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 共14409题
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e(OH)2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BeCl2溶液和MgCl2溶液可用试剂______加以鉴别,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正确答案
Be(OH)2+2H+=Be2++2H2O
Be(OH)2+2OH-=BeO22-+2H2O
NaOH溶液
加入氢氧化钠生成沉淀,沉淀不溶解的为氯化镁,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的为氯化铍
解析
解:(1)Be(OH)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铍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e(OH)2+2H+=Be2++2H2O,Be(OH)2与Al(OH)3的性质相似,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BeO2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e(OH)2+2OH-=BeO22-+2H2O,
故答案为:Be(OH)2+2H+=Be2++2H2O;Be(OH)2+2OH-=BeO22-+2H2O;
(2)氢氧化铍与氢氧化铝性质相似,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而Mg(OH)2和氢氧化钠不反应,则选NaOH溶液鉴别,
故答案为:NaOH溶液;加入氢氧化钠生成沉淀,沉淀不溶解的为氯化镁,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的为氯化铍.
元素周期表中相邻的3种元素X、Y、Z,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5,这3种元素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P、Si、C核电荷数分别为:15、14、6,之和为35,故A正确;
B、F、Cl、Ne核电荷数分别为:9、17、10,之和为36,故B错误;
C、Si、S、P核电荷数分别为:14、16、15,之和为45,故C错误;
D、Ne、O、F核电荷数分别为:10、8、9,之和为27,故D错误;
故选A.
已知某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已知某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价,该元素可能为第VIIA族元素,也可能为第VIIB族元素,故A错误;
B.F元素没有最高正价,不可能为氟元素,故B错误;
C.若该元素为Cl元素,则其某种化合物可能具有漂白性,如HClO,故C正确;
D.若该元素为第VIIB族元素,如锰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其单质具有还原性,故D错误.
故选C.
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______;
(2)根据NaH的存在,有人提议可将氢元素放在VⅡA族,你们根据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可将氢元素放在周期表中的______族;
(3)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会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比K电子层上的电子式少1.
①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______,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②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______.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正确答案
B
ⅦA
第三周期,ⅢA族
Na
BC
解析
解:(1)过渡元素都金属元素,所以是B区,故选B;
(2)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与第ⅤⅡA元素相似,则可将H放在第ⅦA族,故答案为:ⅦA;
(3)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则甲为Al,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比K电子层上的电子式少1,则乙为Na,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 第三周期,ⅢA元素,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ⅢA族;
;
②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金属性减弱,故金属性Na>Al,
A、金属在在空气中放置已久,表面生成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金属与水反应,不能比较金属性强弱,故错误;
B、将除掉表面氧化膜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越剧烈,则元素金属性越强,故正确;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比较碱性强弱,加入Na粉的溶液呈浅红色,而加入Al粉的无明显现象,故正确;
D、二者都是金属元素,不能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金属性强弱,故错误,
故答案为:Na;BC.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微粒信息如下表:
已知Q、R、X在同一周期,R2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完成下列填空:
(1)Q位于周期表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化合物Q2Z的电子式为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Q、R、X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Q、R、X、Z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Q与X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由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微粒信息可知,Q的质子数为11,为Na;Z的质子数为8,则Z为O;Q、R、X在同一周期,且X为+3价,则X为Al;R2常温常压下为气体,R为Cl,
(1)Q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化合物Q2Z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三;ⅠA;
;
(2)Q、R、X位于同周期,原子序数大的半径小,则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Al>Cl,四种元素中只有Na、Al为金属,Na的金属性强,
故答案为:Na>Al>Cl;Na;
(3)Q与X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Al(OH)3=[Al(OH)4]-,故答案为:OH-+Al(OH)3=[Al(OH)4]-.
解析
解:由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微粒信息可知,Q的质子数为11,为Na;Z的质子数为8,则Z为O;Q、R、X在同一周期,且X为+3价,则X为Al;R2常温常压下为气体,R为Cl,
(1)Q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化合物Q2Z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三;ⅠA;
;
(2)Q、R、X位于同周期,原子序数大的半径小,则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Al>Cl,四种元素中只有Na、Al为金属,Na的金属性强,
故答案为:Na>Al>Cl;Na;
(3)Q与X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Al(OH)3=[Al(OH)4]-,故答案为:OH-+Al(OH)3=[Al(OH)4]-.
某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因为是同一周期的IIA族,即同一横行往右一个主族,在第二、三周期原子序数增加1,因而可以x+1;
又因为IIA族与IIIA族元素在第四周期起有过渡元素,因而又可以为x+11;
在第六、七周期的过渡元素中又出现镧系和锕系,因而又可以为x+25.
故选D.
碱金属元素在科学研究与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
(1)锂是最轻的金属,如果用锂做一架飞机,两个人就可以抬动.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表示如图1所示,填写以下空格.
①L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
②6.941的意义:______.
(2)光电管是利用碱金属铯受到光照射时能形成电流这一光电效应的性质制成的.
①完成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
②下列有关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其单质在常温下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
B.其原子半径比钾原子半径小
C.其氢氧化物的水溶液不能使氢氧化铝溶解
D.其碳酸盐易溶于水.
正确答案
第2周期第ⅠA族
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
解析
解:(1)①Li的原子序数是3,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第ⅠA族,故答案为:第2周期第ⅠA族;
②6.941表示的是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答案为: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①铯的核电核数是55,第二层电子最多为8个,其最外层是1个电子,故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故答案为:
;
②A、铯的金属性比钠强,其单质在常温下与水反应比钠剧烈,故A错误;
B、其原子半径比钾原子半径大,故B错误;
C、其氢氧化物的水溶液是强碱,能使使氢氧化铝溶解,故C错误;
D、碱金属的碳酸盐都易溶于水,故D正确;
故选D.
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为甲>乙,故A错误;
B.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为乙>丁,故B错误;
C.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丙<丁,故C正确;
D.同周期从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增大,则最外层电子数为丙<丁<戊,故D错误;
故选:C.
关于现行的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故A错误;
B、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有7个周期,故B正确;
C、短周期包括第一、二、三周期,故C错误;
D、IA族的元素还有氢元素,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原子(钯除外)、阴离子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周期数,但阳离子的电子层数不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故A错误;
B.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故B正确;
C.氦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1s2,最外层电子数为2,其它稀有气体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ns2np6,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C正确;
D.同位素原子的核外电子结构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故D正确;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