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关于加强土地税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5]111号)主要对( )进行规范。

A.企业所得税
B.城镇土地使用税
C.土地增值税
D.契税
E.耕地占用税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

[解析] 《关于加强土地税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5]111号)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强化土地税收(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管理。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企业支付给总机构的管理费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条件有( )。

A.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有关
B.须提供总机构出具的管理费汇集的证明文件
C.不得超过上年实际发生的管理费支出金额
D.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各项费用中,不允许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是( )。

A.经济合同违约金
B.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款项
C.上交总机构的管理费用
D.转让固定资产支付的费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款项,不允许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企业结算本月管理部门人员的应付职工工资共250000元,代扣该部门职工个人所得税15000元,实发工资235000元,该企业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A.借:管理费用25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250000
B.借:应付职工薪酬1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5000
C.借:其他应收款1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5000
D.借:应付职工薪酬235000
贷:银行存款2350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企业代扣职工个人所得税,也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内资企业2006年度申报销售(营业)收入30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500万元,已缴纳企业所得税165万元。税务机关在检查中发现该企业有如下业务在申报时未进行纳税调整:
(1)公司有一笔产品销售业务,含增值税的销售收入为11.7万元,挂往来账,未做收入处理,但成本已结转;
(2)公司购买国库券,取得利息收入10万元记入“投资收益”;
(3)公司有一笔经营活动中的罚款收入5万元,记入了“资本公积”的贷方;
(4)公司有职工100人,全年计提并实发工资196万元,并已按上述工资总额计提了职工福利费、职工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5)公司收回以前年度已做坏账损失处理的应收账款10万元,会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
(6)公司收到上年的增值税应返还款5万元,记入“资本公积”;
(7)公司当年取得技术转让净收入2万元,记人“其他业务收入”;
(8)发生广告费用700万元、业务宣传费用140万元、展览费用90万元;
(9)管理费用中业务招待费为30万元。
根据所给资料,依据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的业务招待费金额为( )万元。

A.12
B.30
C.10.03
D.11.14

正确答案

A

解析

允许扣除的业务招待费金额=3000×3%0+3=12(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2002年乙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万元。

A.3.78
B.4.78
C.6.78
D.8.78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个人独资企业的应税所得的掌握情况,其中:广告费用上年度未抵免完的,转到本期扣除2万元,管理费用中的业务招待费按规定计提;损失有赔偿部分不能在税前扣除;其向“红十字会”捐赠可全部扣除,新产品研究开发费,及资助非关联高校的支出可全额扣除。可扣除的财务费用=10万元×6%/12×8=0.4万元;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共15万元,管理费用中业务招待费超标准19万元,风险准备金不能扣除,管理费用只能扣除 39万元。2002年乙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160+40-80-30-2-0.4- 15-39+10.8×(1+17.5%)-7.05-0.96-3.5-20-6-4]万元=4.78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符合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方法的有( )。

A.企业计算分期预缴的所得税时,其实际利润额、应纳税额及分摊因素数额,均包括其在中国境外设立的营业机构
B.上年度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的,其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C.跨省新设立的分支机构,设立当年不就地予缴企业所得税
D.分支机构注销后30日内,总机构应将分支机构注销情况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E.总机构根据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的25%,在每月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自行就地申报预缴入中央国库

正确答案

B,C,E

解析

[解析] 选项A,企业计算分期预缴的所得税时,其实际利润额、应纳税额及分摊因素数额,均不包括其在中国境外设立的营业机构;选项D,分支机构注销后15日内,总机构应将分支机构注销情况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税种中,属于由地方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是( )。

A.地方银行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B.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缴纳的营业税
C.对个人储蓄存款利息征收的个人所得税
D.对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现行《税法》规定,地方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有: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包括上述由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管理的部分),地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不包括对银行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的部分),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及其地方附加,地方税的滞纳金、补税、罚款。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位于经济特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2006年成立且当年获利,按当时规定,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15%,获利年度起享受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假定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20万元,则2008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为( )万元。

A.13.2
B.15
C.10.8
D.9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自2008年 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税率优惠政策的企业,在新税法施行后5年内逐步过渡到法定税率。其中:享受企业所得税15%税率的企业,2008年按18%税率执行,2009年按20%税率执行, 2010年按22%税率执行,2011年按24%税率执行,2012年按25%税率执行;原执行24%税率的企业,2008年起按25%税率执行。根据该规定,该企业2008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8%。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定期减免税优惠的企业,新税法施行后继续按原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的优惠办法及年限享受至期满为止。该企业 2006年获利,2008年处于减半期间,可以享受减半的税收优惠。 因此该企业2008年应纳企业所得税=120×18%×50%=10.8(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企业2009年度亏损12万元。2011年初该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表中填列的各项收入为1000万元,各项成本费用支出1015万元,亏损15万元。
税务机关经过检查,发现企业2010年度存在如下问题:
(1)企业在填报申报表时,将20万元的国库券利息计入收入总额。
(2)企业的营业外支出包括工商局罚款5万元。
(3)向关联企业支付50万元的管理费列为管理费用。
问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规定分析企业的纳税申报存在哪些问题,并请确定该企业2010年度的实际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税额。

正确答案

(1)20万元的国库券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5万元工商局罚款,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3)企业向关联企业支付的50万元管理费不得列支。
(4)2010年度,企业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为:-15-20+5+50=20(万元)
(5)2010年所得可用来弥补2009年度的亏损12万元。
(6)2010年度的应纳所得税税额为:(20-12)×25%=2(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产品出口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经营期12年。 2000年开始生产,当年亏损15万元;2001年获利10万元;2002年获利40万元,外商投资者将分得的税后利润16万元再投资于该企业; 2003年亏损8万元;2004年获利60万元。外商投资者将分得的税后利润20万元购买另一投资者的股权,2005年获利50万元。外商投资者将分得的税后利润20万元增加本企业注册资本。
要求;
请分别计算该企业2000~2005年每年的应纳企业所得税和有关年度外商投资者的再投资退税额(假设地方所得税6年间均免征,税率30%)。

正确答案

(1)2000年亏损,不征企业所得税。
(2)2001年弥补亏损后仍有亏损,不征企业所得税。
(3)2002年弥补亏损后盈利,为获利年度。开始享受五年的减免税优惠。
(4)2003年免税,亏损可在下一年度弥补。
(5)2004年应纳企业所得税
=(60-8)×30%÷2=7.8(万元)
(6)2005年应纳企业所得税
=50×30%÷2=7.5(万元)
(7)外商投资者获得的再投资退税额:
2002年免税期,再投资不退税。
2004年外商投资者将分得的税后利润20万元
购买另一投资者的股权,未增资不退税。
2005年20÷(1-30%÷2)×30%÷2×40%
=1.4118(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居民企业为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90万元,2009年1月1日成立,2009年发生业务如下:
(1)取得主营业务收入12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8万元,接受捐赠所得420万元;
(2)取得技术所有权转让收入1000万元,相关的转让成本及税费等480万元;
(3)主营业务成本65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6万元;
(4)发生管理费用20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30万元、新产品技术开发费40万元、支付给母公司的管理费10万元;
(5)发生销售费用240万元,其中,广告和业务宣传费80万元;
(6)发生财务费用42万元,其中有一年期银行贷款利息8万元,借款本金为100万元,另有向母公司的借款20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一年内支付利息20万元;
(7)营业税金及附加75万元;
(8)转让2007年购买的汽车一辆,取得转让不含税收入18万元,汽车原值24万元,累计折旧9万元;
(9)营业外支出借方发生额125万元,其中:2009年向工商银行贷款到期无力偿还,被银行加收罚息3万元;税款滞纳金1万元;环保部门的罚款1万元;通过非营利机构向社会的公益性捐赠120万元;
(10)上年未扣除的广告和业务宣传费是40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和税法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企业2009年应当缴纳的所得税额为( )万元。

A.76.95
B.72.99
C.78.15
D.72.88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广告和业务宣传费在上年未扣除的部分40万元,可以在本年未扣完的限额内扣除。
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1210+420+1000+18)-480-650-6-186.05-240.36.4-75-(24-9)-101.76-40(上年广告宣传费结转扣除)-500=317.79(万元)
或者:
应纳税所得额=823-8(国债利息)+(30-6.05(招待费)+10(母公司管理费)-40×50%(加计))+(20-14.4)(母公司利息调整)+(125-101.76)-40(上年广告宣传费)-500(技术免税所得)=317.79(万元)
本题目中超过500万元的部分是1000-480-500=20(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317.79-20)×25%+20×25%×50%=76.95(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依照原企业所得税的规定,提取管理费的总机构不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 ( )。

A.必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B.具备法人资格和综合管理职能
C.为下属分支机构和企业提供管理服务
D.无固定经营收入来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根据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规定,总机构应按照‘以前年度分支机构的( )因素计算各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款的比例。

A.经营收入
B.经营利润
C.资产总额
D.职工工资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根据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规定,总机构应按照以前年度分支机构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计算各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款的比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税率17%,所得税税率25%,甲公司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均为主营业务。销售商品售价不含税,确认收入的同时结转成本。2012年6月份发生下列销售业务:
(1)6月1日,销货给A公司200万元,给予购货方10%的价格优惠,该批商品成本150万元,收到购货方银行汇票。
(2)6月2日,销货给B公司商品售价100万元,成本80万元,赊销时规定5/10,N/20,B公司5天后提交转账支票(价税一并考虑现金折扣)。
(3)6月12日,A公司提出销售给其的商品品种不合规格,要求给予20%的销售折让,企业办理退款和冲减收入的业务处理。
(4)6月21日,委托D公司代销商品,售价50万元,成本40万元,月末收到D公司开来的代销清单,商品售出50%,按售价的5%支付给D公司手续费,货款尚未结清。
(5)6月22日,向E公司发出商品,售价10万元,成本7万元,发货时得知E公司资金周转困难,难以收回销货款。
(6)6月23日,承揽F公司咨询服务业务,期限5个月,总收入2500万元,总成本2000万元(均为工资费用),至年末,发生费用支出400万元,预收劳务款1000万元,年末确认收入成本(按已发生占总劳务成本的完成程度)。
(7)企业月末,营业税金及附加4万元,管理费用3万元,应交所得税5万元,结转期末损益,计入本年利润。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借:银行存款 210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0×(1-10%)]1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800000×17%)306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0000
贷:库存商品 1500000
(2)赊销时,
借:应收账款 117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00000×17%)17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000
贷:库存商品 800000
收回销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1111500
财务费用 (1170000×5%)58500
贷:应收账款 1170000
(3)借:主营业务收入 (1800000×20%)3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60000×17%)61200
贷:银行存款 421200
(4)发出代销商品:
借:发出商品 400000
货:库存商品 400000
收到代销清单,确认收入、成本:
借:应收账款 292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2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
贷:发出商品 200000
支付手续费时:
借:销售费用――代销手续费 12500
贷:应收账款 12500
(5)发货时:
借:发出商品 70000
贷:库存商品 70000
借:应收账款 17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
(6)发生劳务费用时:
借:劳务成本 40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000000
预收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000
贷:预收账款 10000000
12月31日确认收入成本:
借:预收账款 10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000
贷:劳务成本 4000000
(7)结转期末损益:
借:主营业务收入 12690000
贷:本年利润 12690000
借:本年利润 6691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6500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40000
管理费用 30000
财务费用 58500
销售费用 12500
所得税费用 50000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知识点 : 相关法律制度
百度题库 > 中级会计师 > 中级经济法 >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