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共3229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
B、手脚磨出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B正确;
C、血浆中水的来源是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正确;
D、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激素可以从组织液中进入血浆,D正确.
故选:A.
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的重要条件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细胞代谢的进行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故选:C.
渗透压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主要特征之一,下列四种溶液渗透压最大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渗透压越高;由于蔗糖、葡萄糖、和尿素均为单个微粒,0.3mol/l的该溶液微粒浓度即为0.3mol/l;而氯化钠解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故0.3mol/l的氯化钠溶液微粒浓度为0.6mol/l.
故选:C.
填写概念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1)填写概念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内容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______是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正确答案
解:(1)A是体液调节,B为免疫调节,C为渗透压,D为酸碱度,E为温度.
(2)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循环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循环、泌尿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
(1)体液调节 免疫调节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2)内环境 消化 循环 循环 泌尿
解析
解:(1)A是体液调节,B为免疫调节,C为渗透压,D为酸碱度,E为温度.
(2)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循环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循环、泌尿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
(1)体液调节 免疫调节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2)内环境 消化 循环 循环 泌尿
下列关于稳态的实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有H2CO3和NaHCO3,可调节血浆PH,维持血浆PH稳态,A正确;
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稳定,B正确;
C、细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使内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得内环境的PH值发生变化,使内环境稳态发生变化,而不是维持稳态,C错误;
D、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分解并且不断地释放入血液,维持内环境血糖稳定,D正确.
故选:C.
关于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发生在心房的收缩期与心室的舒张期
②血压的调节包含神经和激素两种调节方式
③副交感神经兴奋会升高血压
④血管的管腔大小和血浆渗透压都影响血压.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发生在心室的收缩期与心室的舒张期,错误;
②血压的调节包含神经和激素两种调节方式,正确;
③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所以副交感神经兴奋会降低血压,错误;
④血管的管腔大小和血浆渗透压是影响血压的两个因素,正确.
所以正确的有②④.
故选:B.
下列有关动物内环境及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线粒体是细胞内的细胞器,所以内环境稳态不包括线粒体基质pH的相对稳定,A错误;
B、钠离子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决定性作用;钾离子对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起决定性作用,B错误;
C、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内的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C错误;
D、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和免疫等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确.
故选:D.
如图所示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内环境中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
(2)正常人血浆的pH为______,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______的含量有关,其中无机盐中占有明显优势的是______和______.
(3)目前普遍认为,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正确答案
解:(1)内环境中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无机盐中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
(3)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2)7.35~7.45 蛋白质 Na+ Cl-
(3)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
解:(1)内环境中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无机盐中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
(3)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2)7.35~7.45 蛋白质 Na+ Cl-
(3)神经-体液-免疫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内环境就是人体细胞外液,A错误;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
C、人体维持稳态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C正确;
D、内环境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D错误.
故选:C.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A错误;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和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B正确;
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C正确;
D、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D正确.
故选:A.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A错误;
B、由于机体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而使pH稳定在7.35-7.45,B正确;
C、认识恒温动物,人的体温不会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C错误;
D、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内液,D错误.
故选:B.
下列实例中属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考察细胞代谢,场所是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考察细胞代谢,场所是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绝对稳定是错误的,内环境稳态是相对稳定的,C错误;
D、二氧化碳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稳态要维持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D.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不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加快,A错误;
B、儿童患佝偻病是由于缺钙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缺钙,B错误;
C、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细胞代谢会出现紊乱,C正确;
D、稳态遭到破坏不一定会引起渗稳态透压下降,D错误.
故选:C.
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①④⑥合称为______,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
(2)血液红细胞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共穿过______层生物膜结构,CO2浓度最高为图中的[______]______.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______]______,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淋巴、④血浆和⑥组织液合称为细胞外液(或内环境);③为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细胞生存的具体内环境是⑥组织液和④血浆.
(2)血液红细胞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共穿过6层生物膜结构(单层红细胞+穿过单层毛细血管壁要经过2层膜+单层组织细胞膜+双层线粒体膜);CO2是由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因此CO2浓度最高为图中的[⑦]组织细胞.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回流受阻,即[⑥]组织液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水肿.
故答案为:
(1)细胞外液(或内环境) 组织液和血浆(或④和⑥)
(2)6 ⑦、组织细胞
(3)⑥、组织液 水肿
解析
解:(1)①淋巴、④血浆和⑥组织液合称为细胞外液(或内环境);③为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细胞生存的具体内环境是⑥组织液和④血浆.
(2)血液红细胞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共穿过6层生物膜结构(单层红细胞+穿过单层毛细血管壁要经过2层膜+单层组织细胞膜+双层线粒体膜);CO2是由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因此CO2浓度最高为图中的[⑦]组织细胞.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回流受阻,即[⑥]组织液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水肿.
故答案为:
(1)细胞外液(或内环境) 组织液和血浆(或④和⑥)
(2)6 ⑦、组织细胞
(3)⑥、组织液 水肿
当人体血浆蛋白低于0.6%时,就出现浮肿现象.下列代谢障碍不会引起浮肿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慢性肾炎患者出现蛋白尿会导致细胞失水,组织液增多,出现浮肿,A正确;
B、发生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导致组织液增多,会出现浮肿,B正确;
C、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出现糖尿病,不会形成浮肿,C错误;
D、某些寄生虫堵塞淋巴管使淋巴回流受阻,导致组织液增多,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