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与政策措施
- 共996题
公平就是消除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
[ ]
正确答案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我国经济发展与财政增长情况图
注:2011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1.2%。全国税收收入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信息?我们如何解决“国富民穷”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2010年至2011年我国CPI、PPI涨幅走势图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并说明如何发挥财政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经济信息:①我国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逐年增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财政增长速度。②2011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过快,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过低,国家与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措施: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②保障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发挥财政维护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④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①图表反映我国物价继续上涨,国家通胀预期明显增强。②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③增加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给予农产品价格补贴,从而减少消费者生活负担。
下图显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减除标准(又名免征额)调整历程。
(1)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我国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持续调整。但从调整情况看,每次个税免征额上调后,普通工薪阶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呈增长趋势,工薪阶层的负担加重,说明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未能充分体现。
(2)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居民工资水平的实际情况,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有利于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改善人民的生活,促进消费,拉动内需。②税收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可降低中低收入者的个税负担,促进社会公平。
效率与公平既具有一致性又存在矛盾。
[ ]
正确答案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状况
注:表中数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材料一:“十一五”的五年,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突破的五年,制度上的“空白点”成为改革攻坚的“着力点”。城镇居民医保率先“破冰”。新农保起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2009年国庆节前夕,新农保改革在全国27个省区320个首批试点县和4个直辖市启动。到2010年春节,全国已有1500万农村老人领到了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财富大量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劳动报酬占比偏低,需求不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让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首要的是促进民富。让老百姓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人们欣喜地看到,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等方面内容。已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写进“十二五”规划。
(1)分析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指出图表和材料一的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说明财政收入过快上涨的利弊,并结合图表说明如何实现材料二的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十一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较快增长。反映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②城乡居民收入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财政收入的增长远远高于GDP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说明国民经济分配结构有待调整。③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国家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在不断增加。
(2)①利:有利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弊:不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影响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刺激消费,影响社会再生产。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