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共3229题
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是血浆和组织液,即图中的①②,A正确;
B、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内分泌进入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内的液体是组织液,即图中②,B正确;
C、与组织液与淋巴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大分子蛋白质,C正确;
D、内环境由①②④组成,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体液,D错误.
故选:D.
(2015秋•黔南州期末)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用标号表示).
(2)图中CO2浓度最高的是______(用标号表示).
(3)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汉字填写)
(4)⑤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提示: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5)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液、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其中__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
(6)______调节网络是维持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正确答案
解:(1)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活的环境,即图中的②③④.
(2)CO2是细胞的代谢产物,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组织细胞中浓度最高.
(3)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4)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血浆中红细胞携带的氧气要穿过红细胞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组织细胞膜、线粒体膜(2层),进入线粒体内被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利用,共穿过了6层膜.
(5)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液、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其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
(6)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维持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故答案为:
(1)②③④
(2)①
(3)血浆和组织液
(4)6
(5)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6)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
解:(1)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活的环境,即图中的②③④.
(2)CO2是细胞的代谢产物,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组织细胞中浓度最高.
(3)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4)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血浆中红细胞携带的氧气要穿过红细胞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组织细胞膜、线粒体膜(2层),进入线粒体内被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利用,共穿过了6层膜.
(5)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液、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其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
(6)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维持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故答案为:
(1)②③④
(2)①
(3)血浆和组织液
(4)6
(5)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6)神经-体液-免疫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胰蛋白酶不存在于细胞外液中,A错误;
B、细胞代谢的场所主要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
C、寒冷时出现寒颤是机体正常调节过程,有利于维持稳态,C错误;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D.
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静脉注射时,针头进入静脉血管中,因此药物直接进入血浆中.
故选:B.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然后作用于靶细胞,A正确;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激素、CO2、尿素、神经递质、血糖、抗体等,B正确;
C、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组织液渗回淋巴的量较少,所以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C正确;
D、内环境稳态的就是使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血浆只是其一部分,所以只要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是错误的,D错误.
故选:D.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内环境主要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组成的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其______保持相对稳定性.
(2)图中生理过程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3)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④为______;⑤为______.
(4)用简明短短语表述⑥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等能保持相对稳定.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表示消化吸收过程;②表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人体的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因此③是指汗腺排汗和泌尿.
(3)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所需的养料和氧气直接从内环境中摄取,而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直接排到内环境中.因此图中④表示养料和氧气,⑤表示二氧化碳和废物.
(4)图中⑥表示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故答案为:
(1)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理化特性
(2)消化吸收 气体交换 汗腺排汗和泌尿
(3)养料和氧气 废物和二氧化碳
(4)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解析
解:(1)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等能保持相对稳定.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表示消化吸收过程;②表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人体的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因此③是指汗腺排汗和泌尿.
(3)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所需的养料和氧气直接从内环境中摄取,而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直接排到内环境中.因此图中④表示养料和氧气,⑤表示二氧化碳和废物.
(4)图中⑥表示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故答案为:
(1)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理化特性
(2)消化吸收 气体交换 汗腺排汗和泌尿
(3)养料和氧气 废物和二氧化碳
(4)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A错误;
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在核糖体,B错误;
C、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C错误;
D、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发生在细胞外液,D正确.
故选:D.
下列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发生在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氨基酸的缩合反应发生在核糖体,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等,属于内环境,C正确;
D、丙酮酸→CO2+二碳化合物+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C.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A正确;
B、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B错误;
C、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C正确;
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组成,D正确.
故选:B.
(2015秋•桃江县校级月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A错误;
B、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B错误;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C正确;
D、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D错误.
故选:C.
下列各种化合物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看,呼吸氧化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抗体、激素分泌后进入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
C、Na+、O2、Ca2+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
D、葡萄糖、氨基酸吸收后进入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故选:BCD.
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有几项正确( )
①淋巴细胞只存在于D中 ②葡糖糖分解只发生在C中
③A的渗透压升高会导致组织水肿 ④胰岛素、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B中.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①错误;
②葡糖糖分解只发生在细胞中,即位于细胞內液中,②正确;
③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会导致组织水肿,③错误;
④胰岛素、神经递质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可以存在于B组织液中,④正确.
故选:B.
(2016•常州一模)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据分析可知,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A错误;
B、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强,机体对水分重吸收增强以维持水分的平衡,B正确;
C、③为组织液,它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
D、③渗回血浆的量多于渗入淋巴的量,D错误.
故选:B.
(2015秋•河南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和内环境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作答:
(1)上图内环境的内容并不完整,除图中①②外,还应有______.
(2)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是______.②的pH维持在7.35~7.45范围,是因为②中有______,这种调节属于______调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通常生活在图中的______ 中,此时,人体需要通过______调节将这些病菌消灭.
(3)小肠吸收葡萄糖进入肠上皮细胞,其吸收方式是______.吸收的葡萄糖进入毛细血管,会引起血糖含量升高.现有一人刚吃过饭,大量葡萄糖通过甲图吸收,假如乙图表示胰岛组织,丙图表示肝组织,那么,血糖的变化会使乙图中的______细胞分泌______增加,该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丙,引起丙组织细胞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该激素之所以能使丙的组织细胞(靶细胞)发生反应,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接受该激素的______,由于该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______,因此,乙组织细胞需不断产生该激素,以维持丙细胞的这种生理状态.
正确答案
解:(1)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血浆的pH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有缓冲溶液,其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通常生活在细胞内,因此对于细胞内的抗原,机体要发挥细胞免疫.
(3)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当血浆中葡萄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合成;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当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细胞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
故答案为:
(1)淋巴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缓冲溶液 体液 组织细胞 细胞免疫
(3)主动运输 胰岛B 胰岛素 合成肝糖元加快 受体 灭活了
解析
解:(1)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血浆的pH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有缓冲溶液,其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通常生活在细胞内,因此对于细胞内的抗原,机体要发挥细胞免疫.
(3)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当血浆中葡萄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合成;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当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细胞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
故答案为:
(1)淋巴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缓冲溶液 体液 组织细胞 细胞免疫
(3)主动运输 胰岛B 胰岛素 合成肝糖元加快 受体 灭活了
如图是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肌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和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故①为血浆,②为淋巴,③为组织液.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