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A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B在一些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大量积累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下降

C害虫数量增加会引起食虫鸟类数量增多,进而抑制害虫种群的增长

D向湖泊中大量排放污染物引起鱼类死亡,鱼类尸体腐烂又加剧了湖中鱼类的死亡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34.如图一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二为另一生态系统中四个种群和分解者的能量相对值,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鹰与狐狸的关系是(           ) 。

(2)E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分别表示流入牲畜、昆虫、鼠的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3)为保护牧草,牧民开展了灭鼠运动,在调查鼠群密度时应采取的方法为(              ),由于干旱导致牧草在一段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  (               ) 能力。

(4)根据图二信息,请绘制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4.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够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体现了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无关

C一片草地上的生物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未体现垂直结构

D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简单

B同一生态系统中的同种生物的营养级相同

C流经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D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图2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作物栽培过程中,人们不断地除草、治虫,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食用菌和蚯蚓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分解者

C能量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循环流动

D由于生产环节增多,最终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2.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林地,下图表示该林地中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请回答:

(1)图中虚线数值表示(          ),M~N段时出生率(            )(>、<、=)死亡率。

(2)当田鼠种群中有鼠疫发生时,种群数量的变动可对应图中的QM段,此阶段年龄组成 (           )(一定是/不一定是)衰退型。鼠疫杆菌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

(3)据调查统计,林地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分解者分解量为,呼吸量为,未利用的能量为,那么该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             ),能量在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

(4)林地的抵抗力稳定性比农田(          )(强/弱),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1)环境容纳量(或K值)   ;   >

(2)不一定是  ;    寄生   

(3)   ;    14.5

(4)强   ;    林地物种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 下列有关生物学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    )

A迁入、迁出能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B基因型为Aa的豌豆,自交后代中AA个体所占比例增大,种群发生了进化

C原本肥沃的农田被废弃后杂草丛生,该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D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等于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则该自然生态系统处于稳态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正确答案

D

解析

草本阶段的丰富度小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A错误;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比草本阶段的空间结构要比草本阶段的空间结构要复杂,B错误;草本阶段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自我调节能力也小于灌木阶段的群落,C错误;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上一个阶段为下一个阶段的形成创造了适宜的环境,D正确。

考查方向

群落演替

解题思路

步骤一:考生阅读题干,理解题干

步骤二:考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排除筛选

步骤三:最终选出正确正确答案

易错点

分不清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在群落演替中的地位。

教师点评

考查学生对试题识记和理解能力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1 分

32.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               )。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            )。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              )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             )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              )最为喜好。由此说明(              )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          )的数量和种类,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                )。

正确答案

(1)群落     ;     分解者   ;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①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控制无关变量)    ;    灭菌 

②高于(大于) ;  杨半分解叶  ;   叶片种类和分解(腐解)程度

(3)蚯蚓 ;  (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0.芝麻剑,在贵州省仅产于罗甸县境内及流经罗甸的红水河河段,鱼身无鳞,因其体形似剑,身上又布满了芝麻粒大小的黑色斑点而得名。芝麻剑鱼多生活于地下暗河与地上明河交接的深水水域,肉质鲜嫩,它含有多种人类生存必须之微量元素,常食可美容、壮体、延年益寿,吃进嘴里,有淡淡的神奇的香味溢出,令食者心旷神怡,过口难忘。俗言世上美食当数“天上的斑鸠,地上的竹溜,水中的芝麻剑”,的确不假。该鱼第一次性成熟为6-8龄(年),每年4-8月繁殖,难于人工养殖。今有“不吃芝麻剑,枉自到罗甸”之说,未品尝到芝麻剑,那真是人生莫大的遗憾。——摘自贵州罗甸县人民政府网

(1)罗甸境内红水河某河段分布的所有芝麻剑构成一个(               )。根据材料分析,制约罗甸境内分布的芝麻剑总数较少的外界环境因素是 (               ) 。

(2)按生态系统的成分进行分类,芝麻剑是(               ),罗甸境内红水河的不同河段,由于河床的起伏等,分布的芝麻剑和与其有联系的各种生物是有差异的,表明群落的结构特征可以表现在(               )方向上。

(3)有人进行人工养殖,在2014年3 月,选定某一区域,投放三千尾3龄(年)鱼苗,以期增加种群数量,各种环境条件适宜,精心养殖下,养殖3年(即2017年3月)内,芝麻剑种群数量的趋势是(               )(增加、基本不变、减少)。为了长期获得高产,人们调整养殖池内的(               ) 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人类最有益部分。

(4)在养殖区内,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减少,(               )能力下降,(               ) 稳定性增加,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种群演替的 (               ) 。

正确答案

(1)种群  生存空间小、有限或地理隔离 

(2)消费者  ; 水平          

(3)基本不变   ;能量流动  

(4)自我调节  ; 恢复力 ;   速度和方向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