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两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质量之比为1:2,半径之比为1:2,转速之比为4:3,则两物体受到的合力之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由合外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由圆周运动的转速角速度关系可知,转速之比等于角速度之比,所以根据向心力F=mrω2,知

故答案为:4:9

解析

解: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由合外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由圆周运动的转速角速度关系可知,转速之比等于角速度之比,所以根据向心力F=mrω2,知

故答案为:4:9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半径为R的半球形金属壳竖直放置,开口向上,质量为m的物块,沿着金属壳内壁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mg+m

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

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D受到的合力方向斜同左上方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在最低点,物体受到的向心力,故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则N=mg+m,摩擦力f=,故B、C错误.

D、因为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竖直向上,摩擦力水平向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斜向左上方,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由光滑细管做成的半径R=10cm的半圆形轨道ABC(管道半径远小于轨道半径)竖直放置,A为最高点、C为最低点、B是半圆形轨道的中点且与圆心O处于同一高度.一质量m=200g的小球放在A处(在管内),小球的直径略小于管道的直径,小球与一原长L=10cm、劲度系数k=100N/m的轻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点O‘,O'点在直径AC连线上且O'C=5cm.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把小球缓慢的沿管道从A点移动到C点,过程中小球不能在B点以上的位置平衡

B不论小球以何种方式沿管道从A点移动到C点,过程中弹簧做功值一定为0

C若在A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右的速度v=1.5m/s,则小球在A点时对轨道的作用力为4N

D.若在A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右的速度v=2m/s,则小球到C点时对轨道的作用力为23N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

A、小球在B点以上的位置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对小球的拉力斜向左下方,小球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半径向外的支持力,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故小球不能在B点以上的位置平衡,故A正确.

B、在A点弹簧伸长的长度为 x1=5cm;在C点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 x2=5cm;则小球沿管道从A点移动到C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而且功的数值相等,则整个过程中弹簧做功的值一定为0.故B正确.

C、若在A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右的速度v=1.5m/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kx1-N1=m

得 N1=mg+kx1-m=0.2×10+100×0.05-0.2×=2.5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在A点时对轨道的作用力为N1′=N1=2.5N.故C错误.

D、若在A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右的速度v=2m/s时,以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小球从A到C的过程,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

  mg•2R+=

在C点,对小球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2-mg-kx2=m

联立解得,N2=23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在C点时对轨道的作用力为N2′=N2=23N.故D正确.

故选:AB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高速公路的一个出口路段如图所示,情景简化:轿车从出口A进入匝道,先匀减速直线通过下坡路段至B点(通过B点前后速率不变),再匀速率通过水平圆弧路段至C点,最后从C点沿平直路段匀减速到D点停下.已知轿车在A点的速度v0=72km/h,AB长L1=l50m;BC为四分之一水平圆弧段,限速(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v=36km/h,轮胎与BC段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CD段为平直路段长L2=50m,重力加速度g取l0m/s2

(1)若轿车到达B点速度刚好为v=36km/h,求轿车在AB下坡段加速度的大小;

(2)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轮不打滑,求水平圆弧段BC半径R的最小值;

(3)轿车A点到D点全程的最短时间.

正确答案

解:(1)v0=72km/h=20m/s,AB长L1=l50m,v=36km/h=10m/s,对AB段匀减速直线运动有

v2=-2aL1   

 代入数据解得   a=1m/s2           

(2)汽车在BC段做圆周运动,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为了确保安全,则须满足  Ff≤μmg

联立解得:R≥20m,即:Rmin=20cm   

(3)设AB段时间为t1,BC段时间为t2,CD段时间为t3,全程所用最短时间为t.

L1=      

R=vt2

L2=

t=t1+t2+t3        

解得:t=23.14 s  

答:(1)若轿车到达B点速度刚好为v=36km/h,轿车在AB下坡段加速度的大小为1m/s2

(2)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轮不打滑,水平圆弧段BC半径R的最小值为20cm;

(3)轿车A点到D点全程的最短时间为23.14 s.

解析

解:(1)v0=72km/h=20m/s,AB长L1=l50m,v=36km/h=10m/s,对AB段匀减速直线运动有

v2=-2aL1   

 代入数据解得   a=1m/s2           

(2)汽车在BC段做圆周运动,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为了确保安全,则须满足  Ff≤μmg

联立解得:R≥20m,即:Rmin=20cm   

(3)设AB段时间为t1,BC段时间为t2,CD段时间为t3,全程所用最短时间为t.

L1=      

R=vt2

L2=

t=t1+t2+t3        

解得:t=23.14 s  

答:(1)若轿车到达B点速度刚好为v=36km/h,轿车在AB下坡段加速度的大小为1m/s2

(2)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轮不打滑,水平圆弧段BC半径R的最小值为20cm;

(3)轿车A点到D点全程的最短时间为23.14 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一辆质量为1200kg的小汽车驶上半径为50m的圆弧形拱桥,如图所示.求

(1)汽车到达桥顶的速度为10m/s时对桥的压力有多大?

(2)汽车以多大的速度经过桥顶时恰好对桥没有压力作用而腾空?

正确答案

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N=m

解得:N=mg-m=12000-1200×=960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汽车对桥的压力为9600N.

(2)根据mg=m

解得

答:(1)汽车到达桥顶的速度为10m/s时对桥的压力为9600N;

(2)汽车以经过桥顶时恰好对桥没有压力作用而腾空.

解析

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N=m

解得:N=mg-m=12000-1200×=960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汽车对桥的压力为9600N.

(2)根据mg=m

解得

答:(1)汽车到达桥顶的速度为10m/s时对桥的压力为9600N;

(2)汽车以经过桥顶时恰好对桥没有压力作用而腾空.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向心力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