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体的检验
- 共1690题
治理环境污染刻不容缓,建设美丽中国是十八大的奋斗目标.2012年底锂电池总产量超过35亿只,对不可再生的金属资源的消耗是相当大的.因此锂电池回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需要重点回收的是正极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钴酸锂(LiCoO2)、导电乙炔黑(一种炭黑)、铝箔以及有机粘接剂.某回收工艺流程如下:
(1)根据上述工艺流程图得出:可回收到的产物除了有Li2CO3,还有______、______;
(2)锂电池使用广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废旧电池可能由于放电不完全而残留单质锂,为了安全生产,对拆解环境的要求是______;
(4)碱浸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最后一步过滤应趁热过滤,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题干工艺流程为:铝钴膜废料中含有LiCo02和铝箔,将废料先用碱液浸泡,将Al充分溶解,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为含有偏铝酸钠,滤渣为LiCo02;通过调节滤液的pH,将偏铝酸钠转化成氢氧化铝沉淀;将滤渣用双氧水、硫酸处理后生成Li2SO4、Co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LiCoO2+H2O2+3H2SO4=Li2SO4+2CoSO4+O2↑+4H2O,通过操作分别分离出Li2SO4、CoSO4,通过浓缩、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后过滤,最后得到碳酸锂固体,
(1)工艺流程的最终产物为:Al(OH)3、CoSO4、Li2CO3,故答案为:Al(OH)3;CoSO4;
(2)单位质量的金属锂放出的电量很大,所以锂电池使用广泛,故答案为:单位质量的金属锂放出的电量很大;
(3)金属锂性质活泼,易与氧气、水发生反应,故答案为:隔绝空气和水分;
(4)铝能与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5)Li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应趁热过滤,防止析出硫酸钠晶体,故答案为:防止析出硫酸钠晶体.
解析
解:题干工艺流程为:铝钴膜废料中含有LiCo02和铝箔,将废料先用碱液浸泡,将Al充分溶解,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为含有偏铝酸钠,滤渣为LiCo02;通过调节滤液的pH,将偏铝酸钠转化成氢氧化铝沉淀;将滤渣用双氧水、硫酸处理后生成Li2SO4、Co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LiCoO2+H2O2+3H2SO4=Li2SO4+2CoSO4+O2↑+4H2O,通过操作分别分离出Li2SO4、CoSO4,通过浓缩、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后过滤,最后得到碳酸锂固体,
(1)工艺流程的最终产物为:Al(OH)3、CoSO4、Li2CO3,故答案为:Al(OH)3;CoSO4;
(2)单位质量的金属锂放出的电量很大,所以锂电池使用广泛,故答案为:单位质量的金属锂放出的电量很大;
(3)金属锂性质活泼,易与氧气、水发生反应,故答案为:隔绝空气和水分;
(4)铝能与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5)Li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应趁热过滤,防止析出硫酸钠晶体,故答案为:防止析出硫酸钠晶体.
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溶液中的NaCl和Na2SO4,从而得到纯净的NaNO3溶液.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化学式:试剂X______,沉淀A______,沉淀B______.
(2)①、②、③过程中均需要过滤,在进行此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______.
(4)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Na2CO3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_,之后若要获得固体NaNO3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填操作名称).
正确答案
解:(1)如先加入AgNO3,则会同时生成Ag2SO4和AgCl沉淀,则应先加入过量的BaCl2[或Ba(NO3)2],生成BaSO4沉淀,然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使Cl-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则试剂X为BaCl2[或Ba(NO3)2],沉淀A为BaSO4,沉淀B为AgCl,
故答案为:BaCl2[或Ba(NO3)2];BaSO4;AgCl;
(2)根据流程可知,操作①、②、③为过滤,过滤操作使用的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故答案为:漏斗;烧杯;玻璃棒;
(3)加入过量的BaCl2[或Ba(NO3)2],然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使Cl-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在所得滤液中含有Ag+、Ba2+,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
故答案为:除去过量的Ba(NO3)2〔或BaCl2〕和AgNO3;
(4)溶液3为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HNO3,可除去Na2CO3,最后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硝酸钠,
故答案为:HNO3;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解析
解:(1)如先加入AgNO3,则会同时生成Ag2SO4和AgCl沉淀,则应先加入过量的BaCl2[或Ba(NO3)2],生成BaSO4沉淀,然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使Cl-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则试剂X为BaCl2[或Ba(NO3)2],沉淀A为BaSO4,沉淀B为AgCl,
故答案为:BaCl2[或Ba(NO3)2];BaSO4;AgCl;
(2)根据流程可知,操作①、②、③为过滤,过滤操作使用的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故答案为:漏斗;烧杯;玻璃棒;
(3)加入过量的BaCl2[或Ba(NO3)2],然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使Cl-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在所得滤液中含有Ag+、Ba2+,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
故答案为:除去过量的Ba(NO3)2〔或BaCl2〕和AgNO3;
(4)溶液3为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HNO3,可除去Na2CO3,最后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硝酸钠,
故答案为:HNO3;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为了将混有硫酸钠、氯化铵的氯化钠固体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某学生设计了图所示实验.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操作②中能否用硝酸钡溶液?______(填写“能”或“否”).说明理由______.
(3)进行操作②后,判断SO42-已经除尽的方法是______.
(4)操作④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5)此实验最终并不能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改进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硫酸钠、氯化铵、氯化钠三种固体中,只有氯化铵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即NH4ClNH3↑+HCl↑,故答案为:NH4Cl
NH3↑+HCl↑;
(2)加入硝酸钡溶液,硝酸钡和硫酸钠之间可以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除去了硫酸钠,但同时引入了硝酸钠等新的杂质,故答案为:否;用硝酸钡会引入新杂质NO3-;
(3)钡离子可以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硝酸的沉淀,可以采用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方法检验硫酸根离子已除尽操作是:将溶液静止片刻,在上层清液处滴加一滴氯化钡溶液,如果不出现浑浊,就说明硫酸根离子已经除尽,
故答案为:取少量上层澄清溶液,再滴加BaCl2溶液,如无沉淀出现则说明SO42-已除尽,反之则有(或其他的方法);
(4)操作③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然后过滤,可以将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溶液分离,操作④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故答案为:玻璃棒、漏斗、烧杯;
(5)为保证钡离子除尽,所加碳酸钠过量,最后过量的碳酸钠没有除去,得到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两种溶质,致使得到的氯化钠溶液不纯,含有碳酸根杂质,应加入适量盐酸除去,再加热煮沸,故答案为:在⑤处应先加入过量的盐酸后再加热煮沸.
解析
解:(1)硫酸钠、氯化铵、氯化钠三种固体中,只有氯化铵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即NH4ClNH3↑+HCl↑,故答案为:NH4Cl
NH3↑+HCl↑;
(2)加入硝酸钡溶液,硝酸钡和硫酸钠之间可以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除去了硫酸钠,但同时引入了硝酸钠等新的杂质,故答案为:否;用硝酸钡会引入新杂质NO3-;
(3)钡离子可以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硝酸的沉淀,可以采用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方法检验硫酸根离子已除尽操作是:将溶液静止片刻,在上层清液处滴加一滴氯化钡溶液,如果不出现浑浊,就说明硫酸根离子已经除尽,
故答案为:取少量上层澄清溶液,再滴加BaCl2溶液,如无沉淀出现则说明SO42-已除尽,反之则有(或其他的方法);
(4)操作③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然后过滤,可以将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溶液分离,操作④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故答案为:玻璃棒、漏斗、烧杯;
(5)为保证钡离子除尽,所加碳酸钠过量,最后过量的碳酸钠没有除去,得到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两种溶质,致使得到的氯化钠溶液不纯,含有碳酸根杂质,应加入适量盐酸除去,再加热煮沸,故答案为:在⑤处应先加入过量的盐酸后再加热煮沸.
(2012秋•沙坪坝区校级期末)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化学式为[Al2(OH)nCl6-n•xH2O]m,它是一种高效无机水处理剂.其制备原理是通过调节溶液的pH,促进AlCl3溶液水解而析出晶体.其制备原料主要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铝灰,它主要含Al2O3、Al,还有SiO2等杂质.聚合氯化铝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
(1)写出搅拌加热操作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操作B的名称是______.
(3)反应中副产品y是______.
(4)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5)实验室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定水处理剂产品中n和x的值,需得到较纯净的晶体,则试剂z物质可选用______(可供选择的有:NaOH、Al、氨水、Al2O3、NaAlO2),操作C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
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氢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
故答案为:Al2O3+6H+=2Al3++3H2O;2Al+6H+=2Al3++3H2↑;
(2)铝灰与过量的盐酸反应,过滤后收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调pH值,稍静置,过滤收集滤渣,最终的这个滤渣就是我们要的晶体,所以生产过程中操作B为过滤.
故答案为:过滤;
(3)搅拌加热操作过程,加入盐酸,铝与盐酸反应,有氢气生成,加热的时候HCl会挥发,用水喷淋就可以吸收HCl,得到HCl(aq),剩余气体为氢气,反应中副产品y为H2.
故答案为:H2.
(4)95°C加热的时候HCl会挥发,用水喷淋就可以吸收HCl,得到HCl(aq),可进行循环使用.
故答案为:HCl;
(5)用氢氧化钠和氨水调节pH值,会引入新的杂质,引入钠离子和铵根离子.所以可以加入Al和氧化铝进行处理,它二者是固体,多了可以过滤掉的,所以可以使得到的晶体较纯净,铝灰与过量的盐酸反应,过滤后收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调pH值,稍静置,过滤收集滤渣,最终的这个滤渣就是我们要的晶体,所以生产过程中操作C为过滤、洗涤、干燥.
故答案为:Al或Al2O3;过滤、洗涤、干燥.
解析
解:(1)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
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氢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
故答案为:Al2O3+6H+=2Al3++3H2O;2Al+6H+=2Al3++3H2↑;
(2)铝灰与过量的盐酸反应,过滤后收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调pH值,稍静置,过滤收集滤渣,最终的这个滤渣就是我们要的晶体,所以生产过程中操作B为过滤.
故答案为:过滤;
(3)搅拌加热操作过程,加入盐酸,铝与盐酸反应,有氢气生成,加热的时候HCl会挥发,用水喷淋就可以吸收HCl,得到HCl(aq),剩余气体为氢气,反应中副产品y为H2.
故答案为:H2.
(4)95°C加热的时候HCl会挥发,用水喷淋就可以吸收HCl,得到HCl(aq),可进行循环使用.
故答案为:HCl;
(5)用氢氧化钠和氨水调节pH值,会引入新的杂质,引入钠离子和铵根离子.所以可以加入Al和氧化铝进行处理,它二者是固体,多了可以过滤掉的,所以可以使得到的晶体较纯净,铝灰与过量的盐酸反应,过滤后收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调pH值,稍静置,过滤收集滤渣,最终的这个滤渣就是我们要的晶体,所以生产过程中操作C为过滤、洗涤、干燥.
故答案为:Al或Al2O3;过滤、洗涤、干燥.
工业上利用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FeO、CuO等氧化物杂质)制取金属锌的流程如图甲所示.
(1)提高酸浸效率的措施为______(任答一条即可);酸浸时H+与难溶固体ZnFe2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净化Ⅰ中H2O2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X可选择的试剂为______(写化学式);净化Ⅱ中Y为______(写化学式);
(3)电解法制备锌的装置如图乙所示:则电解槽中盛有的电解质溶液为______(填字母);
a.ZnCl2溶液 b.Zn(NO3)2溶液 c.ZnSO4溶液
根据图乙中的数据,可求得电解过程中电流的有效利用率为______;
(4)使用含有[Zn(OH)4]2-的强碱性电镀液进行镀锌防腐蚀,可得到细致的光滑镀层,电镀时阴极电极反应式______;以锌为负极,采用牺牲阳极法防止铁闸的腐蚀,图丙中锌块的固定位置最好应在______处(填字母).
正确答案
解:将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FeO、CuO等氧化物杂质)酸浸,发生反应ZnFe2O4+8H+=Zn2++2Fe3++4H2O、ZnO+2H+=Zn2++H2O、FeO+2H+=Fe2++H2O、CuO+2H+=Cu2++H2O,向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发生反应 2Fe2++2H++H2O2=2 Fe3++2H2O,调节溶液的pH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调节溶液pH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可以用ZnO,所以X为ZnO,然后向溶液中加入Zn,发生反应Cu2++Zn=Zn2++Cu,然后过滤,所以Y中含有Cu,最后电解得到Zn,
(1)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等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可以采用增大硫酸的浓度(或升高温度或减小锌焙砂颗粒大小或空气搅拌等)加快反应速率;
通过以上分析知,该离子方程式为ZnFe2O4+8H+=Zn2++2Fe3++4H2O,
故答案为:增大硫酸的浓度(或升高温度或减小锌焙砂颗粒大小或空气搅拌等);ZnFe2O4+8H+=Zn2++2Fe3++4H2O;
(2)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通过以上分析知,X为ZnO、Y为Cu,
故答案为:H2O2+2Fe2++2H+═2Fe3++2H2O;ZnO;Cu;
(3)a.电解ZnCl2溶液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而得不到氧气,故错误;
b.电解Zn(NO3)2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所以阳极区得到的溶液相当于硝酸,硝酸具有挥发性,故错误;
c.电解ZnSO4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阳极区域生成硫酸,硫酸没有挥发性,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当锌离子浓度足够大时,溶液中锌离子放电生成锌,故正确;
当有2mol氧气生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2mol×4=8mol,阴极上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8mol,实际上析出1mol氢气,所以生成锌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则电解过程中电流的有效利用率==75%,
故答案为:c;75%;
(4)电镀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Zn(OH)4]2-+2e-=Zn+4OH-,以锌为负极,采用牺牲阳极法防止铁闸的腐蚀,图丙中锌块的固定位置最好应在腐蚀最严重处C处,故答案为:[Zn(OH)4]2-+2e-=Zn+4OH-;C.
解析
解:将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FeO、CuO等氧化物杂质)酸浸,发生反应ZnFe2O4+8H+=Zn2++2Fe3++4H2O、ZnO+2H+=Zn2++H2O、FeO+2H+=Fe2++H2O、CuO+2H+=Cu2++H2O,向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发生反应 2Fe2++2H++H2O2=2 Fe3++2H2O,调节溶液的pH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调节溶液pH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可以用ZnO,所以X为ZnO,然后向溶液中加入Zn,发生反应Cu2++Zn=Zn2++Cu,然后过滤,所以Y中含有Cu,最后电解得到Zn,
(1)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等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可以采用增大硫酸的浓度(或升高温度或减小锌焙砂颗粒大小或空气搅拌等)加快反应速率;
通过以上分析知,该离子方程式为ZnFe2O4+8H+=Zn2++2Fe3++4H2O,
故答案为:增大硫酸的浓度(或升高温度或减小锌焙砂颗粒大小或空气搅拌等);ZnFe2O4+8H+=Zn2++2Fe3++4H2O;
(2)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通过以上分析知,X为ZnO、Y为Cu,
故答案为:H2O2+2Fe2++2H+═2Fe3++2H2O;ZnO;Cu;
(3)a.电解ZnCl2溶液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而得不到氧气,故错误;
b.电解Zn(NO3)2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所以阳极区得到的溶液相当于硝酸,硝酸具有挥发性,故错误;
c.电解ZnSO4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阳极区域生成硫酸,硫酸没有挥发性,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当锌离子浓度足够大时,溶液中锌离子放电生成锌,故正确;
当有2mol氧气生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2mol×4=8mol,阴极上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8mol,实际上析出1mol氢气,所以生成锌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则电解过程中电流的有效利用率==75%,
故答案为:c;75%;
(4)电镀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Zn(OH)4]2-+2e-=Zn+4OH-,以锌为负极,采用牺牲阳极法防止铁闸的腐蚀,图丙中锌块的固定位置最好应在腐蚀最严重处C处,故答案为:[Zn(OH)4]2-+2e-=Zn+4OH-;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