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GDP增速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对比

材料二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努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今后五年将更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时期实现“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1)揭示材料一(图表)反映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从分配的角度分析国家怎样才能实现“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图表信息:2001-2009年我国的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较快的增长并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小于GDP增幅。

(2)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③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④充分发挥财政和税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

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公民的合法财产,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4月19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1年《农村经济绿皮书》。绿皮书显示: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自1998年以来首次快于城镇,但目前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巨大,绿皮书分析称,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缺陷难以克服,城乡管理体制之间尚存巨大鸿沟,以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达3.23?1。调整收入分配,加大民生保障建设成当务之急。

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有何经济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②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2)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扩大内需;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社会稳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格一

表格二2000-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与国民收入分配

注:①CPI是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②在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60%—70%,个别发达国家甚至达到70%以上。

(1)阅读表格一中的经济现象,并简要概括材料所体现的经济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表格二,说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②市场调节的自发性,需要加强宏观调控;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或企业“走出去”);④物价影响居民消费水平。

(2)从2000年到2010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所占的比重大幅下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比重。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的比重都有所上升。影响: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收入所占的比重上升有利于增强国家的财政实力和宏观调控能力,企业收入所占的比重上升有利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大幅下降,抑制了居民消费愿望和消费能力,不利于扩大内需和经济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共同富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5年与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情况

材料二从不同行业来看,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目前,电力、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10倍。从不同群体来看,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    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3倍。从不同地区来看,2009年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与最低的贵州省相差8倍以上,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

(1)简要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财政、税收角度,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2005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均低于城镇;②从城乡、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地区来看,收入差距明显且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2)①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对农村、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②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扶持,进一步发挥财政对促进社会公平的保障作用。③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加强对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征收,调整对垄断行业的税收政策,从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2009年江苏、全国收入分配状况比较

注:高低收入组收入比为城镇居民中各20%的高收入组与低收入组的收入比率;行业工资比为最高与最低行业的职工工资比率。

材料二: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2009年江苏财政在民生和社会事业方面的支出为l325亿元,同比增长了17.2%;江苏新农保2010年将全覆盖;2010年2月,江苏率先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等等。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材料,分析说明把“蛋糕”分好的经济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导致贫富差距扩大”。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城乡居民收入比、高低收入组收入比和行业工资比,江苏都比全国小,这三大收入差距,无论是江苏还是全国都比世界公认的合理水平高。我们应该重视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2)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把“蛋糕”分好,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②国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把“蛋糕”分好,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把“蛋糕”分好,实现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④把“蛋糕”分好,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⑤把“蛋糕”分好,有利于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的体现。⑥把“蛋糕”分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3)①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所有制形式及实现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民营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②民营经济的发展增加了社会财富和国家财政收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③由于分配机制的不完善和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民营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民营经济反哺社会力度的加强,民营经济的发展最终必将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与政策措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