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心理学概述
- 共766题
下列哪一项为新药Ⅳ期临床试验的内容之一
A.健康志愿者为受试对象,研究新药的人体耐受性和药动学
B.以患病者为受试对象进行随机盲法对照试验,找到最佳治疗方案
C.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考察安全性和疗效
D.药品上市后的临床试验,包括不良反应监察、治疗药物监测、药物相互作用等
E.研究药物在正常人和患者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Ⅳ期临床试验:即新药上市后临床试验,目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对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做进一步的社会性考察,了解新药在最初广泛使用期内的药效、适应证、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治疗监测等方面的情况,指导合理用药。
中国的沙漠的确为世界上的科学家提供了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的实验室。科学家们已经去过了地球上最为寒冷的南极洲,也去过了地球上最为干燥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极端环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中国沙漠为外星研究提供理想的场所
B.中国沙漠比南极洲更适合进行生物研究
C.科学家为何选择中国沙漠作为研究对象
D.具有最极端的环境是中国沙漠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A
解析
[命题提示]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文意、推断结论、把握主旨的能力
[解题要点]
理清各句之间的关系,善于抓住中心句
[答案与解析]
本段文字的两句话为因果关系。第一句是中心句,它提出了一个结论,后一句说明了之所以成就这个结论的原因。BD两项以偏概全,故排除;C项与中心句所要表达意思有偏差,科学家选择中国的沙漠是为了研究火星,而不是研究沙漠本身,故排除。故选A。
教育观察研究实施的程序包括哪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
(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2)编制观察提纲(确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即观察什么和怎么观察),进入观察情境;(3)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观察内容;(4)分析材料,得出结论。
解析
暂无解析
简述泰勒原理。
正确答案
泰勒是美国乃至世界教育领域里最杰出的研究学者之一,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他在对“八年研究”的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研制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即泰勒原理(目标模式)。泰勒原理是由两条密切相关的基本原理组成的:一条是课程编制原理;另一条是“评价活动的原理”。
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在这本书中,他详细说明了课程编制的一般原理: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即提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阶段: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这是对现代课程领域研究影响最大的理论架构。因此,泰勒被称为“课程编制模式的行为目标之父”,也被称为“教育评价之父”。评价程序共分四个步骤:确立评价目标、确定评价情趣、设计评价手段和利用评价结果。
“泰勒原理”作为一种目标模式,是一种有条理、系统的课程设计模式。它能够充分集中资源保证一个目标的实现,只要适当地选择好各种目标以及处理好多个目标的关系,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的成功。它提出并发展了一种至今为止最具有权威性的系统性的课程设计理论,为课程设计方法论的探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模式成了近几十年来学校实践中课程发展和评价的主导模式,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也是泰勒的一个重要贡献。但是,让教师、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只是围绕预定的行为目标进行和展开,也限制了师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自主性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软件工程只是解决软件项目的管理问题
B.软件工程主要解决软件产品的生产率问题
C.软件工程的主要思想是强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应用工程化原则
D.软件工程只是解决软件开发中的技术问题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软件工程学是研究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普遍原理与技术的一门工程学科。所谓软件工程是指,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指导软件的开发与维护。软件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技术、方法、工具和管理等方面。由此可见,选项A、B和D的说法均不正确,选项C正确。
临床实验中某些研究对象因迷信有名望的医生和医疗单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生理效应,对于预措施产生正面效应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A.信息偏倚
B.安慰剂效应
C.奈曼偏倚
D.霍桑效应
E.交叉效应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城市与城市社会
B.城市居民
C.城市人口
D.城市发展
正确答案
A
解析
城市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城市和社会的应用性科学。
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
A.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共性是强调()
A.先前经验对新的学习的影响
B.真实情境对于学习的价值
C.社会互动是学习的决定因素
D.师生关系对于学习的促进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心理学中学习理论的掌握情况。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是学习的主体,人类获取信息的过程是感知、注意、记忆、理解、问题解决的信息交换过程,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理解是有选择性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故本题选A。
对“外源化学物”概念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A.与人类接触并进人机体
B.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C.不具有生物活性
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
E.在一定剂量下具有损害作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外源化学物是毒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所谓外源化学物指由外界摄入,非机体内源性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又称外源性活性物质,它不是机体的组成成分,不是机体必需的营养素。故本题答案为C。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科学,诞生于( )
A.18世纪中期
B.18世纪后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对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上世纪60年代落后,教育心理学已沿着教学心理学的方向得以发展,其中涉及( )
A.对人的各种胜任力之实质的了解
B.对人的各种胜任力之培养的了解
C.对人的各种胜任力之培养的种种有效技术的了解
D.上述ABC各项内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______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 )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区等直接服务方法与社会行政、研究、督导等间接服务方法,去推行与孤老优抚对象生理或心理健康有关的社会政策或措施的工作过程指的是( )。
A.优抚医院社会工作
B.光荣院社会工作
C.社会救助工作
D.军休社会工作
正确答案
B
解析
光荣院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区等直接服务方法与社会行政、研究、督导等间接服务方法,去推行与孤老优抚对象生理或心理健康有关的社会政策或措施的一种工作过程。其目的是协助孤老优抚对象维持身心健康,保障老年生活各项必需的福利服务,使孤老优抚对象过上正常、安全的生活。
分析观察法的主要特点、具体的应用及其对教师的作用。
正确答案
(1)教育观察研究属于科学观察。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教育观察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教育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搜集资料的活动,观察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
②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教育观察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研究人员不干预研究对象的活动,不改变对象的自然条件和发展过程。换言之,教育观察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
③有翔实的观察记录;在教育观察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要通过描述记录法、取样记录法、行为核对表等对观察到的事实或现象进行详细的记录,以备研究、分析。
④是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其结果的解释是以有关理论为依据的。
⑤教育观察具有直接性,要借助一定的工具。
(2)观察法对于教师来说其主要功用是了解学生,具体的应用场合有:
①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观察。
②对学生课外活动的观察,包括课间的活动、午间的活动、课外活动时间里的活动等。
③对学生家庭的观察。
(3)观察法具体的应用对象有:
①全班学生。
②小团体或者小组。
③个别学生,特别是需要重点了解的学生。
(4)观察法具体的应用内容有:
①学习与思维活动。
②人际交往活动与互动行为。
③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现等。
解析
[解析] 此题的难点在于教师对教育观察的应用,答不全或不知应如何作答及答案的组织缺少逻辑性、条理性是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