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材料二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材料,一时无法查证。……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据《中共党史》选编

材料三 如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两岸能否合办活动?带着这些问题,中新社记者分别采访了10位正在此间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众委员无一例外,均赞同国家隆重纪念。有委员指出,辛亥革命100周年是两岸提升政治互信的契机;纪念活动如能上升到国共两党层面,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广州和武汉的得票数为何遥遥领先?(2分)

(2)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革命性”的贡献有哪些?(2分)

(3)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确定7月1日为建党节的参考因素。(2分)在中国共产党90周岁诞辰来临之际,某中学准备在党的诞生地举办一次纪念活动。你认为他们可能会选择在什么地方?为什么?(2分)

(4)据材料三,分析政协委员们为什么一致认为两岸、两党共同纪念辛亥革命,“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2分)

正确答案

(1)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的故乡。(1分) (只要答对其中1点即可。)   

武汉: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所在地。(1分)(只要答对其中1点即可。)

(2)①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封建君主专制政体;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任意2点即可得2分)

(3)当时处于战争环境,缺乏档案资料;参加过中共“一大”的同志的回忆;党的领袖的提议。(2分,任意2点即可得2分)

答上海和浙江嘉兴均可。(1分)因为中共“一大”最初是在上海召开的,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1分)

原因:孙中山先生的民主共和理念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国共两党都认同的;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祖国统一的心愿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2分,其它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和日本两国近代化过程比较表

阅读上表,提取有关中日两国近代化异同的信息各一项,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其原因。

正确答案

相同点:

①经济近代化开始时间、开启模式大体相同。19世纪50和60年代相继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从建立近代军事工业开始,近代生产技术、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开始时都来自西方国家)。(3分)

原因:都遭受西方侵略,开始沦为西方半殖民地;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本国改革势力的推动。(3分)

②文化教育近代化开始时间相同,两国在六七十年代先后创办近代学校与派遣留学生,开始文化教育近代化。(3分)

原因:近代工业发展的需要;西方教育的影响(3分)

不同点:

①工业近代化结果不同:日本基本从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任务,而中国根本未能实现工业化。(3分)

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对封建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根本性变革,为工业化创造了基本前提,而中国反而维护封建制度,从根本上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3分)

②教育改革结果不同:日本建立了一套强有力的教育系统,中国最终没能彻底改变封建的教育制度。(3分)

原因:领导者的素质差异(旧官僚与资产阶级改革家);经济基础不同;接受外来文化的差异(以儒学为根本,排斥西方科技教育)(3分)

③政治近代化时间不同:近代政治制度的确立相差20年以上,更有甚者达50年以上。(3分)

原因:清政府一直在维持传统的封建统治机构,而明治政府却是在废弃幕府统治机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日本商品经济发展新的阶层兴起;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阻碍民主政治的建立;而日本传统文化没有沉重负担,易于学习外来文化,所以走得较快。(3分)

④近代化进程的不同:日本的现代化是通过明治维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同时进行;中国则是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思想,一步一步缓慢推进的。(3分)

原因: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势力根深蒂固,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与改革力量强弱不同;传统文化对外来文明态度不同;国际环境不同。(3分)

⑤中国近代化整体程度落后于日本,经济与教育起步差距较小,政治差距巨大;实施的结果整体差距巨大。(3分)

原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封建制度的强大程度不同;领导者的决心、素质目的不同;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态度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与获取信息、解读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表格主要是纵向分析每个比较项,综合分析比较分析异同点。相同点可以从近代化的模式式、时间方面分析归纳,结合时间信息,把握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分析原因;不同点则可以从近代化的进程与结果等方面分析归纳,及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和日本两国近代化过程比较表

阅读上表,提取有关中日两国近代化异同的信息各一项,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其原因。

正确答案

相同点:

①经济近代化开始时间、开启模式大体相同。19世纪50和60年代相继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从建立近代军事工业开始,近代生产技术、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开始时都来自西方国家)。(3分)

原因:都遭受西方侵略,开始沦为西方半殖民地;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本国改革势力的推动。(3分)

②文化教育近代化开始时间相同,两国在六七十年代先后创办近代学校与派遣留学生,开始文化教育近代化。(3分)

原因:近代工业发展的需要;西方教育的影响(3分)

不同点:

①工业近代化结果不同:日本基本从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任务,而中国根本未能实现工业化。(3分)

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对封建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根本性变革,为工业化创造了基本前提,而中国反而维护封建制度,从根本上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3分)

②教育改革结果不同:日本建立了一套强有力的教育系统,中国最终没能彻底改变封建的教育制度。(3分)

原因:领导者的素质差异(旧官僚与资产阶级改革家);经济基础不同;接受外来文化的差异(以儒学为根本,排斥西方科技教育)(3分)

③政治近代化时间不同:近代政治制度的确立相差20年以上,更有甚者达50年以上。(3分)

原因:清政府一直在维持传统的封建统治机构,而明治政府却是在废弃幕府统治机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日本商品经济发展新的阶层兴起;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阻碍民主政治的建立;而日本传统文化没有沉重负担,易于学习外来文化,所以走得较快。(3分)

④近代化进程的不同:日本的现代化是通过明治维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同时进行;中国则是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思想,一步一步缓慢推进的。(3分)

原因: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势力根深蒂固,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与改革力量强弱不同;传统文化对外来文明态度不同;国际环境不同。(3分)

⑤中国近代化整体程度落后于日本,经济与教育起步差距较小,政治差距巨大;实施的结果整体差距巨大。(3分)

原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封建制度的强大程度不同;领导者的决心、素质目的不同;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态度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与获取信息、解读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表格主要是纵向分析每个比较项,综合分析比较分析异同点。相同点可以从近代化的模式式、时间方面分析归纳,结合时间信息,把握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分析原因;不同点则可以从近代化的进程与结果等方面分析归纳,及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不同阶级为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走过不同的道路。

材料一:某学者撰文说:“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中孙中山曾经被称为“疯子”,后来“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这种现象? 这次转型的结果是怎样的?(6分)

材料二:我们当时对于创造革命根据地与进行长期游击战争的思想与认识十分微弱,……而南下向广东进发。……,因而南昌起义的部队大部分遭受损失,仅留了一部分力量与毛主席所领导的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在井冈山会师,才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

——贺龙《回忆“八一”南昌起义》

(2)材料二中毛泽东在湘赣山区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走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该道路的最终实施情况如何?(6分)

正确答案

(1)孙中山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这在两千多年封建制度影响下的中国,必然遭到许多人的反对。(2分)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谁要是再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必将遭到国人的唾骂。(2分)失败,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分)

(2)井冈山根据地。(2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2分)中国共产党最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2分)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从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的统治和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这一角度来分析即可;第二小问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来分析,可归纳出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谁要是再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必将遭到国人的唾骂;第三小问从辛亥革命的结局来分析,可归纳出这一转型以失败告终,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第一小问直接结合教材知识可归纳出井冈山根据地;第二小问联系中国的革命道路,和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可归纳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第三小问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来思考,可归纳出中国共产党最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下一知识点 : 黄花岗起义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同盟会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