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______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_____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______的分开而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有______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________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_____条染色体。

(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结构   生物进化

(2)同源染色体   9   2

(3)20   4   22

(4)3/16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控制豌豆高茎(D)和矮茎(d)的基因位于第4号染色体上,圆粒(R)和皱粒(r)的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高茎豌豆的产量较高,皱粒豌豆的蔗糖含量高,味道更甜美。现有高茎圆粒和矮茎皱粒两个纯合豌豆品种,欲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利用四年时间培育出高茎皱粒豌豆新品种。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简单的育种计划,请将该计划补充完整:

(1)第一年:

①.将上述两品种的豌豆种子分别种植在不同地块上,获得亲本植株;

②.若以高茎圆粒豌豆为母本,则需在豌豆__________以前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和套袋操作;

③.在适宜时期取矮茎皱粒豌豆的花粉对母本进行人工授粉;

④.收获F1种子。

(2)第二年:

①.种植F1种子,获得F1植株。任其自交,获得F2种子;

②.选出F2种子中的___________,这样的种子约占F2种子总数的______________。

(3)第三年:

①.种植第二年选出的F2种子,获得F2植株;

②.只保留F2植株中的________,这样的植株约占当年植株总数的_________________。

③.任其自交,产生F3种子,_______________,获得多份F3种子。

(4)第四年:

①.__________获得F3植株;

②.任其自交产生F4种子,从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所需纯种。

正确答案

(1)第一年:②.自花传粉(或花蕊成熟)

(2)第二年:②.皱粒种子  1/4

(3)第三年:②.高茎植株 3/4   ③.将每株F2产生的种子单独收获

(4)第四年:①.取适当份数的F3种子分别种植在不同地块上    ②.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地块上(或全是高茎植株的地块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F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

(2)Ⅰ、Ⅱ、Ⅲ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_________类。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__________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通过矮秆抗病Ⅱ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_____。

(5)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矮秆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自交 2/3

(2)Ⅱ   

(3)C  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

(4)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00%

(5)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杂交;如果子一代为高秆,子二代高秆:矮秆=3:1(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或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种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如果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秆性状由环境引起的;否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科学家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和棉花细胞进行研究,发现它们有一个相同的细胞器是________。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能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k基因)导入棉花,筛选出k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假定k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抗虫植株体细胞含两个k基因,假设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k基因的整合位点),让该抗虫植株自交,后代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分别是: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

正确答案

(2)核糖体    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3)1:0      3:1      15: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F2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

(2)B组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矮秆抗病Ⅱ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它不能直接用于生产,因为它_________,欲想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还需用___________处理矮秆抗病Ⅱ的幼苗。

(3)基于B组实验而进行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自交;1/3

(2)tR;高度不育;秋水仙素(或低温)

(3)单倍体育种

下一知识点 : 自交含义及其方法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杂交含义及其方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