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秩序
- 共2344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将资本投在哪一个部门能带来最大收益的问题上,斯密认为,每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家好的多。他指出,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攫取一种权利。
上述材料反映了斯密的什么观点?如何评价?(12分)
正确答案
(1)提高资本利用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之一。提高资本利用率的最好办法是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参与市场活动。
(2)斯密看到了市场传递供求,引导资本流向,强调市场的作用,对摆脱封建势力束缚,促进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应该看到,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
本题以斯密的观点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资本利用率知识的理解。斯密的观点看到了市场的作用,强调由市场传递供求,引导资本流向,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另一个方面,要在适当的时候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
苏丹红鸭蛋、孔雀绿鱼虾、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带花黄瓜、爆炸西瓜、地沟油、染色花椒、墨汁石蜡红薯粉、瘦肉精、假牛肉(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等食品问题层出不穷。
在市场经济中为什么会存在这些现象?你认为该怎样杜绝此类现象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9分)
正确答案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一些生产经营者缺乏职业道德为了自身的不正当利益而不择手段。有关部门监管不力。(3分)
(2) 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要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
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3分)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市场加以规范和引导。(3分)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叙述来看,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市场经济为什么会有自发性呢?一是因为生产者为利益驱动而做了不道德的事,说明他们缺乏职业道德;二是因为国家的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3) 因为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种种缺陷,如果光让市场调节,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其相配合,要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需要企业诚信经营。
点评:在回答经济的措施类主观题时,考生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来答题,而不能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一般来说要从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角度来回答。
首届超融低碳经济高峰论坛于2010年9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论坛以“世界的未来,结构的调整”为主题,包括政府领导、企业领袖和知名学者在内的300余位嘉宾,共同围绕低碳经济的发展与未来展开了深入对话。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发展低碳经济?(7分)
正确答案
①市场调节本身具有缺陷, 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引导和规范市场主体发展低碳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分) ②企业应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利用发展低碳经济这一契机,循环利用资源,优化产品结构,生产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产品。企业要遵守法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3分) ③消费者应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坚持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这一正确的消费原则,实践低碳生活方式。(2分)
本题考查了低碳经济的相关知识。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到2020年实现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一方面,它标志着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另一方面,它标志着从政府到民间组织、从企业到个人都必须成为这一场革命的当事人、参与者、奉献者和受益者。为了实现低碳,停止发展与低速发展都不可取,惟有加速发展,同时提高我国在低碳经济与技术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不仅仅是需要去郑重承担起来的一份责任,它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机会,必须在转型、转变中培育和创新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材料2008年11月4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和《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四项协议,宣告两岸同胞盼望已久的直接通航、通邮变成现实,这对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逐步形成两岸共同市场有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用经济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10分)
正确答案
两岸共同市场有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促进两岸经济发展。(2分) 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两岸共同市场有助于两岸经济的交流和经济联系的加强,实现互利共赢。(2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有助于海峡两岸实现资源和市场共享,积极加强分工与协作,共同应对国际经济危机,为促进两岸经济繁荣和世界经济复苏做贡献。(2分)有利于进一步加深两岸经济政治联系,增进台湾民众对祖国的认同感,促进台湾早日实现和平统一。(2分)有利于提高国家综合国力,让海峡两岸中国人共享伟大祖国的荣光。(2分)
台湾问题我们往往从政治角度来分析,但实际上,“两岸三通”固然是从政治上是个巨大突破,可对两岸人民来讲,经济意义远远大于政治意义,在本题中,由于设问是从经济学角度,所以材料中最关键的是和经济有关的“两岸共同市场”,怎么分析,材料中说到了是有重大而积极的影响。我们也就有了思路,是分析两岸形成共同市场的经济意义。在具体解答的时候要注意从大到小的主体依次展开。
(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改革开放来,中国共产党在市场经济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 (简称《决定》),是一份其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市场经济理论体现了哪些道理。( 12 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济意义。(14分)
正确答案
(1)①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市场经济理论,为中国经济改革指明方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4分)②中国共产党在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理论,体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4分)③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理论,推动经济改革,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4分)(若能从其它角度,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①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4分)②有利于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4分)③有利于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3分)④有利于减少生产经营成本,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分)(若能从其它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1)“如何体现”型简答题是需要回答体现什么原理观点,是如何体现的。其答题要求是:一般摆出理论依据,二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论证。设问是回答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市场经济理论体现了哪些道理,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坚持科学执政,党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等知识点来展开。
(2)“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是经济意义、还是政治意义、或者是经济政治意义。其次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还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本题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我们需要展开知识点,从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减少生产经营成本,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去说明。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