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气的性质
- 共2347题
实验室鉴定氯酸钾晶体和1-氯丙烷中的氯元素,现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程序:①滴加AgNO3溶液;②加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催化剂MnO2;⑤加蒸馏水过滤后取滤液;⑥过滤后取滤渣;⑦用HNO3酸化。
(1)鉴定氯酸钾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 (填序号)。
(2)鉴定1-氯丙烷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 (填序号)。
正确答案
(1)④③⑤⑦① (2)②③⑦①
略
(6分)有学生在实验室中向盛有10mL饱和氯化铁溶液的试管里投入足量铝片,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黄色溶液很快变成红褐色,过一会儿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②铝片表面立刻有少量黑色物质析出,黑色物质能被磁铁吸起。
③混合液温度升高甚至发烫,产生无色气泡,且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加快,铝片上下翻滚。
(1)产生的红褐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无色气泡的成分是___________。
(2)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生成气泡速率明显加快的两个原因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
正确答案
(1)氢氧化铁或Fe(OH)3(1分),氢气或H2(1分)。
(2)铁离子水解产生的氢离子与铝反应产生氢气,使水解平衡右移,铁离子转化成氢氧化铁沉淀(2分)。
(3)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加快(1分);铝与置换出的铁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反应,使反应速率加快(1分)。
略
(16分)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以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CoCl2·6H2O的一种新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①钴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Cl=CoCl2+H2↑
②CoCl2·6H2O熔点86℃,易溶于水、乙醚等;常温下稳定无毒,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变成有毒的无水氯化钴。
③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开始沉淀
2.3
7.5
7.6
3.4
完全沉淀
4.1
9.7
9.2
5.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过氧化氢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加入碳酸钠调节pH至a得到的滤渣可部分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的范围是 。
(3)操作Ⅰ包含3个基本实验操作,它们是 。
(4)制得的CoCl2·6H2O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16分,每空4分)
(1)2Fe2+ + 2H+ + H2O2 = 2Fe3+ + 2H2O
(2)5.2~7.6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和过滤
(4)降低烘干温度,防止产品分解
略
(18分)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氯气和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和氨气的反应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烧瓶内的固体可选用 。
a.烧碱 b.生石灰. c.二氧化硅 d.五氧化二磷
(2)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上图的备选装置中选择并将编号填入下列空格。B ;D ;E (填编号)。装置I中需要的试剂是 。
(3)写出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装置C内出现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的操作步骤: 。
(5)该装置连接后尚存在的缺陷是: 。
正确答案
略
在已经提取氯化钠、溴、镁等化学物质的富碘卤水中,采用下列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乙、丁中溶质的化学式:乙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
(2)第④步操作中用稀硫酸浸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
a.除去未反应的
b.除去未反应的I-
c.除去未反应的Fe
d.除去碱性物质
(3)第⑦步操作可供提纯I2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不要求写具体步骤)。
(4)实验室检验I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物质见光易变黑,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3Ag+4HNO3====3AgNO3+NO↑+2H2O)
(6)按上述实验过程填空:
写出①②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FeI2 FeCl3
(2)C (3)升华 萃取
(4)将I2加在淀粉溶液中,溶液显蓝色
(5)2Ag====I2Ag+I2
(6)c.蓝 d.紫
①2FeBr2+3Cl2====2FeCl3+2Br2
②2FeCl3+2KI====2FeCl2+I2+2KCl
③2KI+Br22====KBr+I2
由物质的转化图分析讨论,可得乙物质是由铁和碘化银反应生成的,由于铁在该反应中只能被氧化为+2价,故乙是FeI2,而不是FeI3,而Cl2将FeI2氧化为I2和FeCl3,3Cl2+2FeI2====2I2+2FeCl3;在第④步操作中用稀硫酸浸洗银时,是除去银里的少量铁。I2单质易升华,易溶于有机溶剂(如酒精、四氯化碳等),提纯I2可用升华和萃取的方法。单质I2遇淀粉的水溶液显蓝色,这是检验单质I2的常用方法(也是检验淀粉的常用方法)。AgI的稳定性较差,见光受热易分解生成单质银和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