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 共288题
(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11日21对,历时5天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海南活动周落下帷幕。短短5天里,世博园里掀起了一股“海南热潮”。在此次上海世博会海南活动周中,海南打出了“国际旅游岛”品牌。
材料二:海南省政府在2010年8月1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8月12日,海南获准实施26个国家旅客来琼旅游免签证入境政策。此举有望使海南国际旅游岛在吸引外国游客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得以提升。
(1)简述海南省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意义有哪些。(4分)
(2)请你为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6分)
正确答案
(1)加快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答出其中任意四点即得4 分)
(2)改善交通;提升接待能力;提高知名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旅游管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得6 分)
略
正确答案
(1)主要优势:该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兼备,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旅游资源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合理。不利因素: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距离较远;交通不便,通达性差;地区接待能力差,环境容量小。
(2)A线路短,建筑成本低,但占用耕地多;B线路长,会增加成本,但节约耕地,景点连接较好,景点间交通便利。
(3)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该地区有石林、高地,环境脆弱,开发不合理容易造成生态破坏。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开发旅游资源的优势,要使各景点之间有便利的交通,不要超出旅游环境承载量,注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同时要注意减少旅游开发中不利因素的影响。第(1)题,仔细看图,该地区有雪山、石林等,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拥有傣族建筑,人文风情独特,旅游资源质量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备。景点分布比较集中,布局合理,地域组合良好。不足的是位置偏远,交通比较落后,经济不够发达,接待能力差,环境容量有限。第(2)题,公路修建属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考虑成本,同时线路的选择也要合理,既要考虑方便连接各个景点,还要考虑对当地农田的占用情况,减少对当地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第(3)题,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对当地植被等环境因素的破坏情况以及当地环境承载能力的大小。尤其是要注意保护一些比较容易受损的旅游资源。
正确答案
(1)表格由上到下依次为:水文地理景观、文化艺术景观、地质地貌景观、风土民情、气象气候景观
(2)D
(3)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丰沛;山地多,平地少。(或河谷地形、峡谷地形)
根据旅游景观的分类很容易判断出各类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包括资源质量、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三大方面,与交通状况无关;开发任何旅游资源都要有一定的限度,不能无限制地扩大规模;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地方旅游资源的最优吸引半径是确定的,很难扩大,通过此方式提高当地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难度较大,不现实。元阳水稻梯田的形成与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利于水稻种植,以及山地多、平地少的地势特征有关。
2003年4月前后在中国广东、北京、内蒙古、山西等省区较长时间流行的“非典型肺炎”,给全国很多地区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扬州“瘦西湖”,“五一”长假游客的人次只有正常年份的3%(约300人/天;往年约1万人/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现象说明了旅游业具有的特征是( )
A.渉外性 B.综合性 C.脆弱性 D.季节性
(2)严重影响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古人游扬州的写照,这说明游览扬州的最好季节是______,这句古诗中的“下”是指游人从____往______(填方向),多沿______运河。
(4)下列旅游景点中,属于扬州的是(填正确项字母)( )
A.寒山寺 B.史可法墓
C.大昭寺鉴真纪念堂 D.大雁塔
正确答案
(1)C
(2)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以及瘟疫、战争、恐怖活动、政治动乱和经济危机等。
(3)春季 北 南 京杭
(4)BC
“非典型性肺炎”给我国的旅游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说明了旅游业具有脆弱性特点,易受自然或社会因素的干扰而产生较大的波动。例如,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以及瘟疫、战争、恐怖活动、政治动乱和经济危机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正确答案
(1)全球游客 博彩活动、名胜古迹、公园、海滨浴场等
(2)参加博彩活动、观赏名胜古迹、宗教朝圣、到海滨浴场游泳、购物等。
(3)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稳定市场;扩大就业,有利于社会安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是旅游者、旅游业和旅游资源。从材料内容看,全球游客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博彩活动、名胜古迹、公园、海滨浴场等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
旅游业对澳门的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有:众多国际游客的到来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大量国内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可以回笼货币、稳定市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必然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可以扩大就业,旅游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读某地旅游资源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可以开发利用的人文旅游资源有 。(1分)
(2)为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准备修建公路,图中A、B两条路各有利弊,其主要表现在: 。(4分)
(3)请你根据图中相关信息,对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简要的评价。(5分)
(4)当地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可能会对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5分)
正确答案
(1)傣族风情(1分)
(2)A线路短,建路成本低,但经过农田,会减少耕地;B线路长,会加大成本,但节约耕地。(4分)
(3)优势: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资源种类多样,搭配协调,经济价值高;独特的地质地貌及傣族文化,具有科学考察及文化研究价值。(3分)
不足:交通不便,通达性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小。(2分)
(4)1、交通、食宿、游览等会带来各种生活污染;2、对当地生物资源产生危害;3、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4、各种建筑物导致自然风光视觉效果的破坏;5、对当地传统文化风俗的破坏。(每点1分,共5分。只要能结合图中的相关信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略
【旅游地理】2009年l0月31 日晚,长江隧桥正式通车,去崇明岛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 2010年l至6月崇明岛共接待游客227.5 万人次,同比增长了306%。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崇明岛旅游定位于“生态旅游”。请分析崇明岛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4分)
(2)长江隧桥开通引发了崇明岛旅游热潮,试分析近期崇明岛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合理化建议。(6分)
正确答案
(1)崇明岛是长江的河口沙岛,岛上有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生态农业等有利于发晨生态旅游的景观。(4分)
(2)人流过多,超过了该地旅游接待能力,造成环境污染,破坏湿地生态环境,威胁动物栖息与生存。(3分)合理建议:加强管理,通过对崇明岛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实施参观时间韵分流、限定参观人数等措施。(3分)
(1)本题考查旅游规划。崇明岛是长江的河口沙岛,岛上有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生态农业等有利于发晨生态旅游的景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2)本题考查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
人流过多,超过了该地旅游接待能力,造成环境污染,破坏湿地生态环境,威胁动物栖息与生存。合理建议:加强管理,通过对崇明岛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实施参观时间韵分流、限定参观人数等措施。
张家界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老友记,其武陵源风景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10分)
资料一:见表
资料二:20世纪90年代后期,张家界修建了号称“世界上最高的全暴露户外观光电梯”等人工设施,旅游接待区遍布宾馆酒店,对景区的美学价值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黄牌警告”,当地政府启动拆迁工程,拟恢复核心景区原始风貌并控制游客数量。
(1)游客的旅游花费用于食、宿、行、娱、 、 等方面。(2分)
(2)关于张家界市旅游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3分)
A.旅游收入持续增长
B.游客人均花费逐年增加
C.人均旅游收入与GDP呈正相关
D.旅游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游客总量快速增加
E.游客人均花费比人均旅游收入增长快
(3)分析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2分)
(4)提出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建议。(3分)
正确答案
(1)游 购
(2)A C D
(3)有利影响:①改善产业结构;②增加就业机会;③提高居民收入。
(4)①保护旅游资源(如立法保护);②控制游客数量;③提高管理水平;④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⑤开展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地理信息,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旅游问题能力。
(1)游客旅行开支主要在餐饮、住宿、交通、娱乐、购物、门票等方面。
(2)据表2,游客人均花费有波动增长的特点,游客人均花费比人均旅游收入增长慢,故选A、C、D。
(3)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社会服务业的一个部门,其发展对①改善产业结构,②增加就业机会,③提高居民收入有积极推动作用。
(4)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修将旅游资源的开发、游客的接待等控制在当地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具体措施建议:①保护旅游资源(如立法保护);②控制游客数量;③提高管理水平;④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⑤开展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
正确答案
(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2)促进经济的发展
(3)20世纪50 高度产业化
此题主要考查对图表的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旅游人数逐年增加,年增长率达到6.7%,国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1%,这些体现了现代旅游主体的大众化特点。旅游经济收入的大幅增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等。旅游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一个高度专门化的产业,旅游范围、旅游内容等都大大发展,这时旅游已成为大众的需求。
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大陆游客与港澳台游客对海南省旅游需求的季节差异有何不同?为什么?
2.为什么五指山市的旅游人数1月份较7月份少?
3.从海南岛自然环境和所属文化区的特点评价其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
正确答案
1.大陆游客冬季大于夏季,港澳台游客季节夏季大于冬季(2分) 由于冬季大陆与海南岛温差大,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避寒旅游需求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对海南旅游的需求较小。而港澳台地区纬度低,全年气温差异较小,无冬季避寒需求,旅游者避开旅游旺季,求得更低廉的价格和优质服务(2分)
2.五指山海拔近2000米,气温较海南沿海地区低,夏季避暑优势明显(1分)
3.地处我国南部的热带地区,有独特的热带风光;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地质地貌、水文(海洋)、生物(热带森林)等自然旅游资源,海南省属于华南妈祖文化区,海洋文化特点鲜明,具有独特人文旅游资源。(5分)
略
扬州是座美丽的城市,曾在2006年获得“联合国最佳人居”称号。下左图是“扬州市区旅游景点分布图”,右图是“扬州与周边地区分布简图”。阅读材料和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扬州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目前瘦西湖一蜀冈风景区、何园、个园均是中国4A级风景区;唐城遗址、何园、个园、大明寺等景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材料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自2002年始,扬州每年均在4月18日至5月18日举行“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已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材料三:
2002年与2007年扬州市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次分别为645.46万人次、1559.9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分别为52.02亿元、165.46亿元。
(1)若大量的游客涌入扬州,势必会造成扬州市的交通拥堵,请谈谈如何解决扬州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观赏方法看,游览瘦西湖风光宜__________或__________。
(3)“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的举行对扬州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②拓展城市道路;③建设立交桥;④将过境干道与城市道路分离;⑤控制货车进入市区;⑥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⑦限制私家车发展;⑧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对城市的管理等。(答出三个要点即可)
(2)在湖边平视;乘船游览
(3)有利影响:促进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加强了对外交流与联系,吸引外来投资;促进扬州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不利影响:增加了旅游景点及扬州城市的生态环境压力。
农作物熟制:指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次数。一年内,作物正常生长,只收获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依此类推。图10为我国局部地区农作物熟制分布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A地区农作物一年三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都市明确提出要将成都建设成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实现“林荫气爽、鸟语花香、清水长流、鱼跃草茂”的优美环境。说明成都发展“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庆市涪陵区是闻名遐迩的“榨菜之乡”。而宜昌在19世纪末就成为中国第一个涪陵榨菜销售市场,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场。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场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黑色旅游”指人们到灾难、恐怖事件或悲剧等发生地旅游的一种现象。说明汶川开发“黑色旅游”对地理环境及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地处盆地内部,热量不易散失;北部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冬季气温较高。
(2)地处成都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常绿阔叶林(森林植被茂盛);河流众多。
(3)距离产地较近,水陆交通便利,历史原因。
(4)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拉开大幕。
材料二:
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下图所示)
(1)海南岛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五指山和热带雨林分别属于___________类和________类的自然景观,该类自然景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海南省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请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非凡性;长存性
(2)加快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区间的文
化交流与合作(任答3点)
(3)改善交通(或进一步改善进出岛便捷交通,开辟国内和国际航线);提高接待能力(或加大基础设
施建设,提高地区接待能力和景点间的通行速度);提高知名度(或加大旅游产品的宣传,提高国内
外知名度);提高服务质量(或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营造良好旅游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任
答2点)
杭州市政府2009年3月1日在上海举行"杭州旅游消费券"首发仪式以吸引更多的国内游客来杭州旅游。杭州旅游消费券发往几乎所有国内(含港澳台)旅游市场,重点区域及发放数量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杭州发放旅游消费券的目的是为了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响应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宏观经济政策。请简述杭州发放旅游消费券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杭州发放旅游消费券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这是因为旅游资源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________越短,则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高。发放消费券次多的地区是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地区是旅游的主要消费市场。
(3)某游客打算去杭州游西湖,以____(季节)最好,从观景角度分析欣赏西湖的"平湖秋月"应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
正确答案
(1)回笼货币资金;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2)上海;经济距离;北京(或台湾);经济发达
(3)春季;平视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居全国首位。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4%。2011年该省部分地区在我国“十二五”中被确定为农业基地(如图所示)。
(3)据文字材料,指出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请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出一条证明此矛盾产生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图2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2所示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受到游客好评。请据图简述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甲省河流多为上游河段,水量较小(流速较快);甲省很多河流互不连通,未形成河运网络(甲省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
(2)近年来,乙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比甲省高;甲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出为主,乙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入为主。
(3)矛盾:城镇用地(非农业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依据: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有限;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规模大)。
(4)沿河谷(河流、谷地、交通线)分布。
(5)服务设施沿交通线分布(服务设施距景点较近),为游客游览提供方便;服务设施齐全,能满足游客在游览中的多种需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