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NaNO3.实验流程可用如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试剂X:______,沉淀B:______

(2)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______(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_,请写出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实验室分离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NaNO3.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如先加入AgNO3,则会同时生成Ag2SO4和AgCl沉淀,则应先加入过量的BaCl2[或Ba(NO32],生成BaSO4沉淀,然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使Cl-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则试剂X为BaCl2[或Ba(NO32],沉淀A为BaSO4,沉淀B为AgCl,

故答案为:BaCl2[或Ba(NO32];AgCl;

(2)加入过量的BaCl2[或Ba(NO32],然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使Cl-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在所得滤液中含有Ag+、Ba2+,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

故答案为: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

(3)加入过量的Na2CO3,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Na2CO3,因为Na2CO3与稀HN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NaNO3,蒸发后可得到NaNO3,不引入杂质,所以操作③所得溶液为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HNO3,最后进行蒸发操作可得固体NaNO3,发生的反应为Na2CO3+2HNO3═2NaNO3+CO2↑+H2O,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H++CO32-═H2O+CO2↑,

故答案为:Na2CO3、稀HNO3、2H++CO32-═H2O+CO2↑;

解析

解:(1)实验室分离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NaNO3.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如先加入AgNO3,则会同时生成Ag2SO4和AgCl沉淀,则应先加入过量的BaCl2[或Ba(NO32],生成BaSO4沉淀,然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使Cl-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则试剂X为BaCl2[或Ba(NO32],沉淀A为BaSO4,沉淀B为AgCl,

故答案为:BaCl2[或Ba(NO32];AgCl;

(2)加入过量的BaCl2[或Ba(NO32],然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使Cl-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在所得滤液中含有Ag+、Ba2+,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

故答案为: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

(3)加入过量的Na2CO3,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Na2CO3,因为Na2CO3与稀HN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NaNO3,蒸发后可得到NaNO3,不引入杂质,所以操作③所得溶液为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HNO3,最后进行蒸发操作可得固体NaNO3,发生的反应为Na2CO3+2HNO3═2NaNO3+CO2↑+H2O,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H++CO32-═H2O+CO2↑,

故答案为:Na2CO3、稀HNO3、2H++CO32-═H2O+CO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加碘食盐中含有的碘酸钾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常温下很稳定,加热至560℃开始分解.在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可与碘化物、亚硫酸盐等还原性物质反应.工业生产碘酸钾的流程如下:

(1)步骤②中氢氧化钾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2)参照下表碘酸钾的溶解度,操作③得到碘酸钾晶体,可经过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

(3)已知: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I2+2S2O32-=2I-+S4O62-

为了测定加碘食盐中碘的含量,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过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最后加入指示剂,以物质的量浓度为2.0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10.00mL时恰好反应完全.

①在滴定过程中,所用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可以用______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

③下列有关该滴定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滴定管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并润洗

B.滴定时眼睛注视滴定管内溶液液面变化

C.为减小实验误差,可用少量的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

D.终点读数时俯视会导致碘的含量偏低

④加碘食盐样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______g•kg-1(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正确答案

解:(1)KH(IO32可与KOH反应生成KIO3,反应的方程式为KH(IO32+KOH═2KIO3+H2O,故答案为:与KH(IO32反应使其转化为KIO3

(2)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KIO3溶解度越大,从溶液中获得KIO3晶体需要蒸发结晶,故答案为:蒸发结晶;

(3)①在滴定过程中,所用的玻璃仪器为滴定管和锥形瓶,Na2S2O3溶液呈碱性,使用碱性滴定管,故答案为: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②该实验产生碘单质,可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溶液的蓝色消失且半分钟内不再变化达到滴定终点,故答案为:淀粉溶液;溶液的蓝色消失且半分钟内不再变化;

③A、滴定管应该是先检查是否漏水,然后用蒸馏水润洗,最后用待测液润洗,故A正确;

B、滴定时眼睛注视着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以便及时判断滴定终点,故B错误;

C、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可冲洗附在锥形瓶内壁上的待测液,以减小实验误差,故C正确;

D、终点读数时俯视会导致碘的含量偏低,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④设碘酸钾的物质的量为x.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①; I2+2S2O3 2-=2I-+S4 O62-②,将方程式②×3+①得

IO3-+6H++6S2O32-=I-+3S4O62-+3H2O

1        6

x        2.0×10-3mol/L×0.01L

x==mol,

根据碘原子守恒知,碘元素的质量=mol×127g/mol=4.23×10-4g,所以碘元素的质量分数=×100%=g/kg,

故答案为:

解析

解:(1)KH(IO32可与KOH反应生成KIO3,反应的方程式为KH(IO32+KOH═2KIO3+H2O,故答案为:与KH(IO32反应使其转化为KIO3

(2)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KIO3溶解度越大,从溶液中获得KIO3晶体需要蒸发结晶,故答案为:蒸发结晶;

(3)①在滴定过程中,所用的玻璃仪器为滴定管和锥形瓶,Na2S2O3溶液呈碱性,使用碱性滴定管,故答案为: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②该实验产生碘单质,可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溶液的蓝色消失且半分钟内不再变化达到滴定终点,故答案为:淀粉溶液;溶液的蓝色消失且半分钟内不再变化;

③A、滴定管应该是先检查是否漏水,然后用蒸馏水润洗,最后用待测液润洗,故A正确;

B、滴定时眼睛注视着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以便及时判断滴定终点,故B错误;

C、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可冲洗附在锥形瓶内壁上的待测液,以减小实验误差,故C正确;

D、终点读数时俯视会导致碘的含量偏低,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④设碘酸钾的物质的量为x.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①; I2+2S2O3 2-=2I-+S4 O62-②,将方程式②×3+①得

IO3-+6H++6S2O32-=I-+3S4O62-+3H2O

1        6

x        2.0×10-3mol/L×0.01L

x==mol,

根据碘原子守恒知,碘元素的质量=mol×127g/mol=4.23×10-4g,所以碘元素的质量分数=×100%=g/kg,

故答案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碳酸锂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以β-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2O-Al2O3-4SiO2)为原材料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5.2、9.7和12.4;Li2SO4、LiOH和Li2CO3在303K下的溶解度分别为34.2g、12.7g和1.3g.

(1)步骤Ⅰ前,β-锂辉石要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______

(2)步骤Ⅰ中,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Li+、SO42-,另含有Al3+、Fe3+、Fe2+、Mg2+、Ca2+、Na+等杂质,需在搅拌下加入______(填“石灰石”、“氯化钙”或“稀硫酸”)以调节溶液的PH到6.0-6.5,沉淀部分杂质离子如______,然后分离得到浸出液.

(3)步骤Ⅱ中,将适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和Na2CO3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中,可除去的杂质金属离子有______

(4)步骤Ⅲ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母液中的主要溶质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已知β-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2O•Al2O3•4SiO2)为原材料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Li2O•Al2O3•4SiO2加硫酸,浸取,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Li+、SO42-,另含有Al3+、Fe3+、Fe2+、Mg2+、Ca2+、Na+等杂质,在在搅拌下加入石灰石调节pH,使Al3+、Fe3+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过滤,再将适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和Na2CO3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中,Fe2+被氧化为Fe3+,然后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钙离子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过滤的硫酸锂溶液,再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得到碳酸锂沉淀,过滤得到碳酸锂,

(1)固体颗粒越小,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同时可使锂元素尽可能多地溶解到酸中,故答案为:加快反应速率;

(2)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4.7、9.0和11.1,在搅拌下加入石灰石以调节溶液的PH到6.0-6.5,则Fe3+、Al3+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所以除去的离子为Al3+、Fe3+,故答案为:石灰石;Al3+、Fe3+

(3)步骤Ⅱ中加入H2O2溶液,可将Fe2+氧化为Fe3+,然后加入石灰乳可除去其中的Fe3+和Mg2+,再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可除去Ca2+.此时溶液中的离子主要有Li+、Na+、SO42-,故答案为:Fe2+、Mg2+、Ca2+

(4)步骤Ⅲ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后,主要使Li+转化为Li2CO3沉淀,故答案为:2Li++CO32-=Li2CO3↓;

(5)反应后,溶液中的Na2SO4以及加入的过量Na2CO3便留在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为Na2SO4,故答案为:Na2SO4、Na2CO3

解析

解:已知β-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2O•Al2O3•4SiO2)为原材料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Li2O•Al2O3•4SiO2加硫酸,浸取,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Li+、SO42-,另含有Al3+、Fe3+、Fe2+、Mg2+、Ca2+、Na+等杂质,在在搅拌下加入石灰石调节pH,使Al3+、Fe3+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过滤,再将适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和Na2CO3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中,Fe2+被氧化为Fe3+,然后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钙离子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过滤的硫酸锂溶液,再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得到碳酸锂沉淀,过滤得到碳酸锂,

(1)固体颗粒越小,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同时可使锂元素尽可能多地溶解到酸中,故答案为:加快反应速率;

(2)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4.7、9.0和11.1,在搅拌下加入石灰石以调节溶液的PH到6.0-6.5,则Fe3+、Al3+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所以除去的离子为Al3+、Fe3+,故答案为:石灰石;Al3+、Fe3+

(3)步骤Ⅱ中加入H2O2溶液,可将Fe2+氧化为Fe3+,然后加入石灰乳可除去其中的Fe3+和Mg2+,再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可除去Ca2+.此时溶液中的离子主要有Li+、Na+、SO42-,故答案为:Fe2+、Mg2+、Ca2+

(4)步骤Ⅲ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后,主要使Li+转化为Li2CO3沉淀,故答案为:2Li++CO32-=Li2CO3↓;

(5)反应后,溶液中的Na2SO4以及加入的过量Na2CO3便留在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为Na2SO4,故答案为:Na2SO4、Na2CO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电解法处理含CN-、Cr2O72-和CrO42-等有害离子的酸性废水的示意图,图①处电解池中利用阳极产生的阳离子将Cr2O72-和CrO42-还原成Cr3+,经分离有害金属离子后,废液经④处电解池,将CN-转化为CO32-和N2而除去.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④电解池的阴极会产生一种可燃气体,该气体是______;步骤③使用稍过量的石灰,既完全沉淀Cr3+,又降低SO42-的含量,由此可知残渣2的成分为______

(2)步骤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产生的阳离子还原Cr2O7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步骤④的电解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4)已知②溶液中所含Cr3+的浓度为0.6mol/L,为防止Fe(OH)3残渣中含有Cr(OH)3,②所调节pH值应小于______.[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常数 Ksp=6×10-31]

(5)最初废水中CN-的浓度为0.08mol/L,要完全处理1m3这种废水,①④两处电解池阴极得到气体在标况下的总体积至少为______m3(忽略整个过程溶液体积变化,各步反应均完全,各电极只发生单一反应且空气不参加反应).

正确答案

解:酸性废水以铁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此时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阳极产生的亚铁离子还原Cr2O72-和CrO42-生成Cr3+,本身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调节溶液的pH使铁离子沉淀,然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钙完全沉淀Cr3+,同时钙离子与硫酸生成微溶的硫酸钙,所以残渣是Cr(OH)3和硫酸钙,最后用惰性电极电解含CN-的碱性溶液,阳极是CN-放电,转化为CO32-和N2而除去,阴极是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从而将有毒的CN-而使酸性废水达到排放的标准,

(1)①④电解池的阴极都是氢离子放电产生一种可燃气体是氢气,该气体是氢气,步骤③使用稍过量的石灰,同时钙离子与硫酸生成微溶的硫酸钙,所以残渣是Cr(OH)3和硫酸钙,故答案为:氢气;Cr(OH)3和硫酸钙;

(2)步骤①中阳极是铁失去电子变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二价铁离子有还原性,Cr2O72-有强氧化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价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Cr2O72-被还原为Cr3+,反应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故答案为:Fe-2e-=Fe2+;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3)步骤④的电解池中,阳极是CN-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N--12OH--10e-=2CO32-+N2↑+6H2O,故答案为:2CN--12OH--10e-=2CO32-+N2↑+6H2O;

(4)Ksp=c(Cr3+)•c3(OH-),c(OH-)==mol/L=10-10mol/L,所以c(H+)=mol/L=10-4mol/L,所以pH=4,故答案为:4;

(5)根据电子转移相等,②溶液中所含Cr3+的浓度为0.6mol/L,所以n(Cr3+)=600mol,根据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所以6e-~2Cr3+~3H2,则①生成V(H2)=L=20160L,根据电极2CN--12OH--10e-=2CO32-+N2↑+6H2O,最初废水中CN-的浓度为0.08mol/L,所以n(CN-)=80mol,2CN-~10e-~5H2,生成V(H2)=L=4480L,①④两处电解池阴极得到气体在标况下的总体积至少为20160L+4480L=24.64m3,故答案为:24.64.

解析

解:酸性废水以铁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此时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阳极产生的亚铁离子还原Cr2O72-和CrO42-生成Cr3+,本身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调节溶液的pH使铁离子沉淀,然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钙完全沉淀Cr3+,同时钙离子与硫酸生成微溶的硫酸钙,所以残渣是Cr(OH)3和硫酸钙,最后用惰性电极电解含CN-的碱性溶液,阳极是CN-放电,转化为CO32-和N2而除去,阴极是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从而将有毒的CN-而使酸性废水达到排放的标准,

(1)①④电解池的阴极都是氢离子放电产生一种可燃气体是氢气,该气体是氢气,步骤③使用稍过量的石灰,同时钙离子与硫酸生成微溶的硫酸钙,所以残渣是Cr(OH)3和硫酸钙,故答案为:氢气;Cr(OH)3和硫酸钙;

(2)步骤①中阳极是铁失去电子变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二价铁离子有还原性,Cr2O72-有强氧化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价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Cr2O72-被还原为Cr3+,反应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故答案为:Fe-2e-=Fe2+;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3)步骤④的电解池中,阳极是CN-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N--12OH--10e-=2CO32-+N2↑+6H2O,故答案为:2CN--12OH--10e-=2CO32-+N2↑+6H2O;

(4)Ksp=c(Cr3+)•c3(OH-),c(OH-)==mol/L=10-10mol/L,所以c(H+)=mol/L=10-4mol/L,所以pH=4,故答案为:4;

(5)根据电子转移相等,②溶液中所含Cr3+的浓度为0.6mol/L,所以n(Cr3+)=600mol,根据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所以6e-~2Cr3+~3H2,则①生成V(H2)=L=20160L,根据电极2CN--12OH--10e-=2CO32-+N2↑+6H2O,最初废水中CN-的浓度为0.08mol/L,所以n(CN-)=80mol,2CN-~10e-~5H2,生成V(H2)=L=4480L,①④两处电解池阴极得到气体在标况下的总体积至少为20160L+4480L=24.64m3,故答案为:24.6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碱式碳酸镁和无水氯化镁具有广泛的用途.

●用白云石(CaCO3•MgCO3)为主要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镁和无水氯化镁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灰浆”中除水和MgO外,主要成分还有:______

(2)从MgCl2晶体得到无水MgCl2的操作为:______

●为探究所制得的水合碱式碳酸镁(m MgCO3•n Mg(OH)2•x H2O)的组成.某同学组装仪器如图所示:

(3)实验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为1.60g,C处浓H2SO4增重0.72g,D处碱石灰增重1.32g,此水合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______

(4)A框中装置的作用是______;在装好试剂后,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5)若将E框中的装置去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_

正确答案

(1)碳酸钙、碳酸镁分解得到氧化钙、氧化镁,都可以和水反应得到氢氧化物:Ca(OH)2和Mg(OH)2故答案为:Ca(OH)2和Mg(OH)2

(2)镁离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得到氢氧化镁,所以应抑制镁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水解,故从MgCl2晶体得到无水MgCl2的操作在HCl气流中进行,

故答案为:将MgCl2•6H2O晶体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

(3)设水合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mMgCO3•nMg(OH)2

mMgCO3•nMg(OH)2•xH2O(m+n)MgO+mCO2↑+(n+x)H2O

                        80(m+n)   44m    18(n+x)

                        1.60       1.32    0.72

则:==,解得x=3,n=1,m=3,即3MgCO3•Mg(OH)2•3H2O,

故答案为:3MgCO3•Mg(OH)2•3H2O;

(4)实验需要通过测量D装置内碱石灰的增重,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通过测量C装置装置,计算生成的水的质量,所以A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要排除空气中的水以及二氧化碳的干扰,开始之前要先通空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再进行试验,

故答案为: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等酸性气体;关闭K2,打开K1,通入足量空气后,再打开K2,关闭K1

(5)实验需要通过测量D装置内碱石灰的增重,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通过测量C装置装置,计算生成的水的质量故A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防止进入D装置中,如果没有E装置,D中碱石灰会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和CO2等酸性气体,产生误差,测得m偏大,n偏小,最后的碱石灰的作用: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和CO2等,不能去掉,

故答案为:D中碱石灰会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和CO2等酸性气体,产生误差,测得m偏大,n偏小;

解析

(1)碳酸钙、碳酸镁分解得到氧化钙、氧化镁,都可以和水反应得到氢氧化物:Ca(OH)2和Mg(OH)2故答案为:Ca(OH)2和Mg(OH)2

(2)镁离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得到氢氧化镁,所以应抑制镁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水解,故从MgCl2晶体得到无水MgCl2的操作在HCl气流中进行,

故答案为:将MgCl2•6H2O晶体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

(3)设水合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mMgCO3•nMg(OH)2

mMgCO3•nMg(OH)2•xH2O(m+n)MgO+mCO2↑+(n+x)H2O

                        80(m+n)   44m    18(n+x)

                        1.60       1.32    0.72

则:==,解得x=3,n=1,m=3,即3MgCO3•Mg(OH)2•3H2O,

故答案为:3MgCO3•Mg(OH)2•3H2O;

(4)实验需要通过测量D装置内碱石灰的增重,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通过测量C装置装置,计算生成的水的质量,所以A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要排除空气中的水以及二氧化碳的干扰,开始之前要先通空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再进行试验,

故答案为: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等酸性气体;关闭K2,打开K1,通入足量空气后,再打开K2,关闭K1

(5)实验需要通过测量D装置内碱石灰的增重,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通过测量C装置装置,计算生成的水的质量故A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防止进入D装置中,如果没有E装置,D中碱石灰会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和CO2等酸性气体,产生误差,测得m偏大,n偏小,最后的碱石灰的作用: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和CO2等,不能去掉,

故答案为:D中碱石灰会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和CO2等酸性气体,产生误差,测得m偏大,n偏小;

下一知识点 : 其他物质的检验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气体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