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共3229题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内环境和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中都有信息分子的释放和传递,A正确;
B、神经系统控制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而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也有影响,如甲状腺激素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B错误;
C、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C错误;
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其分泌量除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外,还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D错误.
故选:BCD.
如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内环境是由______组成;包括图中的标号______等部分.
(2)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如何从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用图中的标号表示)______.红细胞携带的氧气至少通过______层生物膜才能被利用.
(3)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正确答案
解:(1)人体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包括图中的标号A组织液、B淋巴、D血浆等部分.
(2)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从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可以用图中的标号表示为:C-D-A-E.红细胞携带的氧气至少通过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共6层生物膜才能被利用.
(3)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循环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
(1)血浆、组织液、淋巴 ABD
(2)C-D-A-E 6
(3)消化 循环 循环 呼吸 泌尿
解析
解:(1)人体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包括图中的标号A组织液、B淋巴、D血浆等部分.
(2)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从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可以用图中的标号表示为:C-D-A-E.红细胞携带的氧气至少通过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共6层生物膜才能被利用.
(3)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循环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
(1)血浆、组织液、淋巴 ABD
(2)C-D-A-E 6
(3)消化 循环 循环 呼吸 泌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d与a、f的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d中含有较多的______;a、d、f合称为______,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的含量有关.
(2)c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
(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是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CO2浓度最高为图中的[______]______.
(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______,原因是图中标号[______]内存在着______物质.
正确答案
解析:(1)据图示可知,图中a为淋巴,d为血浆,f是组织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基本相同,只是血浆中含较多的蛋白质,a淋巴、d血浆、f组织液合称为细胞外液,也叫内环境;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c为毛细血管壁细胞,它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
(3)血液中的氧通过红细胞运输,在组织细胞中被利用,所以通过红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细胞内液,即e→d→c→f→g.二氧化碳在组织细胞中产生,所以浓度最高浓度为组织细胞.
(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pH明显下降,因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食用酸性物质后,可与缓冲物质中的碱性物质反应,从而使PH值基本不变.
故答案为:
(1) 蛋白质 内环境 无机盐、蛋白质
(2)血浆和组织液
(3)e→d→c→f→g g 组织液
(4)不会 d 缓冲
解析
解析:(1)据图示可知,图中a为淋巴,d为血浆,f是组织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基本相同,只是血浆中含较多的蛋白质,a淋巴、d血浆、f组织液合称为细胞外液,也叫内环境;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c为毛细血管壁细胞,它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
(3)血液中的氧通过红细胞运输,在组织细胞中被利用,所以通过红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细胞内液,即e→d→c→f→g.二氧化碳在组织细胞中产生,所以浓度最高浓度为组织细胞.
(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pH明显下降,因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食用酸性物质后,可与缓冲物质中的碱性物质反应,从而使PH值基本不变.
故答案为:
(1) 蛋白质 内环境 无机盐、蛋白质
(2)血浆和组织液
(3)e→d→c→f→g g 组织液
(4)不会 d 缓冲
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C、家兔、鱼类和鸟类都是多细胞生物,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ABC错误;
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故选:D.
如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图中D为细胞内液,B为淋巴,其中淋巴细胞的细胞内液可以与淋巴之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错误;
B、图丙中B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B错误;
C、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1)需最多能量:按10%计算;(2)需最少能量:按20%计算.乙图中B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为a,则B占的比例为1-a.B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A的量为y,按照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从A→C→B这条食物链,需要A的量为ax÷20%÷20%,即25ax;按照A→B这条食物链,需要A的量为(1-a)x÷20%,即5(1-a)x,则总共消耗A的量y=25ax+5(1-a)x=20ax+5x,C正确;
D、乙表示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因此不能构成群落,D错误.
故选:C.
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的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b、c、d分别表示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其中a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
B、血浆处O2浓度最高,细胞内液中的O2浓度最低,因此图中a-d中,O2浓度最低的是a,B正确;
C、在正常情况下,构成A毛细血管的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C错误;
D、a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故选:C.
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1)图中虚线内的物质总称为______.
(2)填写图中D、E、F、G系统的名称:D______、E______、F______、G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虚线枢内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表示内环境.
(2)由图可知营养物质需要通过D进入血液循环,所以D是消化系统,尿素、尿酸、水等通过E系统排出体外,所以E是泌尿系统,F是免疫系统,G是呼吸系统.
故答案为:
(1)内环境
(2)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免疫系统 呼吸系统
解析
解:(1)虚线枢内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表示内环境.
(2)由图可知营养物质需要通过D进入血液循环,所以D是消化系统,尿素、尿酸、水等通过E系统排出体外,所以E是泌尿系统,F是免疫系统,G是呼吸系统.
故答案为:
(1)内环境
(2)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免疫系统 呼吸系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如能分泌促胰液素,A正确;
B、小肠上皮细胞可从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还可将代谢废物排出到内环境,故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B正确;
C、由于水的吸收属于自由扩散,靠浓度差维持,故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C正确;
D、由于蛋白质为生物大分子,故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胞吐的方式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D错误.
故选:D.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A正确;
B、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大量的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的渗透压降低,B正确;
C、血浆中盐浓度过高,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丘脑某些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减少排尿量,使渗透压下降,C错误;
D、无氧呼吸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C.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载体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呼吸酶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
D、Na+、02、葡萄糖、血浆蛋白都属于内环境成分,D正确.
故选:D.
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葡萄糖、氨基酸、抗体、激素、H2O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因此都是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
C、载体位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D、过氧化氢酶、递质只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B.
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血浆和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基本相等,饥饿时肝组织细胞处组织液血糖浓度则大于血浆,A错误;
B、血浆中的蛋白质来源于组织细胞的合成,B正确;
C、位于淋巴中的免疫细胞可与淋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
D、细胞内液和组织液之间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故选:A.
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D各代表体液中的哪一类?血浆______,组织液______,细胞内液______.
(2)相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A、B、C、D中的______.
(3)假如①为淀粉,则所形成的②从肠腔进入B中的方式是______.经过B的运输,②可到达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②从肠腔进入组织细胞并被利用至少要穿越______层生物膜,②的最主要的作用是______,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______.
(4)正常人体内的B的pH相对保持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多对缓冲物质,最主要的是______.
(5)在健康人体的血浆中,[HCO3-]约为[H2CO3]的20倍,在人体中如果[HCO3-]与[H2CO3]的比值小于15时,立刻发生酸中毒.此例说明无机盐具有______的功能.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B为血浆,D为组织液,C为细胞内液.
(2)A位于消化道中,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相当于外界环境.
(3)淀粉水解形成葡萄糖,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被吸收.肠腔中的②进入组织细胞并被利用至少要穿越7层生物膜(进出单层小肠上皮细胞膜+进出单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出单层毛细血管壁细胞+单层组织细胞膜);葡萄糖的最主要的作用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葡萄糖氧化分解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正常人体内存在着多对缓冲物质,最主要的是NaHCO3与H2CO3.
(5)在健康人体的血浆中,[HCO3-]约为[H2CO3]的20倍,在人体中如果[HCO3-]与[H2CO3]的比值小于15时,立刻发生酸中毒.此例说明无机盐具有调节细胞pH值的功能.
故答案为:
(1)B D C
(2)A
(3)主动运输 7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4)NaHCO3与H2CO3
(5)调节细胞pH值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B为血浆,D为组织液,C为细胞内液.
(2)A位于消化道中,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相当于外界环境.
(3)淀粉水解形成葡萄糖,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被吸收.肠腔中的②进入组织细胞并被利用至少要穿越7层生物膜(进出单层小肠上皮细胞膜+进出单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出单层毛细血管壁细胞+单层组织细胞膜);葡萄糖的最主要的作用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葡萄糖氧化分解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正常人体内存在着多对缓冲物质,最主要的是NaHCO3与H2CO3.
(5)在健康人体的血浆中,[HCO3-]约为[H2CO3]的20倍,在人体中如果[HCO3-]与[H2CO3]的比值小于15时,立刻发生酸中毒.此例说明无机盐具有调节细胞pH值的功能.
故答案为:
(1)B D C
(2)A
(3)主动运输 7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4)NaHCO3与H2CO3
(5)调节细胞pH值
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中写字母,在______上写名称.)
(1)图中A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血液中的氧进入细胞的途径是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______,但机体能通过体液和______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3)用图中字母与箭头表示内环境中物质交换的方向______.
正确答案
解:(1)A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B组织液;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由血浆进入组织液,然后由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即C→B→A.
(2)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机体能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3)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再渗回组织液,R如图:.
故答案为:
(1)B 组织液 C→B→A
(2)升高 神经
(3)
解析
解:(1)A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B组织液;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由血浆进入组织液,然后由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即C→B→A.
(2)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机体能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3)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再渗回组织液,R如图:.
故答案为:
(1)B 组织液 C→B→A
(2)升高 神经
(3)
图I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据图分析,图I中B液为血浆,而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A错误;
B、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更多水分从血浆流向组织液,故A组织液增多,B错误;
C、图Ⅱ表示甲状腺激素调节的分级调节,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X、Y的名称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正确;
D、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④,②是促进作用,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