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金属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大量用于电气工业.

(1)写出铜的基态原子价电子电子排布式______

(2)铜的某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然后加入适量乙醇,溶液中析出深蓝色的[Cu(NH34]Cl2.晶体.氨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上述深蓝色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除普通共价键外,还有____________

(4)NH3的沸点比PH3大,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Cu是29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铜的基态原子价电子电子排布式3d104s1,故答案为:3d104s1

(2)由晶胞结构可知,Cu原子处于晶胞内部,晶胞中含有4个Cu原子,Cl原子属于顶点与面心上,晶胞中含有Cl原子数目为8×+6×=4,故化学式为CuCl,

故答案为:CuCl;

(3)NH3分子中N原子成3个N-H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采取sp3杂化;

Cu2+提供空轨道,N原子提供孤对电子,Cu2+与NH3分子之间形成配位键,NH3分子中N、H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內界离子[Cu(NH34]2+与外界离子SO42-以离子键结合,

故答案为:sp3;配位键;离子键;

(4)氮原子电负性较大,导致氨气分子之间有氢键作用,而PH3中不存在氢键,所以NH3的沸点比PH3大,

故答案为:NH3分子之间有氢键作用,故沸点明显高于PH3

解析

解:(1)Cu是29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铜的基态原子价电子电子排布式3d104s1,故答案为:3d104s1

(2)由晶胞结构可知,Cu原子处于晶胞内部,晶胞中含有4个Cu原子,Cl原子属于顶点与面心上,晶胞中含有Cl原子数目为8×+6×=4,故化学式为CuCl,

故答案为:CuCl;

(3)NH3分子中N原子成3个N-H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采取sp3杂化;

Cu2+提供空轨道,N原子提供孤对电子,Cu2+与NH3分子之间形成配位键,NH3分子中N、H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內界离子[Cu(NH34]2+与外界离子SO42-以离子键结合,

故答案为:sp3;配位键;离子键;

(4)氮原子电负性较大,导致氨气分子之间有氢键作用,而PH3中不存在氢键,所以NH3的沸点比PH3大,

故答案为:NH3分子之间有氢键作用,故沸点明显高于PH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P、Q原子中,彼此的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AP原子:最外电子层1s2;Q原子:最外电子层2s2

BP原子:M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Q原子:N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

CP原子:2p能级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Q原子:3p能级上也有1个未成对电子

DP原子:最外电子层L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Q原子:最外电子层M层上也只有一个空轨道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1s2为He,性质稳定,最外层为2s2的元素为Be,性质较活泼,二者性质一定不相似,故A错误;

B.M层上有两个电子为Mg,N层上有两个电子的元素为Ca或其它第四周期是过渡金属元素,如Fe等,二者性质不一定相似,故B错误;

C.2p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2s22p1或2s22p5,可能为B或F;3p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外围电子排布式可能为3s23p1或3s23p5,二者不一定为同主族元素,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故C错误;

D.最外电子层L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外围电子排布式为2s22p2,最外电子层M层上也只有一个空轨道,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2,二者同主族,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面是某些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各组指定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

A2s22p2和2s22p4

B3s1和3s23p4

C3s23p4和2s22p4

D3s2和2s22p5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2的元素为C,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4元素为O,二者可形成CO2,故A不选;

B.价层电子排布为3s1的元素为Na,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4的元素为S,二者可形成Na2S,与题目不符,故B选;

C.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4的元素为S,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4的元素为O,二者可形成SO2,故C不选;

D.价层电子排布为3s2的元素为Mg,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元素为F,二者可形成MgF2,故D不选,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原子轨道符号不正确的是(  )

A1s

B3d

C2f

D2p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第一层(K层)上只有1S亚层,存在1s,故A正确;

B.第三能层含有3s、3p、3d三个能级,所以存在3d能级,故B正确;

C.第二能层含有2s、2p两个能级,所以不存在2f能级,故C错误;

D.第二能层含有2s、2p两个能级,所以存在2p能级,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中,符合洪特规则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该电子排布图违反洪特规则,故A错误;

B.该电子排布图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故B错误;

C.该电子排布图符合洪特规则,故C正确;

D.该电子排布图违反能量最低原理,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Fe2+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羟胺(NH2OH)中采用sp3杂化的原子有______,羟胺熔沸点较高,是因为分子间存在较强的______

(3)Fe2+与邻啡罗啉形成的配合物(形成过程如图1)中,配位数为______

(4)铁能与氮形成一种磁性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2,则该磁性材料的化学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Ar]3d6

N、O

氢键

6

Fe4N

解析

解:(1)铁是26号元素,铁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成亚铁离子,Fe2+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故答案为:[Ar]3d6

(2)羟胺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为4的原子有N、O原子,所以采用sp3杂化的原子有N、O原子,羟胺存在氢键,导致羟胺的熔沸点较高,故答案为:N、O,氢键;

(3)配位数就是在配位个体中与一个形成体成键的配位原子的总数,所以Fe2+与邻啡罗啉形成的配合物(形成过程如图1)中,配位数为6,故答案为:6;

(4)铁原子个数=8×,氮原子个数是1,所以其化学式为Fe4N,故答案为:Fe4N.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氯化铍是用于制有机铍化合物和金属铍的重要原料.

(1)Be原子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其元素的第一电离能______B元素(填“>”或“<”或“=”),原因是______

(2)已知BeCl2加热易升华,液态BeCl2不导电,则BeCl2晶体类型为______; BeCl2中Be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

(3)Kraus用阴离子树脂交换法提取一种组成元素为氯和铍的阴离子,该阴离子内铍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该阴离子内存在的微粒间的作用力是______,阴离子的结构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B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Be原子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2s2.Be的2s轨道为全充满,稳定状态,体系能量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故答案为:2s2;>;Be的2s轨道全充满,体系能量低.

(2)BeCl2加热易升华,液态BeCl2不导电,则BeCl2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BeCl2中Be原子成2个Be-Cl,Be原子的杂化轨道数为2,故Be原子采取 sp 杂化方式.

故答案为:分子晶体; sp.

(3)阴离子内铍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离子为BeCl42-,Be原子与氯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与配位键达8电子稳定结构,结构式为.

故答案为:共价键、配位键;

解析

解:(1)B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Be原子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2s2.Be的2s轨道为全充满,稳定状态,体系能量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故答案为:2s2;>;Be的2s轨道全充满,体系能量低.

(2)BeCl2加热易升华,液态BeCl2不导电,则BeCl2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BeCl2中Be原子成2个Be-Cl,Be原子的杂化轨道数为2,故Be原子采取 sp 杂化方式.

故答案为:分子晶体; sp.

(3)阴离子内铍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离子为BeCl42-,Be原子与氯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与配位键达8电子稳定结构,结构式为.

故答案为:共价键、配位键;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原子或离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  )

ANi:[Ar]3d8

BCu:[Ar]3d94s2

CS2-:[Ne]2s23p6

DSi:[Ne]3s23p2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Ni含有28个核外电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3d84s2,故A错误;

B、3d能级处于全满时具有较低能量,因此Cu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故B错误;

C、S2-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8,排满2s再排2p,电子排布式为-:[Ne]2s22p6,故C错误;

D、Si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核外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2,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CCl4、PCl5、CS2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个电子稳定结构

B三氯化铁常温下为固体,熔点282℃,沸点315℃,在300℃以上易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因此三氯化铁晶体是分子晶体

CNa3N与NaH均为离子化合物,都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且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SO2、H2O都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PCl5中P元素化合价为+5价,P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5,5+5=10,则P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故A错误;

B、三氯化铁常温下为固体,熔点282℃,沸点315℃,熔沸点低为分子晶体,故B正确;

C、氮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氨气,氢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反应后的溶液都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故C正确;

D、SO2中含S=O极性键,为V型分子,属于极性分子,H2O中含H-O极性键,为V型分子,属于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选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外围电子排布为4d105s1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应位于(  )

A第4周期ⅠB族

B第5周期ⅠB族

C第5周期ⅡB族

D第5周期ⅢB族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根据外围电子排布4d105s1可知,该元素最外层为5s,则位于周期表中第5周期,

该元素外围电子总数为11,则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从左向右第11列,其中ⅤⅢB为8、9、10纵行,则该元素位于周期表ⅠB族,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氮元素是地球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氮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成对电子数与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______

(2)氨分子中氮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______,而在氨水中,分子间的作用力有______

(3)甘氨酸(结构简式如图)是最简单的一种氨基酸,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5,而戊烷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与甘氨酸相差不大,但甘氨酸易溶解于水,戊烷却难溶解于水,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

(4)氮的氢化物除氨气外,还有联氨,其结构简式为NH2-NH2.在联氨分子中,N原子采用______杂化,联氨中的六个原子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5)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动物摄入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后,三聚氰酸与三聚氰胺分子相互之间通过______结合,在肾脏内易形成结石.

正确答案

解:(1)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s能级有1个轨道,1s、2s电子为成对电子,2p能级有3个轨道,3个电子各占据1个轨道,是未成对电子,故未成对电子数与成对电子数之比为3:4,故答案为:4:3;

(2)氨分子中氮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分子与分子间是氢键和范德华力,故答案为: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

(3)甘氨酸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甘氨酸易溶解于水;而戊烷与水分子不能形成氢键,所以戊烷却难溶解于水,故答案为:甘氨酸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而戊烷与水分子不能形成氢键;

(4)N2H4分子中氮原子的加成电子对=3+1=4,含有一个孤电子对,N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所以六个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答案为:sp3;不在; 

(5)三聚氰酸与三聚氰胺分子相互之间通过氢键结合,故答案为:氢键.

解析

解:(1)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s能级有1个轨道,1s、2s电子为成对电子,2p能级有3个轨道,3个电子各占据1个轨道,是未成对电子,故未成对电子数与成对电子数之比为3:4,故答案为:4:3;

(2)氨分子中氮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分子与分子间是氢键和范德华力,故答案为: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

(3)甘氨酸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甘氨酸易溶解于水;而戊烷与水分子不能形成氢键,所以戊烷却难溶解于水,故答案为:甘氨酸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而戊烷与水分子不能形成氢键;

(4)N2H4分子中氮原子的加成电子对=3+1=4,含有一个孤电子对,N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所以六个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答案为:sp3;不在; 

(5)三聚氰酸与三聚氰胺分子相互之间通过氢键结合,故答案为:氢键.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X、Y、Z三种元素.其中X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2,Y原子的L电子层中有三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Z的+1价离子是一个质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ZXY分子中的三个原子除Z原子外均为8电子构型,写出该分子的结构式______,根据电子云重叠方式的不同,分子里共价键的类型有______

(2)常温下,YZ3呈气态,但易被液化,且极易溶于水,其原因是______

(3)液态的YZ3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其性质与H2O相似,可以与活泼金属反应,写出Na与液态YZ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H-C≡N

σ键、π键

NH3和H2O都是极性分子,且二者能形成氢键,NH3又能与H2O发生化学反应,使得NH3极易溶于水

2Na+2NH3═2NaNH2+H2

解析

解:“X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2”可推知X是C;“Y原子的L电子层中有三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可推知Y是N;Z的+1价离子是一个质子,则Z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所以为H元素,

(1)分子ZXY为HCN,HCN分子中的三个原子除Z原子外均为8电子构型,说明C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N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所以其结构式为H-C≡N,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三键中含有一个σ键2个π键;

,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有σ键和π键,

故答案为:H-C≡N;σ键、π键;

(2)分子YZ3为NH3,氨气分子间易形成氢键,氢键的存在导致其沸点较高、易液化;

NH3和H2O都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氨气易溶于水,且二者能形成氢键,NH3又能与H2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所以使得NH3极易溶于水,

故答案为:NH3和H2O都是极性分子,且二者能形成氢键,NH3又能与H2O发生化学反应,使得NH3极易溶于水;

(3)分子YZ3为NH3,氨气的性质和水的性质相似,由2Na+2H2O═2NaOH+H2↑可类推出:2Na+2NH3═2NaNH2+H2↑,故答案为:2Na+2NH3═2NaNH2+H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下列有关元素锗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锗的第一电离能高于碳而电负性低于碳

B.四氯化锗与四氯化碳分子都是四面体构型

C.二氧化锗与二氧化碳都是非极性的气体化合物

D.锗和碳都存在具有原子晶体结构的单质

(2)铜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广泛地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国防等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①铜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②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对金属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361pm.又知铜的密度为9.00g•cm-3,则镉晶胞的体积是______cm3、晶胞的质量是______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_____

(列式计算,己知Ar(Cu)=63.6);

(3)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都可用于催化乙炔聚合,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如图),a位置上C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3,另一种的化学式为______

(4)金属铜单独与氨水或单独与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其原因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应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A、碳和锗同主族,碳在第二周期,而锗在第四周期,锗是金属元素,故其第一电离能低于碳,故A错误;

B、四氯化锗和四氯化碳都是分子晶体且构型相同,故B正确;

C、金属的氧化物不是气体,故C错误;

D、锗和碳都易于形成四个键,能形成原子晶体结构的单质,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2)①铜是29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②1pm=10-10cm,故一个晶胞的体积为(361×10-10cm)3=4.7×10-23cm3;晶胞的质量=体积×密度,故一个晶胞的质量为4.7×10-23cm3×9.00g•cm-3=4.23×10-22g;铜的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一个晶胞中Cu原子数目为8×+6×=4,故铜的摩尔质量=×晶胞质量×NA,所以63.6g•mol-1=×4.23×10-22g×NA,得NA=6.01×1023mol-1

故答案为:4.7×10-23;4.23×10-22;6.01×1023mol-1

(3)a位置上Cl原子成2个单键,含有2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杂化轨道类型为:sp3

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3,其中铜元素为+2价,故另一种化合物中铜为+1价,CuCl3原子团的化合价为-2,其化学式为:K2CuCl3,故答案为:sp3;K2CuCl3

(4)题中给出了两物质和铜单独不反应,而同时混合能反应,说明两者能互相促进,是两种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氨与Cu2+形成配离子,两者相互促进使反应进行,方程式可表示为:Cu+H2O2 +4NH3.H2O=[Cu(NH34]2++2OH-+4H2O,

故答案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氨与Cu2+形成配离子,两者相互促进使反应进行;Cu+H2O2 +4NH3.H2O=[Cu(NH34]2++2OH-+4H2O.

解析

解:(1)A、碳和锗同主族,碳在第二周期,而锗在第四周期,锗是金属元素,故其第一电离能低于碳,故A错误;

B、四氯化锗和四氯化碳都是分子晶体且构型相同,故B正确;

C、金属的氧化物不是气体,故C错误;

D、锗和碳都易于形成四个键,能形成原子晶体结构的单质,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2)①铜是29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②1pm=10-10cm,故一个晶胞的体积为(361×10-10cm)3=4.7×10-23cm3;晶胞的质量=体积×密度,故一个晶胞的质量为4.7×10-23cm3×9.00g•cm-3=4.23×10-22g;铜的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一个晶胞中Cu原子数目为8×+6×=4,故铜的摩尔质量=×晶胞质量×NA,所以63.6g•mol-1=×4.23×10-22g×NA,得NA=6.01×1023mol-1

故答案为:4.7×10-23;4.23×10-22;6.01×1023mol-1

(3)a位置上Cl原子成2个单键,含有2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杂化轨道类型为:sp3

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3,其中铜元素为+2价,故另一种化合物中铜为+1价,CuCl3原子团的化合价为-2,其化学式为:K2CuCl3,故答案为:sp3;K2CuCl3

(4)题中给出了两物质和铜单独不反应,而同时混合能反应,说明两者能互相促进,是两种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氨与Cu2+形成配离子,两者相互促进使反应进行,方程式可表示为:Cu+H2O2 +4NH3.H2O=[Cu(NH34]2++2OH-+4H2O,

故答案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氨与Cu2+形成配离子,两者相互促进使反应进行;Cu+H2O2 +4NH3.H2O=[Cu(NH34]2++2OH-+4H2O.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

C2p轨道上只有2个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2个电子的Y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原子为He原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原子为Be原子,He元素位于O族,Be元素位于第IIA族,二者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

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为Mg元素,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可能为Ca、Sc、Ti、V、Fe、Co、Ni、Zn等元素,但价电子数不同,性质不相同,故B错误;

C.2p轨道上有二个电子的X为C元素,3p轨道上有二个电子的Y为Si元素,二者位于周期表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性质相似,故C正确;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可能为H与碱金属元素,性质有相似地方,都具有还原性,但与ⅠB族元素性质不同,虽然最外层也有1个电子,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分子中所有的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构型的是(  )

ABF3

BSiH4

CSF6

DPCl3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BF3中,B最外层电子数,则3+3≠8,不满足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故A错误;

B.SiH4含有H元素,h达到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该分子中所有原子不能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B错误;

C.SF6中S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化合价为+6,6+6=10,所以该分子中一定不是所有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

D.PCl3中,P的价电子数为5,化合价为+3价,C的最外层数为5+3=8,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l的价电子数为7,化合价为-1价,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1|=8,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正确;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分子结构与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原子结构与性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