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体的检验
- 共1690题
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选择装置_____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选择装置______;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_____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_____.
(2)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______,进冷却水的方向是______.
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下滴,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
(3)实验室中制取的Fe(OH)3胶体中常常含有杂质Cl-离子.可用______的方法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杂质Cl-离子.
正确答案
解:(1)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100℃蒸发出来的是水蒸气,从碘水中分离出I2,可以加入四氯化碳萃取剂,采用萃取的方法,故答案为:D;A;B、萃取;
(2)蒸馏装置中①的名称是蒸馏烧瓶,冷凝管的进冷却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在使用分液漏斗时,要打开分液漏斗上端活塞或使凹孔对准小孔,以保证内部液体顺利流下,
故答案为:蒸馏烧瓶;下进上出;打开分液漏斗上端活塞或使凹孔对准小孔;
(3)Fe(OH)3胶体和含有氯离子的溶液的分离应采用渗析的方法,故答案为:渗析.
解析
解:(1)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100℃蒸发出来的是水蒸气,从碘水中分离出I2,可以加入四氯化碳萃取剂,采用萃取的方法,故答案为:D;A;B、萃取;
(2)蒸馏装置中①的名称是蒸馏烧瓶,冷凝管的进冷却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在使用分液漏斗时,要打开分液漏斗上端活塞或使凹孔对准小孔,以保证内部液体顺利流下,
故答案为:蒸馏烧瓶;下进上出;打开分液漏斗上端活塞或使凹孔对准小孔;
(3)Fe(OH)3胶体和含有氯离子的溶液的分离应采用渗析的方法,故答案为:渗析.
2013年1月27日百度新闻资讯中报道,活性氧化锌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新型无机材料,其颗粒大小约在1~100纳米.云南化工冶金研究所采用湿化学法(NPP-法)制备纳米级活性氧化锌,可用各种含锌物料为原料,采用酸浸出锌,经过多次净化除去原料中的杂质,然后沉淀获得碱式碳酸锌,最后焙解获得活性氧化锌,化学工艺流程如下:
(1)通过______可以检验流程中滤液2中含有Na+,该实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
(2)上述流程图中pH=12的Na2CO3溶液中c(CO32-)=0.50mol/L,c(HCO3-)=1×10-2 mol/L,则c(Na+):c(OH-)=______.
(3)“溶解”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Zn2+、SO42-,另含有Fe2+、Cu2+等杂质.先加入______(填“Na2CO3”或“H2SO4”)调节溶液的pH至5.4,然后加入适量KMnO4,Fe2+转化为Fe(OH)3,同时KMnO4转化为MnO2.经检测溶液中Fe2+的浓度为0.009mol•L-1,则每升溶液中至少应加入______mol KMnO4.
(4)已知常温下,Cu(OH)2的溶度积常数Ksp=2×10-20.溶液中杂质Cu2+浓度为0.002mol•L-1,若要生成沉淀,则应调节溶液的pH大于______.
(5)“沉淀”得到ZnCO3•2Zn(OH)2•H2O,“煅烧”在450~500℃下进行,“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由实验流程可知,含锌物料为原料,采用硫酸浸出锌,过滤除杂,得到滤液中含锌离子,与加入的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锌,最后焙解获得活性氧化锌.
(1)Na的焰色为黄色,则检验溶液中含有Na+,常用焰色反应,具体操作为:将铂丝蘸盐酸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待测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再将铂丝再蘸盐酸灼烧至无色,
故答案为:焰色反应;将铂丝蘸盐酸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待测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再将铂丝再蘸盐酸灼烧至无色;
(2)pH=12的Na2CO3溶液,由化学式可知,n(Na)=2n(C),则c(Na+)=2×0.51 mol/L=1.02 mol/L,c(OH-)=0.01mol/L,所以c(Na+):c(OH-)=102:1,故答案为:102:1;
(3)溶解后得到酸性溶液,要调节溶液的pH至5.4,需要升高pH,故应加入Na2CO3 n(Fe2+)=0.009 mol,由电子得失守恒,则n(KMnO4)==0.003 mol,故答案为:Na2CO3;0.003;
(4)Cu2+浓度为0.0002mol•L-1,c(Cu2+)•[c(OH-)]2=2×10-20时开始出现沉淀,c(OH-)==
=10-8 mol•L-1,pH=6,故答案为:6;
(5)“煅烧”反应生成ZnO、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为ZnCO3•2Zn(OH)2•H2O3ZnO+CO2↑+3H2O↑,
故答案为:ZnCO3•2Zn(OH)2•H2O3ZnO+CO2↑+3H2O↑.
解析
解:由实验流程可知,含锌物料为原料,采用硫酸浸出锌,过滤除杂,得到滤液中含锌离子,与加入的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锌,最后焙解获得活性氧化锌.
(1)Na的焰色为黄色,则检验溶液中含有Na+,常用焰色反应,具体操作为:将铂丝蘸盐酸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待测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再将铂丝再蘸盐酸灼烧至无色,
故答案为:焰色反应;将铂丝蘸盐酸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待测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再将铂丝再蘸盐酸灼烧至无色;
(2)pH=12的Na2CO3溶液,由化学式可知,n(Na)=2n(C),则c(Na+)=2×0.51 mol/L=1.02 mol/L,c(OH-)=0.01mol/L,所以c(Na+):c(OH-)=102:1,故答案为:102:1;
(3)溶解后得到酸性溶液,要调节溶液的pH至5.4,需要升高pH,故应加入Na2CO3 n(Fe2+)=0.009 mol,由电子得失守恒,则n(KMnO4)==0.003 mol,故答案为:Na2CO3;0.003;
(4)Cu2+浓度为0.0002mol•L-1,c(Cu2+)•[c(OH-)]2=2×10-20时开始出现沉淀,c(OH-)==
=10-8 mol•L-1,pH=6,故答案为:6;
(5)“煅烧”反应生成ZnO、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为ZnCO3•2Zn(OH)2•H2O3ZnO+CO2↑+3H2O↑,
故答案为:ZnCO3•2Zn(OH)2•H2O3ZnO+CO2↑+3H2O↑.
CuCl2常用于颜料、木材防腐等工业,并用作消毒剂、媒染剂、催化剂.工业上用粗制的氧化铜粉末(含杂质FeO和SiO2)来制取无水CuCl2的流程如下:
已知:Fe3+、Fe2+、Cu2+转化为相应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表:
(1)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滤渣A的成分有______(填化学式),检验滤液C中的Fe3+离子是否除尽的方法是______.
(3)第④步蒸发操作必要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坩埚钳、石棉网、______.需要在氯化氢气流中蒸干制取无水氯化铜的原因是______.
(4)称取30.250g已制得的无水CuCl2产品(含少量FeCl3杂质),溶于水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250mL滤液,量取25.00mL滤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平均为46.00mL,则该无水CuCl2产品中CuCl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小数表示,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正确答案
解:粗制的氧化铜粉末(含FeO和SiO2杂质),加入盐酸,CuO+2HCl═CuCl2+H2O,FeO+2HCl═FeCl2+H2O,二氧化硅和盐酸不反应,滤渣A为SiO2,滤液A为:CuCl2、FeCl2,加氯水,氯气具有氧化性氧化亚铁离子2Fe2++Cl2=2Fe3++2Cl-,滤液B为:Fe3+、Cu2+、Cl-,加入氧化铜,氧化铜和氢离子反应,促进水解反应右移,Fe3++3H2O⇌Fe(0H)3+3H+,调节PH至3.2,形成氢氧化铁沉淀,氯化铜水溶液中铜离子水解,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抑制氯化铜水解得到氯化铜固体,
(1)氯气具有氧化性,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第②步加入氯水,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
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
(2)粗制的氧化铜粉末(含FeO和SiO2杂质),加入盐酸,CuO+2HCl═CuCl2+H2O,FeO+2HCl═FeCl2+H2O,二氧化硅和盐酸不反应,CuCl2、FeCl2易溶于水,二氧化硅和酸不反应,难溶于水,所以滤渣A为SiO2,Fe3+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使溶液变红色,所以检验滤液B中是否含Fe3+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滤液C,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Fe3+,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滤液中不含Fe3+,
故答案为:SiO2;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血红色,证明滤液C中Fe3+未除尽,反之未除尽;
(3)蒸发时,需要使用蒸发皿;需要铁架台和铁圈支撑蒸发皿;需要玻璃棒进行搅拌,以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需要酒精灯进行加热;坩埚钳用于夹持蒸发皿,滤液C是氯化铜溶液,制取无水CuCl2时,需在HCl气体中蒸干是防止氯化铜水解,HCl抑制CuCl2水解;
故答案为: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HCl抑制CuCl2水解;
(4)称取30.250g已制得的无水CuCl2产品(含0.0204molFeCl3杂质),溶于水中,加入过量的铁粉,Fe+Cu2+=Fe2++Cu,Fe+2Fe3+=3Fe2+,用0.100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5Fe2++MnO4-+8H+=5Fe3++2Mn2++4H2O,25mL样品溶液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46L×0.100mol/L=4.6×10-3mol,可知250mL溶液可以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4.6×10-3mol×=4.6×10-2mol,由5Fe2++MnO4-+8H+=5Fe3++2Mn2++4H2O,可知250mL溶液中亚铁离子离子的物质的量为4.6×10-2mol×5=0.23mol,由Fe+2Fe3+=3Fe2+,三价铁转化的铁离子0.0204mol×
=0.0306mol,Fe+Cu2+=Fe2++Cu可得无水CuCl2产品中CuCl2的物质的量为0.23mol-0.0306mol=0.1994mol,故CuCl2的质量分数为
≈0.89,
故答案为:0.89.
解析
解:粗制的氧化铜粉末(含FeO和SiO2杂质),加入盐酸,CuO+2HCl═CuCl2+H2O,FeO+2HCl═FeCl2+H2O,二氧化硅和盐酸不反应,滤渣A为SiO2,滤液A为:CuCl2、FeCl2,加氯水,氯气具有氧化性氧化亚铁离子2Fe2++Cl2=2Fe3++2Cl-,滤液B为:Fe3+、Cu2+、Cl-,加入氧化铜,氧化铜和氢离子反应,促进水解反应右移,Fe3++3H2O⇌Fe(0H)3+3H+,调节PH至3.2,形成氢氧化铁沉淀,氯化铜水溶液中铜离子水解,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抑制氯化铜水解得到氯化铜固体,
(1)氯气具有氧化性,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第②步加入氯水,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
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
(2)粗制的氧化铜粉末(含FeO和SiO2杂质),加入盐酸,CuO+2HCl═CuCl2+H2O,FeO+2HCl═FeCl2+H2O,二氧化硅和盐酸不反应,CuCl2、FeCl2易溶于水,二氧化硅和酸不反应,难溶于水,所以滤渣A为SiO2,Fe3+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使溶液变红色,所以检验滤液B中是否含Fe3+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滤液C,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Fe3+,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滤液中不含Fe3+,
故答案为:SiO2;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血红色,证明滤液C中Fe3+未除尽,反之未除尽;
(3)蒸发时,需要使用蒸发皿;需要铁架台和铁圈支撑蒸发皿;需要玻璃棒进行搅拌,以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需要酒精灯进行加热;坩埚钳用于夹持蒸发皿,滤液C是氯化铜溶液,制取无水CuCl2时,需在HCl气体中蒸干是防止氯化铜水解,HCl抑制CuCl2水解;
故答案为: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HCl抑制CuCl2水解;
(4)称取30.250g已制得的无水CuCl2产品(含0.0204molFeCl3杂质),溶于水中,加入过量的铁粉,Fe+Cu2+=Fe2++Cu,Fe+2Fe3+=3Fe2+,用0.100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5Fe2++MnO4-+8H+=5Fe3++2Mn2++4H2O,25mL样品溶液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46L×0.100mol/L=4.6×10-3mol,可知250mL溶液可以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4.6×10-3mol×=4.6×10-2mol,由5Fe2++MnO4-+8H+=5Fe3++2Mn2++4H2O,可知250mL溶液中亚铁离子离子的物质的量为4.6×10-2mol×5=0.23mol,由Fe+2Fe3+=3Fe2+,三价铁转化的铁离子0.0204mol×
=0.0306mol,Fe+Cu2+=Fe2++Cu可得无水CuCl2产品中CuCl2的物质的量为0.23mol-0.0306mol=0.1994mol,故CuCl2的质量分数为
≈0.89,
故答案为:0.89.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园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如下图所示),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点依次是78.4℃、118℃、77.1℃)
(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
(2)在烧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______.
(3)在该实验中,若用1mol乙醇和1mol 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能否生成1mol乙酸乙酯?______,原因是______
(4)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试剂a是______,试剂b是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
(5)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______
(6)写出C→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故答案为:防止烧瓶中液体暴沸;
(2)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且密度比水大,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将浓硫酸加入烧瓶,边加边振荡,
故答案为: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将浓硫酸加入烧瓶,边加边振荡;
(3)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
故答案为:否;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4)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混合物,经分液之后可得乙酸钠和乙醇的混合液,蒸馏后可得乙酸钠,加入硫酸后蒸馏可得乙酸,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硫酸;分液;蒸馏;蒸馏;
(5)无水碳酸钠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的结晶水合物,可用无水碳酸钠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水,
故答案为: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
(6)C→D 反应为硫酸与乙酸钠反应生成乙酸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Na+H2SO4=Na2SO4+2CH3COOH,
故答案为:2CH3COONa+H2SO4=Na2SO4+2CH3COOH.
解析
解:(1)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故答案为:防止烧瓶中液体暴沸;
(2)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且密度比水大,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将浓硫酸加入烧瓶,边加边振荡,
故答案为: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将浓硫酸加入烧瓶,边加边振荡;
(3)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
故答案为:否;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4)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混合物,经分液之后可得乙酸钠和乙醇的混合液,蒸馏后可得乙酸钠,加入硫酸后蒸馏可得乙酸,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硫酸;分液;蒸馏;蒸馏;
(5)无水碳酸钠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的结晶水合物,可用无水碳酸钠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水,
故答案为: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
(6)C→D 反应为硫酸与乙酸钠反应生成乙酸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Na+H2SO4=Na2SO4+2CH3COOH,
故答案为:2CH3COONa+H2SO4=Na2SO4+2CH3COOH.
回收锌锰废电池可生产硫酸锌、碳酸锰等.原料锰粉主要成分为MnO2和碳,含少量锌和铁.焙烧反应之一为:MnO2+C═MnO+CO↑.生产工业级碳酸锰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步用稀H2SO4浸取时需加热,其原因是:______.
(2)第三步加入过量酸化的H2O2溶液,其目的是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然后将pH调到7.8-8.7(四种离子沉淀的pH范围如右表),其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MnO2和碳以及少量锌和铁在焙烧时的反应为:MnO2+CMnO+CO↑,向焙烧后的产物中加入硫酸,可以得到硫酸锰、硫酸亚铁以及硫酸锌的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双氧水,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调节pH到合适的范围,可以将铁离子、锌离子沉淀下来,留下锰离子,即得到硫酸锰的水溶液,向其中加入碳酸氢铵溶液,可以发生反应得到碳酸锰沉淀,过滤洗涤即可得到碳酸锰的固体.
(1)第二步用稀H2SO4浸取时需加热,这样可以增大浸出速率,提高单位时间浸出物的产率,故答案为:增大浸出速率,提高单位时间浸出物的产率;
(2)第三步向硫酸锰、硫酸亚铁以及硫酸锌的混合液中加入双氧水,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2Fe2++H2O2+4H+═2Fe3++2H2O,然后根据四种离子沉淀的pH范围表,将pH调到7.8-8.7,可以使Fe3+、Zn2+沉淀完全,溶液中只留下Mn2+;
故答案为:将Fe2+氧化为Fe3+;2Fe2++H2O2+4H+═2Fe3++2H2O;使Fe3+、Zn2+沉淀完全,溶液中只留下Mn2+.
解析
解:MnO2和碳以及少量锌和铁在焙烧时的反应为:MnO2+CMnO+CO↑,向焙烧后的产物中加入硫酸,可以得到硫酸锰、硫酸亚铁以及硫酸锌的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双氧水,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调节pH到合适的范围,可以将铁离子、锌离子沉淀下来,留下锰离子,即得到硫酸锰的水溶液,向其中加入碳酸氢铵溶液,可以发生反应得到碳酸锰沉淀,过滤洗涤即可得到碳酸锰的固体.
(1)第二步用稀H2SO4浸取时需加热,这样可以增大浸出速率,提高单位时间浸出物的产率,故答案为:增大浸出速率,提高单位时间浸出物的产率;
(2)第三步向硫酸锰、硫酸亚铁以及硫酸锌的混合液中加入双氧水,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2Fe2++H2O2+4H+═2Fe3++2H2O,然后根据四种离子沉淀的pH范围表,将pH调到7.8-8.7,可以使Fe3+、Zn2+沉淀完全,溶液中只留下Mn2+;
故答案为:将Fe2+氧化为Fe3+;2Fe2++H2O2+4H+═2Fe3++2H2O;使Fe3+、Zn2+沉淀完全,溶液中只留下Mn2+.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