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共651题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共651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苏联在第二次大战时之作为与帝俄在第一次大战时之作为不同,有目共睹,而且当中相距只20年,斯大林能实际建设的时间更短。所以新体制有它的作用,无法一笔勾销。”材料中的“作用”主要是指

[ ]

A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建成

B苏联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苏联成为了世界的经济强国

D苏联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

A斯大林体制

B开展工业化

C农业集体化

D西方国家封锁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 ]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沉重而无奈地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很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决定性原因是

[ ]

A经济基础薄弱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C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D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封锁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体制上的主要特点是

[ ]

A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B国家干预与市场相结合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主要表明

[ ]

A苏联对德国的侵略有充分准备

B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

C斯大林模式具有很高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

D斯大林模式产生于战争环境中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对“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理解正确的是

[ ]

A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推行义务交售制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才有牛奶卖。”这则笑话

[ ]

A表明了苏联人特别喜欢吃肉、喝牛奶

B说明了社会主义不能迅速发展生产力

C讽刺了苏联的日用物资短缺问题

D赞扬了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斯大林在苏联执政时期开创的经济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

[ ]

A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

B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实行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

C在苏联经济建设上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D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前苏联流传的一个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们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的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这段笑话

[ ]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

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D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