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根据体内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回答:

(1)A______,B液为______,C液为______,D液为______

(2)由______(填英文字母)三者共同构成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______ 液体增多.

正确答案

组织细胞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BCD

内环境

组织液

解析

解:(1)由图可知:A液为组织细胞,B液为组织液,C液为血浆,D液为淋巴.

(2)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构成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使图中组织液增多.

故答案为:

(1)组织细胞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2)BCD      内环境

(3)组织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的局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主要由图中______(填序号)组成.CO2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______(填序号).

(2)若花粉等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会使图中______(填序号)的通透性增大,______(填序号)增多导致水肿.

(3)在正常情况下,抗体主要分布在______(填序号)中.

(4)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______(填序号),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______,此病主要影响人体有氧呼吸第______阶段.

正确答案

解:(1)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即由图中①④⑥组成.由于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直接排进组织液中,所以CO2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⑥组织液.

(2)若花粉等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会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蛋白质等渗出,使组织液增多导致水肿.

(3)在正常情况下,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少量分布在其他细胞外液和外分泌液中.

(4)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红细胞形态由圆饼状变成镰刀型,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造成的;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故此病主要是影响人体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故答案为:

(1)①④⑥⑥

(2)⑤⑥

(3)④

(4)③遗传物质的改变(基因突变)  三

解析

解:(1)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即由图中①④⑥组成.由于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直接排进组织液中,所以CO2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⑥组织液.

(2)若花粉等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会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蛋白质等渗出,使组织液增多导致水肿.

(3)在正常情况下,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少量分布在其他细胞外液和外分泌液中.

(4)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红细胞形态由圆饼状变成镰刀型,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造成的;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故此病主要是影响人体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故答案为:

(1)①④⑥⑥

(2)⑤⑥

(3)④

(4)③遗传物质的改变(基因突变)  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3秋•正定县校级月考)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

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CO2和水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发生在组织液中,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化学反应,A正确;

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B错误;

C、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C错误;

D、食物中的淀粉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相通,其内的液体不是内环境,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福建期末)下列物质都可以在内环境中找到的是(  )

A血红蛋白和CO2

B尿素和维生素

C胰岛素和纤维素

D载体和呼吸酶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血红蛋白存在与红细胞中,不能在内环境中找到,A错误;

B、尿素和维生素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都可以在内环境中找到,B正确;

C、纤维素是植物多糖,不能在内环境中找到,C错误;

D、载体位于细胞膜上,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它们都不能在内环境中找到,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1)图中虚线内液体总称为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B代表______,C代表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_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从体外进入组织液要经过______系统、______系统.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这三者共同构成动物体内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2)由图可知,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从体外进入组织液要经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故答案为:

(1)内环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2)消化 循环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这三者共同构成动物体内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2)由图可知,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从体外进入组织液要经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故答案为:

(1)内环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2)消化 循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中写数字,在“”上写名称.4表示细胞,1、2、3表示三种细胞外液,A、B表示液体流动方向.)

(1)图中4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______],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3与2相比,成分中明显少的物质是______

(2)1-4中,CO2浓度最高的是[______],2与3进行物质交换需经过的结构是______,1的来源是[______].

(3)过度疲劳时,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______]渗透压升高,可能出现______现象.

(4)若此图表示胰腺局部组织,则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胰高血糖素含量会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首先要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再进入组织细胞;与血浆相比,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含量较少.

(2)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产生,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由组织细胞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浆,因此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血浆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需穿过毛细血管壁;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3)过度疲劳时,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量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4)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血糖浓度减低,机体会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使血糖升高.

故答案为:

(1)3 组织液     2→3→4  蛋白质

(2)4   毛细血管壁    3

(3)3   组织水肿(水肿)

(4)增加

解析

解:(1)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首先要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再进入组织细胞;与血浆相比,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含量较少.

(2)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产生,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由组织细胞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浆,因此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血浆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需穿过毛细血管壁;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3)过度疲劳时,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量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4)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血糖浓度减低,机体会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使血糖升高.

故答案为:

(1)3 组织液     2→3→4  蛋白质

(2)4   毛细血管壁    3

(3)3   组织水肿(水肿)

(4)增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理过程,其中有(  )

A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B丙酮酸+水→CO2+氢+能量

C氨基酸的缩合反应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在消化道中进行,不在内环境中进行,A错误;

B、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B错误;

C、氨基酸的缩合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C错误;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血浆属于内环境,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毛细血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层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

A淋巴

B组织液

C血浆

D血浆和组织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淋巴是淋巴细胞生存的主要内环境,故A错误;

B、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存的主要内环境,故B错误;

C、血浆是血细胞生存的主要内环境,故C错误;

D、毛细血管壁是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的,其外侧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内侧的内环境是血浆.所以其生活的内环境应该包括血浆和组织液,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体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  )

A淋巴

B淋巴和组织液

C血浆和组织液

D血浆和淋巴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毛细血管内部为血浆,外面为组织液,故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D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食物中淀粉经过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内环境,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主要由①、②、④组成

B①和②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蛋白质含量不同

C②和④可以相互转化

D①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内环境主要由①血浆、②组织液、④淋巴组成,A正确;

B、①血浆和②组织液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蛋白质含量不同,B正确;

C、②组织液和④淋巴不能相互转化,液体只能由组织液流向淋巴,C错误;

D、①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的含量有关,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就成为组织液

C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D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A正确;

B、淋巴只能来自于组织液,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不能再渗回组织液,B错误;

C、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C正确;

D、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三明校级月考)关于内环境及其理化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

B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人体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抗体、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可以成为内环境的成分,所以CO2、尿素、激素、神经递质等可以是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

B、组织液中的大部分液体可以渗入血浆,少部分可以渗入淋巴,两者相差较大,B正确;

C、细胞质基质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C错误;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不是内环境概念要素的是(  )

A细胞内液

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细胞外液

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细胞内液不是内环境的概念要素,A正确;

B、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B错误;

C、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C错误;

D、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是内环境,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CO2、血红蛋白、H+、乙酰胆碱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递质小泡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神经递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呼吸氧化酶只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都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

D、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