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1)检验溶液中Fe3+存在的试剂是______(填写化学式),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______

(2)写出FeCl3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纯净的FeCl3溶液,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请写出上述实验中③的化学式:______

(4)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常在其中加入______

(5)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的最佳顺序为______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NaOH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①③B.③②C.③①D.①②③

(6)写出向②⑤的混合液中通入⑥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KSCN

溶液变红

2Fe3++Cu=2Fe2++Cu2+

Fe、Cu

铁屑和稀硫酸

C

2Fe2++Cl2=2Fe3++2Cl-

解析

解:(1)检验溶液中Fe3+存在通常用KSCN溶液,取少量溶液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Fe3+存在,

故答案为:KSCN溶液;溶液变红;

(2)铜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反应方程式为:2FeCl3+Cu═2 FeCl2+CuCl2,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故答案为:2Fe3++Cu=2Fe2++Cu2+

(3)反应中含有氯化亚铁、氯化铜,由工艺流程可知,滤渣③中含有金属铜,故应是废液与过量的Fe反应,滤液②中含有氯化亚铁,通入氯气可以得到氯化铁,滤渣③中含有金属铜、未反应的铁,故答案为:Fe、Cu;

(4)亚铁离子易水解,易被氧化为三价,所以加入铁屑防止被氧化,加入稀硫酸可以抑制水解,故答案为:铁屑和稀硫酸;

(5)亚铁离子遇到硫氰酸钾不变色,可以被氯气氧化为三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遇到硫氰酸钾显示红色,所以先加入硫氰化钾,不变色,再加氯水,变红色,可以证明亚铁离子的存在,故答案为:C;

(6)氯化亚铁被氯气氧化的原理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80g•L-1 NaOH溶液是指80g 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80g•L-1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______(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将NaClO3氧化成ClO2  c.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3)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__

(4)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______

(5)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______

(6)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______(选填序号)

a.Na2S      b.Na2O2 c.FeCl2

(7)从吸收塔出来的溶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______(选填序号).

a.蒸发浓缩    b.蒸馏   c.过滤  d.灼烧e.冷却结晶.

正确答案

2mol/L

c

Na2SO4

2NaOH+2CIO2+H2O2=2NaCIO2+2H2O+O2

防止H2O2分解

连续测定吸收塔内溶液的pH

b

a、e、c

解析

解:(1)浓度g/L表示1L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的多少.80g/LNaOH溶液表示1L氢氧化钠溶液含有80gNaOH.令溶液体积为1L,则80gNaOH的物质的量为=2mol.所以该溶液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c(NaOH)==2mol/L.

故答案为:2mol/L.

(2)由信息②可知,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应是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故选:c.

(3)根据流程信息可知,发生器内生成ClO2,所以一定有NaClO3→ClO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则二氧化硫被氧化成硫酸钠,反应的方程式为:2NaClO3+SO2=2ClO2↑+Na2SO4,ClO2进入吸收塔,则硫酸钠留在母液中,故从母液中可回收硫酸钠;

故答案为:Na2SO4

(4)根据流程信息可知,吸收塔内生成NaClO2,所以一定有ClO2→NaClO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H2O2必定被氧化,有氧气产生,

反应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 NaClO2+2H2O+O2

H2O2不稳定,温度过高,H2O2容易分解,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防止H2O2分解.

故答案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防止H2O2分解.

(5)NaOH过量则溶液呈碱性,但考虑到该溶液有强氧化性,选择指示剂或pH试纸检验会遇到氧化褪色问题,故生产中主要是用pH计连续测定溶液pH.

故答案为:连续测定吸收塔内溶液的pH.

(6)还原性要适中.还原性太强,会将ClO2还原为更低价态产物,影响NaClO2生产;方便后续分离提纯,加入试剂不能干扰后续生产.Na2O2溶于水相当于H2O2

Na2S、FeCl2还原性较强,生成物与NaClO2分离比较困难.

故选:b.

(7)从溶液中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只能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方法,通过过滤得到粗晶体.所以操作顺序为a、e、c.

故答案为:a、e、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七铝十二钙(12CaO•7Al2O3)是新型的超导材料和发光材料,用白云石(主要含CaCO3和MgCO3)和废Al片制备七铝十二钙的工艺如下:

(1)煅粉主要含MgO和______,用适量的NH4NO3溶液浸取煅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若溶液I中c(Mg2+)小于5×10-6mol•L-1,则溶液PH大于______Mg(OH)2的Ksp=5×10-12);该工艺中不能用(NH42SO4代替NH4NO3,原因是______

(2)滤液I中的阴离子有______(忽略杂质成分的影响);若滤液I中仅通入CO2,会生成______,从而导致CaCO3产率降低.

(3)用NaOH溶液可除去废Al片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电解制备Al(OH)3时,电极分别为Al片和石墨,电解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5)一种可超快充电的新型铝电池,充放电时AlCl4-和Al2Cl7-两种离子在Al电极上相互转化,其它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放电时负极Al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锻粉是由白云石高温煅烧而来,在煅烧白云石时,发生反应:CaCO3CaO+CO2↑,MgCO3MgO+CO2↑,故所得锻粉主要含MgO和CaO;用适量NH4NO3溶液浸取煅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即得Mg(OH)2的饱和溶液,根据Mg(OH)2的Ksp可知:Ksp=c(Mg2+)•c2(OH-)=5×10-12,而c(Mg2+)小于5×10-6mol•L-1,故c(OH-)大于10-3mol/L,则溶液中的c(H+)小于10-11mol/L,溶液的pH大于11;CaSO4微溶于水,如果用(NH42SO4代替NH4NO3,会生成CaSO4沉淀引起Ca2+的损失,

故答案为:CaO;11;CaSO4微溶于水,用(NH42SO4代替NH4NO3,会生成CaSO4沉淀引起Ca2+的损失;

(2)在锻粉中加入适量的NH4NO3溶液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由于NH4NO3溶液水解显酸性,与CaO反应生成Ca(NO32和NH3•H2O,故过滤后溶液中含Ca(NO32和NH3•H2O,将CO2和NH3通入滤液I中后发生反应:Ca(NO32+2NH3+CO2+H2O=CaCO3↓+2NH4NO3,故滤液中的阴离子主要为NO3-,还含有OH-;若滤液Ⅰ中仅通入CO2,会造成CO2过量,则会生成Ca(HCO32,从而导致CaCO3产率降低,故答案为:NO3-,OH-;Ca(HCO32

(3)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反应为Al2O3+2OH-═2AlO2-+H2O,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

(4)用Al片和石墨作电极来制备Al(OH)3,故Al做阳极,石墨做阴极,阳极反应为:Al-3e-=Al3+①,阴极上是来自于水的H+放电:2H2O+2e-=2OH-+H2↑ ②

将①×2+②×3可得总反应:2Al+6H2O2Al(OH)3↓+3H2↑,故答案为:2Al+6H2O2Al(OH)3↓+3H2↑;

(5)放电时负极电极本身Al放电,失电子,由于AlCl4-中氯元素的含量高于Al2Cl7-中氯元素的含量,故AlCl4-做反应物而Al2Cl7-为生成物,由于其它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故电极反应为:Al-3e-+7AlCl4-=4Al2Cl7-,故答案为:Al-3e-+7AlCl4-=4Al2Cl7-

解析

解:(1)锻粉是由白云石高温煅烧而来,在煅烧白云石时,发生反应:CaCO3CaO+CO2↑,MgCO3MgO+CO2↑,故所得锻粉主要含MgO和CaO;用适量NH4NO3溶液浸取煅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即得Mg(OH)2的饱和溶液,根据Mg(OH)2的Ksp可知:Ksp=c(Mg2+)•c2(OH-)=5×10-12,而c(Mg2+)小于5×10-6mol•L-1,故c(OH-)大于10-3mol/L,则溶液中的c(H+)小于10-11mol/L,溶液的pH大于11;CaSO4微溶于水,如果用(NH42SO4代替NH4NO3,会生成CaSO4沉淀引起Ca2+的损失,

故答案为:CaO;11;CaSO4微溶于水,用(NH42SO4代替NH4NO3,会生成CaSO4沉淀引起Ca2+的损失;

(2)在锻粉中加入适量的NH4NO3溶液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由于NH4NO3溶液水解显酸性,与CaO反应生成Ca(NO32和NH3•H2O,故过滤后溶液中含Ca(NO32和NH3•H2O,将CO2和NH3通入滤液I中后发生反应:Ca(NO32+2NH3+CO2+H2O=CaCO3↓+2NH4NO3,故滤液中的阴离子主要为NO3-,还含有OH-;若滤液Ⅰ中仅通入CO2,会造成CO2过量,则会生成Ca(HCO32,从而导致CaCO3产率降低,故答案为:NO3-,OH-;Ca(HCO32

(3)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反应为Al2O3+2OH-═2AlO2-+H2O,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

(4)用Al片和石墨作电极来制备Al(OH)3,故Al做阳极,石墨做阴极,阳极反应为:Al-3e-=Al3+①,阴极上是来自于水的H+放电:2H2O+2e-=2OH-+H2↑ ②

将①×2+②×3可得总反应:2Al+6H2O2Al(OH)3↓+3H2↑,故答案为:2Al+6H2O2Al(OH)3↓+3H2↑;

(5)放电时负极电极本身Al放电,失电子,由于AlCl4-中氯元素的含量高于Al2Cl7-中氯元素的含量,故AlCl4-做反应物而Al2Cl7-为生成物,由于其它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故电极反应为:Al-3e-+7AlCl4-=4Al2Cl7-,故答案为:Al-3e-+7AlCl4-=4Al2Cl7-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以下是工业上处理含苯酚的废水并对其加以回收利用的工业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设备①进行的是操作______(写操作名称),实验室这一步操作所用的仪器是______

(2)由设备②进入设备③的物质A是______,由设备③进入设备④的物质B是______

(3)在设备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在设备④中,物质B、的水溶液和CaO反应,产物是____________和水,可通过______操作(填写操作名称)分离产物;

(5)上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6H6、CaO、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由流程图和每一步新加的试剂进行分析可知:用苯萃取出设备①中的苯酚进入设备②,然后用NaOH溶液将设备②中的苯酚转化为苯酚钠而进入设备③,向设备③中通入CO2将苯酚钠转化为苯酚,同时生成NaHCO3而进入设备④,向设备④中加入CaO时,生成CaCO3进入设备⑤,NaOH进入设备②循环使用,

(1)根据以上分析,用苯萃取出设备①中的苯酚进入设备②,所以设备①进行的是操作是萃取,所有的仪器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萃取; 分液漏斗;

(2)根据以上分析,用NaOH溶液将设备②中的苯酚转化为苯酚钠而进入设备③,向设备③中通入CO2将苯酚钠转化为苯酚,同时生成NaHCO3而进入设备④,所以A是C6H5ONa,B是NaHCO3,故答案为:C6H5ONa;NaHCO3

(3)根据以上分析,向设备③中通入CO2将苯酚钠转化为苯酚,方程式为: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故答案为: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4)根据(2)在设备④中,物质B的水溶液即NaHCO3和CaO反应CaCO3、NaOH和水,再通过过滤分离出碳酸钙;故答案为:CaCO3;NaOH;过滤;

(5)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在流程中生成的副产物,并且在流程中需要加入的原料,根据流程图中箭头指向,很容易发现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6H6、CaO、NaOH水溶液、CO2,故答案为:NaOH水溶液;CO2

解析

解:由流程图和每一步新加的试剂进行分析可知:用苯萃取出设备①中的苯酚进入设备②,然后用NaOH溶液将设备②中的苯酚转化为苯酚钠而进入设备③,向设备③中通入CO2将苯酚钠转化为苯酚,同时生成NaHCO3而进入设备④,向设备④中加入CaO时,生成CaCO3进入设备⑤,NaOH进入设备②循环使用,

(1)根据以上分析,用苯萃取出设备①中的苯酚进入设备②,所以设备①进行的是操作是萃取,所有的仪器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萃取; 分液漏斗;

(2)根据以上分析,用NaOH溶液将设备②中的苯酚转化为苯酚钠而进入设备③,向设备③中通入CO2将苯酚钠转化为苯酚,同时生成NaHCO3而进入设备④,所以A是C6H5ONa,B是NaHCO3,故答案为:C6H5ONa;NaHCO3

(3)根据以上分析,向设备③中通入CO2将苯酚钠转化为苯酚,方程式为: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故答案为: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4)根据(2)在设备④中,物质B的水溶液即NaHCO3和CaO反应CaCO3、NaOH和水,再通过过滤分离出碳酸钙;故答案为:CaCO3;NaOH;过滤;

(5)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在流程中生成的副产物,并且在流程中需要加入的原料,根据流程图中箭头指向,很容易发现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6H6、CaO、NaOH水溶液、CO2,故答案为:NaOH水溶液;CO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以含钴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Co、Fe、SiO2)为原料,制取氧化钴的流程如下:

(1)溶解: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2~3次,洗液与滤液合并,其目的是______

(2)氧化: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NaClO3,将Fe2+氧化成Fe3+,其离子方程式______

已知: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3[Fe(CN)6];亚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4[Fe(CN)6]•3H2O.

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沉淀)

4Fe3++3[Fe(CN)6]4-=Fe4[Fe(CN)6]3↓(蓝色沉淀)

确定Fe2+是否氧化完全的方法是______.(可供选择的试剂:铁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溶液、铁粉、KSCN溶液)

(3)除铁:加入适量的Na2CO3调节酸度,生成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沉淀:生成沉淀碱式碳酸钴[(CoCO32•3Co(OH)2],沉淀需洗涤,洗涤的操作是______

(5)溶解:CoCl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向碱式碳酸钴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边加热边搅拌至完全溶解后,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_____

(6)灼烧:准确称取所得CoC2O4 1.470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得0.830g氧化钴,写出氧化钴的化学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洗液与滤液合并,提高洗涤和滤液中钴的利用率,故答案为:提高钴等元素的利用率;

(2)亚铁离子被氯酸根离子氧化成铁离子,1molr的亚铁离子失去1mol的电子,而1mol的氯酸根离子得到6mol的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6Fe2++6H++ClO3-═6Fe3++Cl-+3H2O,取氧化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铁氰化钾溶液,若无蓝色沉淀生成,则Fe2+已全部被氧化,故答案为:6Fe2++6H++ClO3-═6Fe3++Cl-+3H2O;取氧化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铁氰化钾溶液,若无蓝色沉淀生成,则Fe2+已全部被氧化;

(3)生成硫酸铁与碳酸钠发生双水解得到黄钠铁矾,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Fe2(SO43+6H2O+6 Na2CO3=Na2Fe6(SO44(OH)12↓+5 Na2SO4+6CO2↑,故答案为:3Fe2(SO43+6H2O+6 Na2CO3=Na2Fe6(SO44(OH)12↓+5 Na2SO4+6CO2↑;

(4)沉淀洗涤的方法是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使滤液流出.重复操作2~3次,

故答案为: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使滤液流出.重复操作2~3次;

(5)CoCl2的溶解度曲线可知,随温度的升高,CoCl2的溶解度增大,所以趁热过滤,防止温度降低氯化钴析出,故答案为:防止因温度降低,CoCl2晶体析出;

(6)CoC2O4的质量为1.470g,其我知道可为0.01mol,Co元素质量为0.59g,钴氧化物质量为0.83g,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为0.83g-0.59g=0.24g,则氧化物中Co原子与O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0.01mol:≈2:3,故Co氧化物为Co2O3,故答案为:Co2O3

解析

解:(1)洗液与滤液合并,提高洗涤和滤液中钴的利用率,故答案为:提高钴等元素的利用率;

(2)亚铁离子被氯酸根离子氧化成铁离子,1molr的亚铁离子失去1mol的电子,而1mol的氯酸根离子得到6mol的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6Fe2++6H++ClO3-═6Fe3++Cl-+3H2O,取氧化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铁氰化钾溶液,若无蓝色沉淀生成,则Fe2+已全部被氧化,故答案为:6Fe2++6H++ClO3-═6Fe3++Cl-+3H2O;取氧化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铁氰化钾溶液,若无蓝色沉淀生成,则Fe2+已全部被氧化;

(3)生成硫酸铁与碳酸钠发生双水解得到黄钠铁矾,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Fe2(SO43+6H2O+6 Na2CO3=Na2Fe6(SO44(OH)12↓+5 Na2SO4+6CO2↑,故答案为:3Fe2(SO43+6H2O+6 Na2CO3=Na2Fe6(SO44(OH)12↓+5 Na2SO4+6CO2↑;

(4)沉淀洗涤的方法是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使滤液流出.重复操作2~3次,

故答案为: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使滤液流出.重复操作2~3次;

(5)CoCl2的溶解度曲线可知,随温度的升高,CoCl2的溶解度增大,所以趁热过滤,防止温度降低氯化钴析出,故答案为:防止因温度降低,CoCl2晶体析出;

(6)CoC2O4的质量为1.470g,其我知道可为0.01mol,Co元素质量为0.59g,钴氧化物质量为0.83g,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为0.83g-0.59g=0.24g,则氧化物中Co原子与O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0.01mol:≈2:3,故Co氧化物为Co2O3,故答案为:Co2O3

下一知识点 : 其他物质的检验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气体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