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理学
- 共239题
女,70岁。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近1个月调整用药为阿司匹林、比索洛尔、辛伐他汀、二甲双胍。近3天双下肢无力及疼痛,双侧足背动脉搏动一致。 实验室检査:血CK2200U/L,cTn10.01ng/ml,血肌酐368umol/L。双下肢无力及疼痛的最可能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糖尿病病足、间歇性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是一侧下肢疼痛和无力,可排除。主动脉夹层主要表现撕裂样疼痛,该患者无此症状,可排除。他汀类的降脂药物有一个主要的副作用是导致横纹肌溶解,出现双下肢无力及疼痛,故选D。
刺激餐后胰岛素早期分泌的降血糖药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格列奈类药物是一种新的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它能刺激胰腺,在进餐后更快、更多地分泌胰岛素,从而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噻唑烷二酮类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类新药,如罗格列酮该类药物与体内受体结合后激活,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高糖血症代谢紊乱,1、2级心力衰竭患者慎用本品。
降血糖作用最弱,作用持续时间最短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和B都是第一代磺酰脲类的降糖药,C和D属于第二代磺酰脲类的降糖药,第二代比第一代降糖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其中A是最早的,B项是A项通过结构改造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率提高,作用时间会延长。胰岛素分为速效、中效和长效,降糖作用依据胰岛素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故选A。
属于抗凝药物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尿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纤维蛋白溶解药,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属于抗血小板药。
口服华法林时INR的值需控制在
正确答案
解析
口服华法林的时候需要INR控制在2到3,低了达不到抗凝效果,高了易出血。
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吸收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解析
阿卡波糖抑制小肠的α 葡萄糖苷酶,抑制食物的多糖分解,是糖的吸收相应缓慢,从而减少餐后血糖。
磺酰脲类药物药理作用为
正确答案
解析
磺酰脲类药物药理作用为促进胰岛素释放而降血糖。
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不宜使用的降血糖药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格列奈类药物是一种新的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它能刺激胰腺,在进餐后更快、更多地分泌胰岛素,从而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噻唑烷二酮类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类新药,如罗格列酮该类药物与体内受体结合后激活,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高糖血症代谢紊乱,1、2级心力衰竭患者慎用本品。
磺酰脲类降血糖的机制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第一代磺酰脲类包括甲苯磺丁脲(D860)、氯横丙脲;第二代包括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第三代磺酰脲类的代表药是格列齐特。药理作用与机制(1)降血糖作用对正常人及胰岛功能尚存的病人有效,对1型糖尿病及切除胰腺的动物无作用。降糖机制是:①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②降低血清糖原水平;③增加胰岛素与靶组织的结合能力。(2)格列本脲、氯磺丙脲有抗利尿作用,是促进ADH分泌和增强其作用的结果。(3)第三代磺酰脲类能减弱血小板粘附力,刺激纤溶酶原合成而影响凝血功能。
甲苯磺丁脲降血糖作用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甲苯磺丁脲(甲磺丁脲)为口服降血糖药,其降糖作用与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还促进生长抑素释放,使胰岛A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下降,尚能增强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等因素有关,因此本品只对胰岛功能尚存、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有效。
低血糖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硫脲类药物属于胰岛素促分泌剂,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若药物使用过量,可造成高胰岛素血症,产生严重的低血糖血症。
主要减少肝糖输出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双胍类药物主要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降低血糖。吡格列酮是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因子受体γ受体激动剂。
下列不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特点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第三代头孢菌素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共同特点有:1.对G+菌抗菌活性弱于一、二代,对G-杆菌、绿脓杆菌及厌氧菌作用强。2.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3.对肾脏基本无毒性。4.半衰期长,分布广。5.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及危及生命的败血症、脑膜炎、肺炎、骨髓炎等,对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肺炎为首选。
容易引起严重低血糖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磺脲类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游离药物浓度上升而引起低血糖反应。双胍类促进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降低葡萄糖在肠吸收及糖原异生,抑制胰高血糖素升高,减少肝糖原释放。
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磺脲类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游离药物浓度上升而引起低血糖反应。双胍类促进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降低葡萄糖在肠吸收及糖原异生,抑制胰高血糖素升高,减少肝糖原释放。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