“两比较”,即“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等等。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根据题中图表,按照上述图标题的基本原则,分别概括图中主体和表中主体的变化趋势,再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加以分析二者的关系;最后运用财政的作用分析表1产生的影响。(2)本题是政治生活、主体是党和政府、原因类的题目,属于较为固定模式的题目,根本上谈国家性质,党这一块从性质、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等方面作答,政府这块从宗旨、原则和科学民主决策方面作答。(3)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评析观点,要做到既看到其优点,又看到其不足;第二问,根据对优点的分析,发挥其优点,即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同时又结合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实现二者的结合。
材料:在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西方主要国家对当前金融危机的认识存在着分歧。在2008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华盛顿峰会上,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奇认为当前危机应归咎于美国放任的资本主义模式。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强调,监管不能造成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德国总理默克尔则对布什的说法不以为然。她认为,当前问题是对市场的过度放纵,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危机重演,而德国的社会市场机制应该成为世界的基本机制。
问题:请概括指出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与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区别。(10分)
正确答案
①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主要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有利于激发企业和劳动者的活力。但缺乏对市场的必要监控和干预,容易加剧贫富两极分化。(5分)②德国市场经济模式在注重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还注重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来缓解各种社会矛盾。但过多的社会保障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国的国际竞争力。(5分)
略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其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是明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请分析下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具体措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
正确答案
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 行政手段 (填对三个给5分,填对两个给4分,填对一个给2分)
试题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宏观调控的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指的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措施二属于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指的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措施一属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指的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措施三属于行政手段。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