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___,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

(2)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________类。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4)通过矮杆抗病Ⅱ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___。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

(5)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自交   2/3

(2)Ⅱ

(3)C    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

(4)单倍体育种    100%

(5)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杂交;如果子一代为高秆,子二代高秆:矮秆=3:1(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或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种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如果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秆性状由环境引起;否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植物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分别由基因A和a控制;抗病对染病是显性,分别由基因T和t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分别为AaTt和AATt的甲、乙两类植株,它们即能自花传粉,也能异花传粉,且在自然状态下能进行自由传粉。现将甲、乙植株间行种植在同一块地上。回答下列问题:

(1)它们产生的子一代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

(2)甲类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一代中,AATt个体出现的几率是___________。

(3)已知种子的糯性与所含淀粉的种类有关,请说明糯性基因是如何决定其糯性的。

(4)请写出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培育出糯性抗病品系。

正确答案

(1)9种

(2)1/8

(3)植株细胞中的糯性基因通过控制与淀粉形成有关的酶的合成,来控制糯性性状的出现

(4)用甲类植株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

下一知识点 : 自交含义及其方法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杂交含义及其方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2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