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聚合铁(简称PFS)化学式为:[Fe2(OH)n(SO4]m,n<5,m<10.现代污水处理工艺中常利用PFS在水体中形成絮状物,以吸附重金属离子. 

(1)①PFS中铁显______价,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 

②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______N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填“大于”或“小于”),原因______;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H2O与H+以配位键结合成H3O+的立体结构为______

(2)水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以形成11种不同结构的晶体,密度从比水轻的0.92g/cm3扩到约为水的一倍半.冰是人们迄今已知的由一种简单分子堆积出结构花样最多的化合物.其中冰一Ⅶ的晶体结构为一个如右上图所示的立方晶胞,每个水分子可与周围______ 个水分子以氢键结合,晶体中,1mol水可形成______mol氢键.

(3)已知下列元素的电负性数据:H:2.1,O:3.5,F:4.0.OF2与水的立体结构相似,但水分子的极性比OF2强得多,其原因有:①OF2中氧原子上有两对孤对电子,抵消了F一O键中共用电子对偏向F而产生的极性;②从电负性上看,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絮状物在空气之中能稳定存在说明为铁离子,因为亚铁离子在空气中不稳定,故铁的化合价为+3价,铁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故答案为:+3;1s22s22p63s23p63d64s2;    

②因为O原子和N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分别为:2s22p4,2s22p3,N 原子的p轨道半充满,相对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大,O失去一个电子后p轨道半充满,比较稳定,易失去1个电子,电离能较小;水分子中氧原子有1个s轨道,3个p轨道参与杂化,故杂化轨道类型sp3;H3O+中有三个O-H键连在氧上,同时氧上方还有一对孤对电子,故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形.

故答案为:小于;因为O原子和N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分别为:2s22p4,2s22p3,N原子的p轨道半充满,相对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大,O失去一个电子后p轨道半充满,比较稳定,易失去1个电子,第一电力能小;sp3;三角锥形;

(2)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个中心的水分子与上方面的2个对角的水分子形成氢键,与下方面的另外角的两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共四个;以中间的水分子为例,1mol水形成了2mol氢键,故答案为:4;2;

(3)水分子的极性比OF2强得多,是因为氧与氟的电负性差比较小,而氧与氢的电负性差比较大,

故答案为:氧与氢的电负性差大于氧与氟的电负性差.

解析

解:(1)①絮状物在空气之中能稳定存在说明为铁离子,因为亚铁离子在空气中不稳定,故铁的化合价为+3价,铁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故答案为:+3;1s22s22p63s23p63d64s2;    

②因为O原子和N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分别为:2s22p4,2s22p3,N 原子的p轨道半充满,相对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大,O失去一个电子后p轨道半充满,比较稳定,易失去1个电子,电离能较小;水分子中氧原子有1个s轨道,3个p轨道参与杂化,故杂化轨道类型sp3;H3O+中有三个O-H键连在氧上,同时氧上方还有一对孤对电子,故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形.

故答案为:小于;因为O原子和N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分别为:2s22p4,2s22p3,N原子的p轨道半充满,相对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大,O失去一个电子后p轨道半充满,比较稳定,易失去1个电子,第一电力能小;sp3;三角锥形;

(2)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个中心的水分子与上方面的2个对角的水分子形成氢键,与下方面的另外角的两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共四个;以中间的水分子为例,1mol水形成了2mol氢键,故答案为:4;2;

(3)水分子的极性比OF2强得多,是因为氧与氟的电负性差比较小,而氧与氢的电负性差比较大,

故答案为:氧与氢的电负性差大于氧与氟的电负性差.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HClO

BNO2

CBeCl2

DCO2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HC1O,H元素最外层最多2个电子,则不满足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故A错误;

B、NO2,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化合价位+4,5+4=9,不满足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故B错误;

C、BeCl2中Be元素化合价为+2,B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2+2=4,分子中Be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Cl元素化合价为-1,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1|+7=8,分子中Cl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故C错误;

D、CO2中,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4+4=8,O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6+|-2|=8,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且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小于10.该元素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说明次外层只有2个电子,最外层是6个电子,之和是8小于10,故该元素是氧.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电子在一个原子的下列能级的原子轨道中排布时,最后排布的是(  )

Anp

Bns

C(n-1)d

D(n-2)f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按照能级顺序,电子在原子轨道上排布顺序为ns→(n-2)f→(n-1)d→np,即最后排布在np轨道.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粒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的分子是(  )

ANH4+

BCCl4

CH2O

DNaOH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铵根离子中的氢原子满足两电子稳定结构,故A错误;

B、四氯化碳中,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成键数为4,则4+4=8,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成键数为1,符合,故B正确;

C、水分子中,H原子的最外层满足2个电子,故C错误;

D、氢氧化钠中的H原子的最外层满足2个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氮的化合物在无机化工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

(2)氮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晶体,它由两种离子构成:已知其阴离子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则其阳离子的构型为______形,阳离子中氮的杂化方式为______

(3)某氮铝化合物X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广泛用于陶瓷工业等领域.工业上用氮气、氧化铝和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O和X (X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工业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X晶体中包含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填字母标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5)已知氮化硼与X晶体类型相同,且氮化硼的熔点比X高,其原因是______

(6)若X的密度为ρg/cm3,则晶体中最近的两个Al原子的距离为______cm (阿伏加德罗常数用 NA表示,不必化简).

正确答案

解:(1)氮是7号元素,价电子数是5,价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

(2)氮的最高价氧化物为N2O5,由两种离子构成,其中阴离子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化学式应为NO3-,则其阳离子的化学式为:NO2+,其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为=2,所以其中的氮原子按sp方式杂化,阳离子的构型为直线型,

故答案为:直线;sp;

(3)根据X的晶体结构图可知,晶胞中含有氮原子为4,含有铝原子×8+=4,所以X的化学式为AlN,根据元素守恒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为Al2O3+N2+3C=2AlN+3CO,

故答案为:Al2O3+N2+3C=2AlN+3CO;

(4)根据X的结构可知,每个铝和氮周围都有四个共价键,都达八电子稳定结构,而铝原子最外层原来只有三个电子,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所以在AlN中有配位键,根据AlN的性质可知它为原子晶体,所以晶体中含有共价键,所以BC正确,

故答案为:BC;

(5)氮化硼与AlN相比,硼原子半径比铝原子半径小,所以键能就大,它们都是原子晶体,所以氮化硼的熔点比AlN高,

故答案为:氮化硼与氮化铝均为原子晶体,且硼原子半径小于铝原子半径,B-N键键能大于Al-N键键能;

(6)晶体Al原子位于晶胞体顶点和面心,所以晶体中最近的两个Al原子的距离为底面对角线的

根据晶胞的密度ρ=,可以求得晶胞边长为cm,

进而求得底面对角线的长度为×cm,

所以晶体中最近的两个Al原子的距离为cm,

故答案为:

解析

解:(1)氮是7号元素,价电子数是5,价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

(2)氮的最高价氧化物为N2O5,由两种离子构成,其中阴离子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化学式应为NO3-,则其阳离子的化学式为:NO2+,其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为=2,所以其中的氮原子按sp方式杂化,阳离子的构型为直线型,

故答案为:直线;sp;

(3)根据X的晶体结构图可知,晶胞中含有氮原子为4,含有铝原子×8+=4,所以X的化学式为AlN,根据元素守恒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为Al2O3+N2+3C=2AlN+3CO,

故答案为:Al2O3+N2+3C=2AlN+3CO;

(4)根据X的结构可知,每个铝和氮周围都有四个共价键,都达八电子稳定结构,而铝原子最外层原来只有三个电子,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所以在AlN中有配位键,根据AlN的性质可知它为原子晶体,所以晶体中含有共价键,所以BC正确,

故答案为:BC;

(5)氮化硼与AlN相比,硼原子半径比铝原子半径小,所以键能就大,它们都是原子晶体,所以氮化硼的熔点比AlN高,

故答案为:氮化硼与氮化铝均为原子晶体,且硼原子半径小于铝原子半径,B-N键键能大于Al-N键键能;

(6)晶体Al原子位于晶胞体顶点和面心,所以晶体中最近的两个Al原子的距离为底面对角线的

根据晶胞的密度ρ=,可以求得晶胞边长为cm,

进而求得底面对角线的长度为×cm,

所以晶体中最近的两个Al原子的距离为cm,

故答案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写出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①N______②Ne______③S______④Cr______⑤Cu______⑥Ge______

(2)化合物H2O的VSEPR模型为______,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化合物CH2O的VSEPR模型为______,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1s22s22P3

1s22s22p6

1s22s22p63s23p4

[Ar]3d54s1

[Ar]3d104s1

[Ar]3d104s24p2

四面体

V型

sp3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sp2

解析

解:(1)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其原子序数相等,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N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

故答案为:1s22s22P3

②N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故答案为:1s22s22p6

③S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4

④Cr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故答案为:[Ar]3d54s1

⑤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故答案为:[Ar]3d104s1

⑥G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2,故答案为:[Ar]3d104s24p2

(2)H2O中价层电子对个数=2+(6-2×1)=4,且含有2个孤电子对,所以H2O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分子空间构型为V型,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sp3

CH2O中价层电子对个数=3+(4-2×1-1×2)=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为平面三角形,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sp2

故答案为:四面体;V型;sp3;平面三角形;平面三角形;sp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中,正确的是(  )

A3d54s1

B3d44s2

C3d94s2

D3s13p6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3d54s1是基态原子,故A正确;

B.3d44s2违背了半充满时为稳定状态,应为3d54s1,故B错误;

C.3d94s2违背了全充满时为稳定状态,应为3d104s1,故C错误;

D.3s13p6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应先排3s再排3p,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一原子中一定没有能量相同的电子

B6C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x2违反了洪特规则

C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3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

D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10违反了泡利原理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同一原子中存在能量相同的电子,如:同一原子中处于简并轨道的电子能量相同,故A错误;

B.p能级有3个轨道,2p能级有2个电子,电子应优先占据1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2px填充2个电子,违反了洪特规则,故B正确;

C.3d能级的能量高于4s能级,没有填充4s能级,就填充3d能级,违背能量最低原理,故C正确;

D.p能级有3个轨道,每个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3p能级最多填充6个电子,而填充10个电子违反了泡利原理,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

A2

B6

C8

D14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核外电子数=质子数=6,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目前,全世界镍的消费量仅次于铜、铝、铅、锌,居有色金属第五位.镍行业发展蕴藏着巨大潜力.

(1)配合物Ni(CO)4常温为液态,易溶于CCl4、苯等有机溶剂.固态Ni(CO)4属于______晶体;基态N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写出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

(2)如图1配合物分子内的作用力除共价键外,还存在的两种作用力是______(填编号).

A.氢键      B.离子键      C.范德华力       D.配位键

(3)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Ni催化下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

如:①CH2=CH2、②CH≡CH、③、④HCHO等,其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______(填物质序号),HCHO分子的立体结构为______形.

(4)Mn、Fe和Ni一样均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表.

据此分析Mn2+比Fe2+______(填“更易”或“更难”)再失去-个电子,从微粒结构的角度简述其原因是______

(5)NiO的晶体结构类型与氯化钠的相同,NiO晶胞中与Ni最近的Ni的数目为______个.

(6)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镧(La)和镍的合金可做储氢材料.该合金的晶胞如图2所示,晶胞中心有一镍原子,其他镍原子都在晶胞面上.该晶体的化学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配合物Ni(CO)4常温为液态,熔点低,易溶于CCl4、苯等有机溶剂,所以Ni(CO)4属于分子晶体.

Ni元素是28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84s2

CO含有2个原子14个电子,所以C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的化学式为:CN-

故答案为:分子晶体;1s22s22p63s23p63d84s2;CN-

(2)根据图可知碳碳间、碳氮间为共价键,氮镍间为配位键,氧氢间为氢键,故选:ACE;

(3)①CH2=CH2中碳原子成2个C-Hδ键,1个碳碳双键,双键中含有1个δ键、1个π键,杂化轨道数为2+1=3,所以碳原子采取sp2杂化.

②CH≡CH中碳原子成2个C-Hδ键,1个碳碳三键,三键中含有1个δ键、2个π键,杂化轨道数为1+1=2,所以碳原子采取sp杂化.

③苯中碳原子成1个C-Hδ键,2个C-Cδ键,同时参与成大π键,杂化轨道数为1+2=3,所以碳原子采取sp2杂化.

④HCHO中碳原子成2个C-Hδ键,1个碳氧双键,双键中含有1个δ键、1个π键,杂化轨道数为2+1=3,所以碳原子采取sp2杂化.

故①、③、④采取sp2杂化.

HCHO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杂化轨道为平面正三角形,未容纳孤对电子对,全部成δ键,参与成键的原子不同,所以HCHO为平面三角形.

故答案为:①、③、④;平面三角形;

(4)锰元素的3d能级和4s能级上的电子都是价电子,Mn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由Mn2+转化为Mn3+时,3d能级由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转化为不稳定的3d4状态需要的能量较多;而Fe2+转化为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转化为稳定的3d5半充满较稳定状态,需要的能量相对要少,

 故答案为:更难; Mn2+(3d5)属于较稳定的半充满结构;

(5)NaCl晶胞中与Na+最近的Na+的数目为12个,NiO的晶体结构类型与氯化钠的相同,

故答案为:12个;

(6)该合金的晶胞如图所示,晶胞中心有一个镍原子,其他8个镍原子都在晶胞面上,镧原子都在晶胞顶点,所以晶胞实际含有的镍原子为1+8×=5,晶胞实际含有的镧原子为8×=1,所以晶体的化学式Ni5La,

故答案为:Ni5La.

解析

解:(1)配合物Ni(CO)4常温为液态,熔点低,易溶于CCl4、苯等有机溶剂,所以Ni(CO)4属于分子晶体.

Ni元素是28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84s2

CO含有2个原子14个电子,所以C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的化学式为:CN-

故答案为:分子晶体;1s22s22p63s23p63d84s2;CN-

(2)根据图可知碳碳间、碳氮间为共价键,氮镍间为配位键,氧氢间为氢键,故选:ACE;

(3)①CH2=CH2中碳原子成2个C-Hδ键,1个碳碳双键,双键中含有1个δ键、1个π键,杂化轨道数为2+1=3,所以碳原子采取sp2杂化.

②CH≡CH中碳原子成2个C-Hδ键,1个碳碳三键,三键中含有1个δ键、2个π键,杂化轨道数为1+1=2,所以碳原子采取sp杂化.

③苯中碳原子成1个C-Hδ键,2个C-Cδ键,同时参与成大π键,杂化轨道数为1+2=3,所以碳原子采取sp2杂化.

④HCHO中碳原子成2个C-Hδ键,1个碳氧双键,双键中含有1个δ键、1个π键,杂化轨道数为2+1=3,所以碳原子采取sp2杂化.

故①、③、④采取sp2杂化.

HCHO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杂化轨道为平面正三角形,未容纳孤对电子对,全部成δ键,参与成键的原子不同,所以HCHO为平面三角形.

故答案为:①、③、④;平面三角形;

(4)锰元素的3d能级和4s能级上的电子都是价电子,Mn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由Mn2+转化为Mn3+时,3d能级由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转化为不稳定的3d4状态需要的能量较多;而Fe2+转化为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转化为稳定的3d5半充满较稳定状态,需要的能量相对要少,

 故答案为:更难; Mn2+(3d5)属于较稳定的半充满结构;

(5)NaCl晶胞中与Na+最近的Na+的数目为12个,NiO的晶体结构类型与氯化钠的相同,

故答案为:12个;

(6)该合金的晶胞如图所示,晶胞中心有一个镍原子,其他8个镍原子都在晶胞面上,镧原子都在晶胞顶点,所以晶胞实际含有的镍原子为1+8×=5,晶胞实际含有的镧原子为8×=1,所以晶体的化学式Ni5La,

故答案为:Ni5L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52,中子数为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  )

A1

B3

C4

D6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质量数52,中子数28,则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2-28=24,

故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

3d能级具有5个轨道,4个电子优先分别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法相同,故有6个成对电子,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选修3:物质与结构】

氮、磷、砷是同族元素,该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农药、化肥等方面有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K3[Fe(CN)6]晶体中Fe3+与CN-之间的键型为______,该化学键能够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3)已知:

分析上表中四种物质的相关数据,请回答:

①CH4和SiH4比较,NH3和PH3比较,沸点高低的原因是______

②CH4和SiH4比较,NH3和PH3比较,分解温度高低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As的原子序数为33,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2)K3[Fe(CN)6]晶体中Fe3+与CN-之间的化学键类型为配位键,Fe3+有空轨道,能接受孤对电子,CN-能提供孤对电子,所以能形成配位键,

故答案为:配位键;CN-能提供孤对电子,Fe3+能接受孤对电子(或Fe3+有空轨道);

(3)①因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因此CH4的沸点低于SiH4;但氨气分子间还存在氢键,则NH3的沸点高于PH3

故答案为: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因此CH4的沸点低于SiH4;但氨气分子间还存在氢键,则NH3的沸点高于PH3

②因非金属性C>Si,N>P,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H4>SiH4,NH3>PH3;稳定性强的物质分解需要的温度高,从键能上可知,C-H键的键能大于Si-H键的键能,

N-H键的键能大于P-H键的键能,因此分解温度CH4的分解温度高于SiH4,NH3的分解温度高于PH3

故答案为:C-H键的键能大于Si-H键的键能,N-H键的键能大于P-H键的键能,因此分解温度CH4的分解温度高于SiH4,NH3的分解温度高于PH3

解析

解:(1)As的原子序数为33,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2)K3[Fe(CN)6]晶体中Fe3+与CN-之间的化学键类型为配位键,Fe3+有空轨道,能接受孤对电子,CN-能提供孤对电子,所以能形成配位键,

故答案为:配位键;CN-能提供孤对电子,Fe3+能接受孤对电子(或Fe3+有空轨道);

(3)①因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因此CH4的沸点低于SiH4;但氨气分子间还存在氢键,则NH3的沸点高于PH3

故答案为: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因此CH4的沸点低于SiH4;但氨气分子间还存在氢键,则NH3的沸点高于PH3

②因非金属性C>Si,N>P,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H4>SiH4,NH3>PH3;稳定性强的物质分解需要的温度高,从键能上可知,C-H键的键能大于Si-H键的键能,

N-H键的键能大于P-H键的键能,因此分解温度CH4的分解温度高于SiH4,NH3的分解温度高于PH3

故答案为:C-H键的键能大于Si-H键的键能,N-H键的键能大于P-H键的键能,因此分解温度CH4的分解温度高于SiH4,NH3的分解温度高于PH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___

(2)硅也有系列氢化物-----硅烷,SiH4分子中H原子的1s轨道与Si原子的______轨道重叠形成Si-H σ键.

(3)硅烷(SinH2n+2)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这种变化关系原因是

______

(4)科学家们在高温高压下将CO2制成与SiO2结构类似的新型CO2晶体.这种新型CO2晶体与SiO2相比,熔点更高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5)在硅酸盐中,SiO4-4四面体[如图2]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多种结构型式.图3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X;X中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______,化学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M

sp3杂化

硅烷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

新型CO2晶体

二者都是原子晶体,碳原子半径小,C-O键键长短,键能大,

溶沸点更高

1:3

SiO32-

解析

解:(1)硅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 ,对应能层分别别为K、L、M,其中能量最高的是最外层M层;故答案为:M;

(2)1s轨道与Si原子形成sp3杂化轨道,故答案为:sp3杂化;

(3)硅烷是分子晶体,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

故答案为:硅烷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

(4)碳原子半径小于硅的原子半径,C-O键键长比Si-O键键长短,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溶沸点更高,

故答案为:新型CO2晶体;二者都是原子晶体,碳原子半径小,C-O键键长短,键能大,溶沸点更高;

(5)硅酸盐中的硅酸根(SiO44-)为正四面体结构,所以中心原子Si原子采取了sp3杂化方式;

根据图(b)的一个结构单元中含有1个硅、3个氧原子,化学式为SiO32-;故答案为:1:3;SiO3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原子中,最容易形成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获得电子的能力比较强,不易形成阳离子,故A不符合;

B、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不易获得电子也不易失去电子,不易形成阳离子,易形成共价化合物,故B不符合;

C、由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含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是2个电子,属于金属,容易失去而形成阳离子,故C符合;

D、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有1个电子层,核外有2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不能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故D不符合.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分子结构与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原子结构与性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