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铈是重要的稀土金属,可以从电视显示屏厂的废玻璃中提取,其工艺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X中金属阳离子是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固体Y的用途是

______(写一条).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步骤Ⅱ中双氧水的作用:______

(3)常温下,已知的溶度积=a,步骤Ⅳ调节溶液pH=8,c(Ce3+)=b mol•L-1.则a和b的关系是______

(4)步骤Ⅲ中萃取剂Z具备的条件是______

①Z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

②Ce3+不和萃取剂Z发生反应

③Ce3+在萃取剂Z中溶解度于水

④萃取剂Z的密度一定大于水

(5)写出步骤V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根据废玻璃粉末的成分(含SiO2、Fe2O3、CeO2等物质),SiO2、CeO2不能与盐酸反应,Fe2O3和盐酸反应得到溶液X即氯化铁溶液,得到的固体X是SiO2、CeO2等物质,CeO2与H2O2和稀H2SO4反应生成Ce3+,Ce元素由+4价变为+3价,被还原,则H2O2应被氧化生成O2,然后配平得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eO2+H2O2+3H2SO4═2Ce2(SO43+O2↑+4H2O;固体Y是二氧化硅,向含有Ce2(SO43的溶液中加入萃取剂,可以使Ce3+溶解在萃取剂中,向其中加入碱液,可以得到Ce(OH)3,然后被氧气氧化,可以得到Ce(OH)4,进行热分解可以得到CeO2,进一步获取金属单质Ce,

(1)SiO2、CeO2不能与氢盐酸反应,Fe2O3和盐酸反应得到溶液X即氯化铁溶液,溶液X中金属阳离子是Fe3+,固体Y是二氧化硅,作光导纤维的原料、冶炼粗硅、耐高温材料等,故答案为:Fe3+;作光导纤维的原料、冶炼粗硅、耐高温材料等;

(2)CeO2与H2O2和稀H2SO4反应生成Ce3+,Ce元素由+4价变为+3价,被还原,则H2O2应被氧化生成O2,然后配平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eO2+H2O2+3H2SO4═2Ce2(SO43+O2↑+4H2O;离子反应为2CeO2+H2O2+6H+═2Ce3++O2↑+4H2O;

故答案为:2CeO2+H2O2+6H+═2Ce3++O2↑+4H2O;

(3)Ce(OH)3的Ksp=c(Ce3+)•c3(OH-),解得c(OH-)==,pH=8,所以=10-6,即a=10-18b,故答案为:a=10-18b;

(4)向含有Ce2(SO43的溶液中加入萃取剂,可以使Ce3+溶解在萃取剂中,则需要①Z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②Ce3+不和萃取剂Z发生反应③Ce3+在萃取剂Z中溶解度大于水,故答案为:①②③;

(5)得到Ce(OH)3,然后被氧气氧化,可以得到Ce(OH)4,即4Ce(OH)3+O2+2H2O=4Ce(OH)4,故答案为:4Ce(OH)3+O2+2H2O=4Ce(OH)4

解析

解:根据废玻璃粉末的成分(含SiO2、Fe2O3、CeO2等物质),SiO2、CeO2不能与盐酸反应,Fe2O3和盐酸反应得到溶液X即氯化铁溶液,得到的固体X是SiO2、CeO2等物质,CeO2与H2O2和稀H2SO4反应生成Ce3+,Ce元素由+4价变为+3价,被还原,则H2O2应被氧化生成O2,然后配平得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eO2+H2O2+3H2SO4═2Ce2(SO43+O2↑+4H2O;固体Y是二氧化硅,向含有Ce2(SO43的溶液中加入萃取剂,可以使Ce3+溶解在萃取剂中,向其中加入碱液,可以得到Ce(OH)3,然后被氧气氧化,可以得到Ce(OH)4,进行热分解可以得到CeO2,进一步获取金属单质Ce,

(1)SiO2、CeO2不能与氢盐酸反应,Fe2O3和盐酸反应得到溶液X即氯化铁溶液,溶液X中金属阳离子是Fe3+,固体Y是二氧化硅,作光导纤维的原料、冶炼粗硅、耐高温材料等,故答案为:Fe3+;作光导纤维的原料、冶炼粗硅、耐高温材料等;

(2)CeO2与H2O2和稀H2SO4反应生成Ce3+,Ce元素由+4价变为+3价,被还原,则H2O2应被氧化生成O2,然后配平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eO2+H2O2+3H2SO4═2Ce2(SO43+O2↑+4H2O;离子反应为2CeO2+H2O2+6H+═2Ce3++O2↑+4H2O;

故答案为:2CeO2+H2O2+6H+═2Ce3++O2↑+4H2O;

(3)Ce(OH)3的Ksp=c(Ce3+)•c3(OH-),解得c(OH-)==,pH=8,所以=10-6,即a=10-18b,故答案为:a=10-18b;

(4)向含有Ce2(SO43的溶液中加入萃取剂,可以使Ce3+溶解在萃取剂中,则需要①Z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②Ce3+不和萃取剂Z发生反应③Ce3+在萃取剂Z中溶解度大于水,故答案为:①②③;

(5)得到Ce(OH)3,然后被氧气氧化,可以得到Ce(OH)4,即4Ce(OH)3+O2+2H2O=4Ce(OH)4,故答案为:4Ce(OH)3+O2+2H2O=4Ce(OH)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钛(Ti)具有高强度和耐酸腐蚀性,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以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含少量Fe2O3、SiO2)为原料可制取Ti.工业流程如图1所示:

(1)粗TiC14中含有少量FeCl3、SiCl4等,它们的部分性质如下:

从粗TiC14中精制TiC14的方法是______(填字母).A.用水溶解后,重结晶    B.蒸馏    C.用乙醚萃取后,分液

(2)写出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NaCl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阴极产物是______

(3)Ti可溶解在浓HF溶液中,请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______Ti+______H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

(4)如图2所示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反应的装置.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欲用如图3所示装置净化氯气,则M、N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③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1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C处酒精灯.Cl2通过装置M、N再进入装置C,与装置C中的固体粉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气体.试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粗TiCl4中加热易气化,与固体混合物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由表中数据可知,TiCl4在水中强烈水解,易变质,且易溶于乙醚中,不能分离,只能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故答案为:B;

(2)电解氯化钠生成金属钠和氯气,方程式为2NaCl (熔融)2Na+Cl2↑,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得到的,故钠离子得到1个电子变成钠原子;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得到的,故氯离子失去1个电子变成氯原子,在电解池中阳极上得到的是氯气2Cl--2e-=Cl2↑,阴极上得到的是金属钠离子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2Na++2e-=2Na生成钠,

故答案为:2Cl--2e-=Cl2↑;钠;

(3)反应前后Ti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4价,HF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则有Ti~2H2,根据离子方程式电荷守恒,则有1Ti+6HF=1TiF62-+2H++2H2↑,

故答案为:1;6;1;2;H+;2;

(4)①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也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水除去氯化氢气体;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食盐水中含有氯离子,能抑制氯气的溶解,所以要想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应该选用饱和食盐水;浓硫酸常常干燥能干燥中性、酸性气体,故选浓硫酸干燥氯气,

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③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含少量Fe2O3、SiO2),在碳粉盒金红石混合物中,通入氯气,C中C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为+2价,1个CO化合价变化为2,Cl2中氯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根据电子守恒,再根据质量守恒得:TiO2+2Cl2+2CTiCl4+2CO,

故答案为:TiO2+2Cl2+2CTiCl4+2CO.

解析

解:(1)粗TiCl4中加热易气化,与固体混合物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由表中数据可知,TiCl4在水中强烈水解,易变质,且易溶于乙醚中,不能分离,只能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故答案为:B;

(2)电解氯化钠生成金属钠和氯气,方程式为2NaCl (熔融)2Na+Cl2↑,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得到的,故钠离子得到1个电子变成钠原子;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得到的,故氯离子失去1个电子变成氯原子,在电解池中阳极上得到的是氯气2Cl--2e-=Cl2↑,阴极上得到的是金属钠离子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2Na++2e-=2Na生成钠,

故答案为:2Cl--2e-=Cl2↑;钠;

(3)反应前后Ti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4价,HF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则有Ti~2H2,根据离子方程式电荷守恒,则有1Ti+6HF=1TiF62-+2H++2H2↑,

故答案为:1;6;1;2;H+;2;

(4)①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也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水除去氯化氢气体;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食盐水中含有氯离子,能抑制氯气的溶解,所以要想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应该选用饱和食盐水;浓硫酸常常干燥能干燥中性、酸性气体,故选浓硫酸干燥氯气,

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③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含少量Fe2O3、SiO2),在碳粉盒金红石混合物中,通入氯气,C中C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为+2价,1个CO化合价变化为2,Cl2中氯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根据电子守恒,再根据质量守恒得:TiO2+2Cl2+2CTiCl4+2CO,

故答案为:TiO2+2Cl2+2CTiCl4+2C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由废铜屑制胆矾(CuSO4•5H2O)的实验流程如图:

(1)洗涤铜屑油污的试剂为5% Na2CO3溶液,这是利用了Na2CO3溶液的______性.

(2)溶解铜屑一种方案是:将铜屑加入到稀硫酸与双氧水的混和液中并用30~40℃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铜完全溶解,得到硫酸铜溶液.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反应温度不能超过40℃的原因是______

(3)由硫酸铜溶液获得胆矾的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正确答案

解:(1)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离子反应为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溶液呈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所以洗涤铜屑油污的试剂为5% Na2CO3溶液,这是利用了Na2CO3溶液的碱性,故答案为:碱;  

(2)①双氧水具有氧化性,铜屑加入到稀硫酸与双氧水的混和液中,双氧水将铜氧化成Cu2+,Cu2+与SO42-结合得到产物硫酸铜,反应为Cu+H2O2+H2SO4=CuSO4+2H2O,故答案为:Cu+H2O2+H2SO4=CuSO4+2H2O;  

②过氧化氢易分解,反应温度不能超过40℃,防止H2O2分解,故答案为:防止H2O2分解;                     

(3)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用结晶法提纯,在粗产品硫酸铜中,加适量水,加热成饱和溶液,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蒸发浓缩,滤液冷却,析出硫酸铜,得到纯的硫酸铜,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解析

解:(1)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离子反应为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溶液呈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所以洗涤铜屑油污的试剂为5% Na2CO3溶液,这是利用了Na2CO3溶液的碱性,故答案为:碱;  

(2)①双氧水具有氧化性,铜屑加入到稀硫酸与双氧水的混和液中,双氧水将铜氧化成Cu2+,Cu2+与SO42-结合得到产物硫酸铜,反应为Cu+H2O2+H2SO4=CuSO4+2H2O,故答案为:Cu+H2O2+H2SO4=CuSO4+2H2O;  

②过氧化氢易分解,反应温度不能超过40℃,防止H2O2分解,故答案为:防止H2O2分解;                     

(3)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用结晶法提纯,在粗产品硫酸铜中,加适量水,加热成饱和溶液,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蒸发浓缩,滤液冷却,析出硫酸铜,得到纯的硫酸铜,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MnO2是一种重要无机材料,粗MnO2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和MnCO3)样品转化为纯MnO2的实验,流程如下:

(1)第①步发生反应生成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第一次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阳离子为______;所得滤渣需要洗涤,判断滤渣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

(3)完成第②步相关的离子反应:5Mn2++2ClO3-+______=5MnO2↓+Cl2↑+______

第③步蒸发操作必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玻璃棒、酒精灯、______

已知蒸发得到的固体中有NaClO3和NaOH,则一定还含有______(写化学式).

(4)粗MnO2样品的质量为12.69g,第①步反应后,过滤得到8.7gMnO2,并收集到0.224L CO2(标准状况下),则在第②步反应中至少需要______mol NaClO3

正确答案

解:由制备流程可知,MnO2不溶于硫酸,样品中的MnO、MnCO3和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MnSO4,滤液中含MnSO4,为保证固体充分溶解,硫酸是过量的,第②步发生5MnSO4+2NaClO3+4H2O=5MnO2+Cl2↑+Na2SO4+4H2SO4,第③步中发生氯气与热的Na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NaClO3、水,溶液蒸发可得到固体.

(1)MnO2不溶于硫酸,所以加稀硫酸时样品中的MnO和MnCO3分别和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MnSO4,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为:MnCO3+H2SO4=MnSO4+H2O+CO2↑,

故答案为:MnCO3+H2SO4=MnSO4+H2O+CO2↑;

(2)加稀硫酸时样品中的MnO和MnCO3分别和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MnSO4,为保证固体充分溶解,硫酸是过量的,第一次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阳离子为

H+、Mn2+,所得滤渣需要洗涤,判断滤渣已洗涤干净,只需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即可,方法是: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浑浊,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故答案为:H+、Mn2+;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浑浊,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3)MnSO4要转化为MnO2,需失去电子,故需要加入NaClO3做氧化剂,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以配平,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MnSO4+2NaClO3+4H2O=5MnO2+Cl2↑+Na2SO4+4H2SO4,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Mn2++2ClO3-+4H2O=5MnO2+Cl2↑+8H+,第③属于蒸发,所以所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Cl2通入热的NaOH溶液中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氯气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NaClO3属于氧化产物,因此一定有还原产物NaCl,故答案为:4H2O;8H+

蒸发皿;NaCl;

(4)由题意知样品中的MnO和MnCO3质量为12.69g-8.7 g=3.99g.由方程式H2SO4+MnCO3=MnSO4+H2O+CO2↑可知MnCO3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质量为115g/mol×0.01mol=1.15g,所以MnO的质量为3.99g-1.15g=2.84g,其物质的量为 =0.04mol,因此与稀硫酸反应时共生成MnSO4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根据方程式5MnSO4+2NaClO3+4H2O=5MnO2+Cl2↑+Na2SO4+4H2SO4,可计算出需要NaClO3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故答案为:0.02mol.

解析

解:由制备流程可知,MnO2不溶于硫酸,样品中的MnO、MnCO3和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MnSO4,滤液中含MnSO4,为保证固体充分溶解,硫酸是过量的,第②步发生5MnSO4+2NaClO3+4H2O=5MnO2+Cl2↑+Na2SO4+4H2SO4,第③步中发生氯气与热的Na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NaClO3、水,溶液蒸发可得到固体.

(1)MnO2不溶于硫酸,所以加稀硫酸时样品中的MnO和MnCO3分别和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MnSO4,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为:MnCO3+H2SO4=MnSO4+H2O+CO2↑,

故答案为:MnCO3+H2SO4=MnSO4+H2O+CO2↑;

(2)加稀硫酸时样品中的MnO和MnCO3分别和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MnSO4,为保证固体充分溶解,硫酸是过量的,第一次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阳离子为

H+、Mn2+,所得滤渣需要洗涤,判断滤渣已洗涤干净,只需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即可,方法是: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浑浊,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故答案为:H+、Mn2+;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浑浊,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3)MnSO4要转化为MnO2,需失去电子,故需要加入NaClO3做氧化剂,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以配平,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MnSO4+2NaClO3+4H2O=5MnO2+Cl2↑+Na2SO4+4H2SO4,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Mn2++2ClO3-+4H2O=5MnO2+Cl2↑+8H+,第③属于蒸发,所以所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Cl2通入热的NaOH溶液中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氯气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NaClO3属于氧化产物,因此一定有还原产物NaCl,故答案为:4H2O;8H+

蒸发皿;NaCl;

(4)由题意知样品中的MnO和MnCO3质量为12.69g-8.7 g=3.99g.由方程式H2SO4+MnCO3=MnSO4+H2O+CO2↑可知MnCO3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质量为115g/mol×0.01mol=1.15g,所以MnO的质量为3.99g-1.15g=2.84g,其物质的量为 =0.04mol,因此与稀硫酸反应时共生成MnSO4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根据方程式5MnSO4+2NaClO3+4H2O=5MnO2+Cl2↑+Na2SO4+4H2SO4,可计算出需要NaClO3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故答案为:0.02mo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医用氯化钙可用于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以工业碳酸钙(含少量Na+、Al3+、Fe3+等杂质)生产医用二水合氯化钙工艺流程为:

已知: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为:

(1)CaC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除杂操作是加入氢氧化钙,调节溶液的pH为______,目的是除去溶液中少量的Al3+、Fe3+.检验Fe(OH)3是否沉淀完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3)过滤时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滤渣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

(4)酸化时加盐酸的目的为:①______,②防止Ca2+在蒸发时发生水解.

(5)为什么蒸发结晶要保持在160℃:______

(6)若所测样品 CaCl2•2H2O的质量分数偏高(忽略其它实验误差),可能的原因之一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碳酸钙可以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以及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

故答案为:CaCO3+2H+═Ca2++CO2↑+H2O;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氢氧化铁完全沉淀的pH为3.7,氢氧化铝开始沉淀的pH为5.2,氢氧化铝开始溶解的pH为7.8,所以将铁离子、铝离子完全转化成沉淀的pH范围为:5.2~7.8;

Fe3+与KSCN反应生成红色物质Fe(SCN)3,检验Fe3+是否存在的,选用KSCN溶液,操作为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小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不显红色,则Fe(OH)3沉淀完全,

故答案为:5.2~7.8(或之间的任意值);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小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不显红色,则Fe(OH)3沉淀完全;

(3)过滤时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普通漏斗;加入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沉淀,所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3、Al(OH)3

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普通漏斗;Fe(OH)3、Al(OH)3

(4)因除去铁离子、铝离子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加入盐酸,可中和氢氧化钙以及防止Ca2+在蒸发时发生水解,

故答案为: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

(5)从溶液中得到晶体,加热温度不能过高,防止因温度太高CaCl2•2H2O会失水,

故答案为:温度太高CaCl2•2H2O会失水;

(6)品中存在少量的NaCl,对氯化钙晶体加热使之失去结晶水操作中,干燥温度过高时CaCl2•2H2O 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会给实验带来误差,

故答案为:样品中存在少量的NaCl或干燥温度过高时CaCl2•2H2O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

解析

解:(1)碳酸钙可以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以及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

故答案为:CaCO3+2H+═Ca2++CO2↑+H2O;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氢氧化铁完全沉淀的pH为3.7,氢氧化铝开始沉淀的pH为5.2,氢氧化铝开始溶解的pH为7.8,所以将铁离子、铝离子完全转化成沉淀的pH范围为:5.2~7.8;

Fe3+与KSCN反应生成红色物质Fe(SCN)3,检验Fe3+是否存在的,选用KSCN溶液,操作为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小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不显红色,则Fe(OH)3沉淀完全,

故答案为:5.2~7.8(或之间的任意值);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小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不显红色,则Fe(OH)3沉淀完全;

(3)过滤时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普通漏斗;加入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沉淀,所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3、Al(OH)3

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普通漏斗;Fe(OH)3、Al(OH)3

(4)因除去铁离子、铝离子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加入盐酸,可中和氢氧化钙以及防止Ca2+在蒸发时发生水解,

故答案为: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

(5)从溶液中得到晶体,加热温度不能过高,防止因温度太高CaCl2•2H2O会失水,

故答案为:温度太高CaCl2•2H2O会失水;

(6)品中存在少量的NaCl,对氯化钙晶体加热使之失去结晶水操作中,干燥温度过高时CaCl2•2H2O 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会给实验带来误差,

故答案为:样品中存在少量的NaCl或干燥温度过高时CaCl2•2H2O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

下一知识点 : 其他物质的检验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气体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