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B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小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

C组织细胞代谢减弱,代谢产物减少时,引起组织液浓度下降

D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A正确;

B、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小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B正确;

C、组织细胞代谢减弱,代谢产物减少时,引起组织液浓度下降,这样会使组织液回流进血浆和淋巴增多,不会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

D、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下表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做血液生化检查时必须空腹

B此人尿素氮含量在正常范围内,所以肾功能正常

C此人会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

D此人可能患有脂肪肝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做血液生化检查时必须空腹,A正确;

B、据题意,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说明此人肾功能可能有障碍,B错误;

C、此人血清葡萄糖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高于160 mg/dL,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患糖尿病,C正确;

D、此人血脂偏高,有可能患脂肪肝,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秋•长春校级月考)下列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的物质是(  )

AHCO

BSO42-

CK+

DATP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血浆PH值的调节与缓冲物质有关,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问题:

(1)水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是以______方式进行的.过程b不包括对大部分______的吸收.

(2)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图中______只写字母).其中A中的水以______方式进入消化道.

(3)A中的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______,A和B的交换是通过______结构进行的.

(4)过程e与f的渗透方向的不同处在于:前者______,后者______

(5)过程e和d依次表示______作用.

(6)E和A相比,E中不含的成分是______

正确答案

自由扩散

大分子脂肪酸

A、B、D

消化液

皮肤分泌等

毛细血管

双向的

单向的

渗透、重吸收

蛋白质

解析

解:(1)水由消化道进入A(血浆),靠渗透(自由扩散)方式吸收.b过程指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b过程不包括对大部分脂肪成分的吸收,因为脂类物质一般被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或肠壁细胞的胞饮作用进入细胞).

(2)人类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根据它们三者之间物质交换的关系,再根据图示箭头等信息综合分析可以判断出,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细胞内液,D是淋巴.A中的水分以消化液的形式进入消化道.

(3)血浆中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通过呼吸系统排除体外,大部分代谢废物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也有少部分(如尿素、无机盐)可以通过皮肤排出体外.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交换是通过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壁进行的.

(4)过程e与f的渗透方向的不同处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物质运输是可逆的,而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淋巴只能是单向的.

(5)过程e表示渗透作用,而过程d表示原尿的重吸收作用.

(6)A为血浆,E为原尿,它们最大的区别是E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故答案为:

(1)自由扩散    大分子脂肪酸

(2)A、B、D    消化液

(3)皮肤分泌等  毛细血管

(4)双向的      单向的

(5)渗透、重吸收

(6)蛋白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廊坊期末)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其含有缓冲物质有关

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

C在寒冷的环境中,青蛙的耗氧量减少

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其含有缓冲物质有关,A正确;

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B错误;

C、在寒冷的环境中,青蛙的体温下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减弱,耗氧量减少,C正确;

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如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对曲线BC段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B乳酸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C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Na2CO3

D乳酸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BC段乳酸浓度降低的原因是乳酸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

B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

C①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

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血浆①渗透压降低,组织液②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

B、钾离子通过消化系统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浆进入组织液,最后进入组织细胞,B正确;

C、血浆中无机盐离子浓度过高,则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C正确;

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毛细淋巴管阻塞

C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

B、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

C、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C正确;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在短期内会使组织液减少,不引起组织水肿,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医学上,常把血液中某些转氨酶的数值高低作为诊断肝脏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对这一事实,正确的叙述是(  )

A转氨酶对肝脏是有害的

B肝脏发生病变时,转氨酶才会大量释放到血液中

C肝脏是合成酶的惟一场所

D在转氨酶的作用下肝细胞会生成尿素而受到毒害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转氨酶是肝脏细胞合成的,能催化氨基转换作用的一种酶,对肝脏是有益的,A错误;

B、转氨酶是蛋白质,为大分子物质,正常情况下,存在于细胞内;只有肝脏发生病变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大或细胞破裂时,才会大量释放到血液中,B正确;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所以的活细胞都能合成酶,C错误;

D、在转氨酶的作用下肝细胞内会生成新的非必需氨基酸而不是尿素,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

B人体内环境的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

D人体体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始终可以维持在37℃左右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A正确;

B、人体内环境的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B正确;

C、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正确;

D、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稳态的相对平衡的,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防止发胖,一些人已禁食油脂,少食淀粉类食物,而增大蛋白质食量,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可能是(  )

A淀粉虽少,但大部分可转变成糖类和脂肪

B蛋白质可通过脱氨基作用,不含氮部分形成脂肪

C蛋白质通过氨基转换作用,最终形成脂肪

D淀粉和蛋白质协同作用促进脂肪的合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题干中为少食淀粉类食物,A错误;

B、过多的蛋白质可通过脱氨基作用,不含氮部分形成脂肪,B正确;

C、蛋白质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脂肪,C错误;

D、淀粉和蛋白质没有协同作用促进脂肪的合成,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较长时间卧病在床的病人,如果由蹲位突然起立时,可出现头昏、眼前发黑等现象,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头部缺血

B心输出量减少

C动脉血压骤升

D回心血量不足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蹲位突然起立时,由于头部缺血造成头昏、眼前发黑等现象,A正确;

B、由蹲位突然起立时,血液大量滞留在下肢,心输出量减少,B正确;

C、由蹲位突然起立时,动脉血压短时间降低,C错误;

D、由蹲位突然起立时,血液大量滞留在下肢,回心血量不足,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成分.为验证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pH试纸、滴管等.

模拟人体血浆内导致pH变化的主要物质是______

(2)实验步骤:

①设计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

②先向A组的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______,再依次滴入等量乳酸,测量pH并记录入表.

③向B组的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再依次滴入等量______,测量pH并记录入表.

(3)结果预测:

A组: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降低,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B组:______

(4)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实验的目的,在正常的人体内引发血浆渗透压变化的物质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两种,因此本实验中以Na2CO3、乳酸两种物质进行模拟;此外检测pH值时需要用到pH试纸,滴加试剂时需要用到滴管.

(2)②本实验中要使用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用家兔的血浆与缓冲液进行对照,以证明血浆维持pH的恒定是类似于缓冲溶液的.

③滴加等量的上述物质之后,开始滴加对pH值有影响的物质,比如Na2CO3或者乳酸.一定时间后测量pH值并记录.

(3)结果是蒸馏水的对照组pH值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而缓冲液组和血浆组中的pH值的变化不大.

(4)从实验现象可以看出蒸馏水对血浆pH值的恒定没有维持作用;而人工培植的缓冲液与家兔血浆都有缓冲作用,故而推测血浆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故答案为:

(1)Na2CO3、乳酸

(2)②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 ③Na2CO3溶液

(3)B组: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升高,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解析

解:(1)根据实验的目的,在正常的人体内引发血浆渗透压变化的物质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两种,因此本实验中以Na2CO3、乳酸两种物质进行模拟;此外检测pH值时需要用到pH试纸,滴加试剂时需要用到滴管.

(2)②本实验中要使用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用家兔的血浆与缓冲液进行对照,以证明血浆维持pH的恒定是类似于缓冲溶液的.

③滴加等量的上述物质之后,开始滴加对pH值有影响的物质,比如Na2CO3或者乳酸.一定时间后测量pH值并记录.

(3)结果是蒸馏水的对照组pH值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而缓冲液组和血浆组中的pH值的变化不大.

(4)从实验现象可以看出蒸馏水对血浆pH值的恒定没有维持作用;而人工培植的缓冲液与家兔血浆都有缓冲作用,故而推测血浆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故答案为:

(1)Na2CO3、乳酸

(2)②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 ③Na2CO3溶液

(3)B组: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升高,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关于维持人体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生理指标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在37℃时,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约为280-310mOsm/L,PH值7.35-7.45.

②正常情况下,人在空腹时血糖浓度范围是3.89-6.11mmol/L,餐后血糖浓度超过7.8mmol/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③健康成年人在安静状态时舒张压高于140mmHg,收缩压持续超过90mmHg时可以认为高血压病.

④划分肥胖的国际标准是体重指数BMI,即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kg/m2).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在37℃时,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约为280-310mOsm/L,PH值7.35-7.45,正确;

②正常情况下,人在空腹时血糖浓度范围是3.89-6.11mmol/L,若餐后2小时的全血血糖≥7.8毫摩尔/升,血浆血糖≥8.9毫摩尔/升时,可诊断为糖尿病,错误;

③健康成年人在安静状态时舒张压高于90mmHg,收缩压持续超过140mmHg时,可以认为高血压病,错误;

④划分肥胖的国际标准是体重指数BMI,即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kg/m2),正常值为18.5~24.9,正确.

所以正确的是①④.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渗透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血浆渗透压越大,抗利尿激素分泌越多,尿量越多

D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渗透压指细胞外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A正确;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正确;

C、血浆渗透压越大,抗利尿激素分泌越多,尿量越少,C错误;

D、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D正确.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