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两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小球A与B套在水平杆CD上,且mA=mB=m,两球之间用一轻细线连,rA=R,rB=2R,且CD对A、B的最大静摩擦力都是f,问:

(1)当绳中无拉力时,要使两球在水平面内转动而无滑动,角速度的最大值ω1为多少?

(2)当绳中有拉力时,要使两球绕轴在水平面内转动而无滑动,角速度的最大值ω2又为多少?此时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正确答案

解:(1)绳子没有拉力而使两球相对于水平杆不滑动,当B受到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时,角速度最大,

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ω12•2R,解得:ω1=

(2)绳子有拉力而使两球相对于水平杆不滑动,当A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角速度最大,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T-f=mω22R,对B:T+f=mω22•2R,

解得:ω2=,绳子的拉力:T=3f;

答:(1)当绳中无拉力时,要使两球在水平面内转动而无滑动,角速度的最大值为

(2)当绳中有拉力时,要使两球绕轴在水平面内转动而无滑动,角速度的最大值为,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f.

解析

解:(1)绳子没有拉力而使两球相对于水平杆不滑动,当B受到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时,角速度最大,

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ω12•2R,解得:ω1=

(2)绳子有拉力而使两球相对于水平杆不滑动,当A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角速度最大,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T-f=mω22R,对B:T+f=mω22•2R,

解得:ω2=,绳子的拉力:T=3f;

答:(1)当绳中无拉力时,要使两球在水平面内转动而无滑动,角速度的最大值为

(2)当绳中有拉力时,要使两球绕轴在水平面内转动而无滑动,角速度的最大值为,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f.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低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对水平面倾角为θ,如图所示,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若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速度小于,则(  )

A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B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C垂直于轨道平面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

D垂直于轨道平面对火车的支持力小于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A、B、火车的重力和轨道对火车的支持力的合力恰好等于需要的向心力时,此时火车的速度正好是,由题知,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速度小于,所以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故A正确,B错误.

C、当内外轨没有挤压力时,受重力和支持力,N=,由于内轨对火车的作用力沿着轨道平面,可以把这个力分解为水平和竖直向上两个分力,由于竖直向上的分力的作用,使支持力变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飞机俯冲拉起时,飞行员处于超重状态,即飞行员对座位的压力大于他所受的重力,这种现象也叫过荷.这时会造成飞行员大脑贫血,四肢沉重,过荷过大时,飞行员还会暂时失明,甚至晕厥,飞行员可以通过加强训练来提高字迹的抗荷能力.如图所示的离心实验器的原理图.可以用离心实验器来研究过荷对人体的影响,测验人的抗荷能力.

离心实验器转动时,被测验者做匀速圆周运动,现观察到图中的直线AB(即垂直于座位的直线)与水平杆成30°角.

(1)被测验者对座位的压力是他所受重力的多少倍?

(2)已知OB的长度为l,被测者的重心到B点的水平距离为,求被测者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正确答案

解:(1)被测验者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提供向心力,被测验者受到重力和座椅支持力,如右图所示,其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则有:

 FNsin30°=mg

可得 FN=2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座位的压力 F′N=2mg

(2)人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r=L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r

得 T=

答:

(1)被测验者对座位的压力是他所受重力的2倍.

(2)被测者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解析

解:(1)被测验者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提供向心力,被测验者受到重力和座椅支持力,如右图所示,其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则有:

 FNsin30°=mg

可得 FN=2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座位的压力 F′N=2mg

(2)人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r=L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r

得 T=

答:

(1)被测验者对座位的压力是他所受重力的2倍.

(2)被测者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两枚铁钉A和B,它们相距0.2m,长1m的柔软细线拴在A上,另一端系一个质量为0.5kg的小球,小球的初始位置在AB连线上A的一侧,且细线伸直,给小球以3m/s垂直细线方向的水平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由于钉子B的存在,使线逐渐缠在AB上,求:

(1)如果细线不会断裂,从小球开始运动到完全缠在AB上所需要的时间.

(2)如果细线的抗断力为9N,从开始运动到线断裂需多长时间?

正确答案

解:在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细绳不断缠在A、B上,其轨道半径逐渐减小.

小球受到的绳子的拉力提供向心力,即F=m,且F随R的减小而增大,而运动的半个周期 t=随绳长的减小而减小.推算出每个半周期的时间及周期数,就可求出总时间.根据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可求出细绳拉断所经历的时间.

设AB间距离为d.

在第一个半周期内:F1=m,t1=

在第二个半周期内:F2=m,t2=

在第三个半周期内:F3=m,t3=

依此类推,在第n个半周期内:Fn=m,t3=

由于==5,所以n≤5

(1)小球从开始运动到细线完全缠到A、B上的时间 t=t1+t2+…+t5===πs.

(2)设在第x个半周期时,Fx=9N.由Fx=m

代入数据得 9=0.5×

解得 x=3.5,取x=3.

代入第1题表达式得:t=t1+t2+t3==s=0.8πs

答:(1)如果细线不会断裂,从小球开始运动到完全缠在AB上所需要的时间是πs.

(2)如果细线的抗断力为9N,从开始运动到线断裂需0.8πs时间.

解析

解:在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细绳不断缠在A、B上,其轨道半径逐渐减小.

小球受到的绳子的拉力提供向心力,即F=m,且F随R的减小而增大,而运动的半个周期 t=随绳长的减小而减小.推算出每个半周期的时间及周期数,就可求出总时间.根据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可求出细绳拉断所经历的时间.

设AB间距离为d.

在第一个半周期内:F1=m,t1=

在第二个半周期内:F2=m,t2=

在第三个半周期内:F3=m,t3=

依此类推,在第n个半周期内:Fn=m,t3=

由于==5,所以n≤5

(1)小球从开始运动到细线完全缠到A、B上的时间 t=t1+t2+…+t5===πs.

(2)设在第x个半周期时,Fx=9N.由Fx=m

代入数据得 9=0.5×

解得 x=3.5,取x=3.

代入第1题表达式得:t=t1+t2+t3==s=0.8πs

答:(1)如果细线不会断裂,从小球开始运动到完全缠在AB上所需要的时间是πs.

(2)如果细线的抗断力为9N,从开始运动到线断裂需0.8πs时间.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半径为L的圆管轨道(圆管内径远小于轨道半径)竖直放置,管内壁光滑,管内有一个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管内径)可沿管转动,设小球经过最高点P时的速度为v,则(  )

Av的最小值为

Bv若增大,球所需的向心力也增大

C当v由逐渐减小时,轨道对球的弹力也减小

D当v由逐渐增大时,轨道对球的弹力也增大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A、由于在最高点P管子能支撑小球,所以的最小值为零,故A错误.

B、根据向心力公式Fn=m=m,可知v增大,球所需的向心力也增大,故B正确.

CD、小球经过最高点P时,当v=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管壁对小球没有作用;

当v由逐渐减小时,下管壁对小球有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N=m

得:N=mg-m,v减小,轨道对球的弹力N增大;

当v由逐渐增大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N=m

得:N=m-mg,v增大,轨道对球的弹力N增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向心力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