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用细绳一端系着质量为M=0.6kg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另一端通过转盘中心的光滑小孔O吊着质量为m=0.3kg的小球B,让A在光滑水平面上绕O点转动,当A到O点的距离为0.2m时B静止,则A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小为______N,A的角速度为______rad/s.(取g=10m/s2

正确答案

3

5

解析

解:A做匀速圆周运动,绳子的拉力提供向心力,B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绳子的拉力等于B的重力,

则有:F=mg=0.3×10=3N

根据向心力公式得:F=Mω2r,

解得:ω=rad/s

故答案为:3,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长度为L=1m的绳,系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的质量为m=5kg,小球半径不计,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20m/s,试计算:小球在最低点所受绳子的拉力.

某同学的求解如下:根据向心力公式:T===2000N.

所以小球在最低点所受绳子的拉力为2000N.他的求解对吗?若不对,请给出正确的求解.

正确答案

解:该同学的解题过程不对,没有考虑重力的影响,正确解法如下:

球在最低点时,受重力和拉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T-mg=m

解得:

T=mg+=50+=2050N

答:小球在最低点所受绳子的拉力为2050N.

解析

解:该同学的解题过程不对,没有考虑重力的影响,正确解法如下:

球在最低点时,受重力和拉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T-mg=m

解得:

T=mg+=50+=2050N

答:小球在最低点所受绳子的拉力为2050N.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B组)一内壁光滑的细导管弯成圆周轨道竖直放置,轨道半径为R,其质量为m,小球质量也为m,可以在管内滚动.问:

(1)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小球对导管的上、下壁均无作用力,此时小球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2)如果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导管刚好要离开地面,此时小球速度又是多大?

正确答案

解:(1)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只有重力作用,则

mg=m

解得:v=

(2)导管刚好离开地面,则地面对导管的支持力为零,导管受重力mg和小球对管向上的压力N1作用,且N1=mg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受到重力和管对它向下的压力N2,且N2=N1=mg,则有:

mg+N2=m

解得:v=

答:(1)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小球对导管的上、下壁均无作用力,此时小球的运动速度是

(2)如果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导管刚好要离开地面,此时小球速度是

解析

解:(1)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只有重力作用,则

mg=m

解得:v=

(2)导管刚好离开地面,则地面对导管的支持力为零,导管受重力mg和小球对管向上的压力N1作用,且N1=mg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受到重力和管对它向下的压力N2,且N2=N1=mg,则有:

mg+N2=m

解得:v=

答:(1)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小球对导管的上、下壁均无作用力,此时小球的运动速度是

(2)如果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导管刚好要离开地面,此时小球速度是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15秋•沭阳县校级期中)公园里的“飞天秋千”游戏开始前,座椅由钢丝绳竖直悬吊在半空.秋千匀速转动时,绳与竖直方向成某一角度 θ,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若要使夹角 θ 变大,可将(  )

A增大钢丝绳长度

B减小秋千半径

C减小座椅质量

D增大角速度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座椅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mgtanθ=m(lsinθ+r)=mω2(lsinθ+r)

解得:l=-

则要使夹角θ变大,可减小周期T即增大角速度,或使钢丝绳的长度变长,与座椅的质量无关.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悬点相同,如图所示,A运动的半径比B的大,则(  )

AA受到的向心力比B的大

BB受到的向心力比A的大

CA的角速度比B的大

DB的角速度比A的大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B、对其中一个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受重力、绳子的拉力,由于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故由合力提供向心力;

将重力与拉力合成,合力指向圆心,由几何关系得,向心力为:F=mgtanθ…①

则知A受到的向心力比B的大,故A正确,B错误.

CD、由向心力公式得到,F=mω2r…②;

设球与悬挂点间的高度差为h,由几何关系,得:r=htanθ…③;

由①②③解得:ω=,与绳子的长度和转动半径无关,即角速度大小相同;故C、D错误;

故选:A.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向心力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