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心理学概述
- 共766题
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表现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①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教师可以准确、合理、有效、全面地了解学生,作出正确的决策。
②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心理学也在适应社会发展中不断完善。正确剖析和认识社会出现的教育现象,既需要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现实视野,也需要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研究成果。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①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使教师的工作既符合自身的教学心理,又更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有助于教学工作产生更为优化的效果。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①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②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驾驭教学过程,更好地教导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丰富的例证。即教育心理学给教师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使教师不仅能够理解、应用某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特定的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教育心理学中的意义就是每个学生都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或者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这遵循了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 )。
A.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B.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C.自然科学
D.社会科学
E.上述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
A,B
解析
从性质上说,教育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综观全球,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趋势不包括【】
A.内容趋于集中
B.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C.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D.认知研究大行其道
正确答案
D
解析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内容趋于稳定、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A.学生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B.学生情绪人格及其规律
C.学生生理现象及其规律
D.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不属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的是( )
A.自我意识行为教育
B.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
C.友谊观和恋爱观教育
D.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教育
E.性心理、性生理、性道德教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属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性心理、性生理、性道德教育;②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③正确友谊观、恋爱观教育;④自我意识行为教育。而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教育则属于教育学或教育心理学范畴。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冯特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他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建树成为教育心理学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他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 )
A.研究心理现象
B.对心理进行测量
C.获取心理数据,区分心理高下
D.研究、揭示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等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和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人是教育的对象》作者是( )
A.乌申斯基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斯金纳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杰列夫于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在40年代( )
A.行为主义占优势
B.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C.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D.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在2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占优势。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教育心理学处于( )
A.教育心理学的起源阶段
B.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C.成熟与完善阶段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处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是( )
A.学生的学习兴趣
B.学习动机
C.教师的工作压力
D.教师的社会地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因此,教师的社会地位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下列不是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是( )
A.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明确,意见分歧大
B.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庞杂,体系零乱
C.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不明
D.教育心理学研究人员的技术不够到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以本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独立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明确,意见分歧大: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庞杂,体系零乱,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以及研究方法有待改进。
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在学的研究方面担负的任务是( )
A.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分类
B.阐明学习的过程
C.阐明有效学习的环境
D.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而非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
有些老教师从没学过教育心理学,课同样上得很好,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关系。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理由如下:
(1)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2)有些老教师从未学过教育心理学,但是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不断进行总结和摸索,终于成长为优秀教师。这个过程是对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和反思的过程,时间长、见效慢。
(3)教师如果学了教育心理学这门课,就会大大缩短自我摸索的过程,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