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共3229题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结构①是毛细血管壁,该处细胞所处的直接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而结构②是毛细淋巴管壁,该处细胞所处的直接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A错误;
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是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导致组织液(C液)增多,B错误;
C、③的有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可参加体液调节,C正确;
D、丙酮酸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而不是在C液中氧化分解,D错误.
故选:C.
人体中内环境的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稳态的内容,A错误;
B、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定,属于内环境稳态的内容,B错误;
C、细胞质基质属于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C正确;
D、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属于理化性质的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D错误.
故选:C.
胃肠中的液体属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胃肠都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因此,胃肠中的液体属于机体外环境.
故选:A.
如图表示分布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某组织局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图可知,③为动脉端,所含二氧化碳较少,①为静脉端,所含二氧化碳较多,A错误;
B、结构②内溶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低于③处血浆,B正确;
C、代谢废物和营养物质会通过扩散作用进出血管,C正确;
D、若淋巴管阻塞,则⑤处溶液组织液含量将增多,会导致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A.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④为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A正确;
B、②血浆中的蛋白质减少,将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③组织水肿现象,B正确;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组织细胞的线粒体)扩散到②血浆至少需穿过5层膜(2层线粒体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即10层磷脂分子层,C错误;
D、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两者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D正确.
故选:C.
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水泡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组织液可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和血浆双向渗透.因此,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故选:D.
(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末)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激素可以存在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
D、抗体可以存在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C.
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在“[]”中填标号,在横线里填文字)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______]______部分的液体增多.
(2)在发生过敏反应时[______]______通透性会增强.
(3)如果该图为胰岛的局部组织,一名健康的成年人摄取大量的葡萄糖,1h后,比较B端的液体与A端的液体中,含量会明显增加的激素是______;与此激素有拮抗作用,且由胰岛分泌的激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使组织液回流受阻,进而导致⑤组织液增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
(2)过敏反应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这会导致③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
(3)健康的成年人摄取大量的葡萄糖,1h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因此B端液体中胰岛素含量比A端液体明显增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血糖浓度升高,而胰岛素能促进血糖浓度降低,因此两者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故答案为:
(1)[⑤]组织液
(2)[③]毛细血管壁
(3)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解析
解:(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使组织液回流受阻,进而导致⑤组织液增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
(2)过敏反应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这会导致③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
(3)健康的成年人摄取大量的葡萄糖,1h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因此B端液体中胰岛素含量比A端液体明显增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血糖浓度升高,而胰岛素能促进血糖浓度降低,因此两者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故答案为:
(1)[⑤]组织液
(2)[③]毛细血管壁
(3)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 )
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淋巴.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所以a是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和血浆,所以b、c表示血浆和淋巴;静脉点滴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浆,而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组织细胞直接从组织液中获取药物,所以d是组织液.
故选:D.
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Na2CO3与H2CO3反应生成NaHCO3发生在血浆中,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化学反应,A正确;
B、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发生在血浆,属于内环境,B正确;
C、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C错误;
D、食物中的淀粉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相通,其内的液体不是内环境,D错误.
故选:AB.
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化反应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蛋白质的合成位于细胞内的核糖体中,A错误;
B、麦芽糖为植物二糖,其水解发生在消化道中,B错误;
C、碳酸氢盐为缓冲物质,形成于细胞外液,C正确;
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C.
内环境中不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溶菌酶分解病菌可发生于血浆中,位于内环境,A正确;
B、抗体主要位于血浆中,所以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可发生于内环境中,B正确;
C、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可发生于内环境中,C正确;
D、呼吸作用只发生于细胞内,不能发生于内环境中,D错误.
故选:D.
如图为人体体液交换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神经元属于组织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所以神经细胞将神经递质直接分泌到组织液中,因此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A正确;
B、图中①是血浆,血浆的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决定,B正确;
C、根据试题的分析,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C错误;
D、血浆和组织液、淋巴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D正确.
故选:C.
细胞内液是指(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人体全部液体里包含细胞内液和外液,A错误;
B、细胞外液也就是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环境(如血浆是红细胞直接生活环境),细胞内的液体就是细胞内液,B正确;
C、人体循环系统内的液体是除组织液外的细胞外液,C错误;
D、细胞外液的液体也就是内环境,是细胞的生活环境,D错误.
故选:B.
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发生过敏反应时图1中[______]______的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______]______,使它的渗透压______;
②过度疲劳时,B中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______]______渗透压______;
③严重营养不良使血浆蛋白含量下降,[______]______的渗透压______,因而水分向______渗透.
④淋巴循环受阻,以上原因都可能使组织液的量______而出现______现象.
(2)根据图2回答问题,在②中含有许多对酸碱缓冲物质,举出两对:______、______.当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时,就与其中的______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______.
(3)图2中的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填标号)______;CO2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标号______.
正确答案
a
毛细血管壁
B
组织液
升高
B
组织液
升高
A
血浆
降低
组织液
增加
组织水肿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NaHCO3
H2CO3
③和④
③
解析
解:(1)①发生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进而组织液增多.
②过度疲劳时,组织液中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
③营养不良导致体内蛋白质减少,主要影响血浆的渗透压,因为三种细胞外液中,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是最高的,所以营养不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滞留在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④淋巴循环受阻,组织液不能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造成组织液增多形成组织水肿.
(2)在血浆中含有许多对酸碱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可以调节PH值,人体剧烈运动时体内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H2CO3/NaHCO3,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反应,产生H2CO3,最终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毛细淋巴管壁一般为单层细胞,因此该细胞在管内的内环境为淋巴,而在管外的内环境为组织液,故其生活的内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组织液.
故答案为:
(1)①a 毛细血管壁 B 组织液 升高
②B 组织液 升高
③A 血浆 降低 组织液渗透
④D 增加 组织水肿
(2)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NaHCO3 H2CO3
(3)③和④③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