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贵贱的社会差别。

——据(美)费正清《观察中国》

问题:

(1)为实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中国近代各阶级做出了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提高农民地位,中国近、现代各阶级制订了哪些纲领和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49年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见证了“新中国做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放战争等等。

(2)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资产阶级:平均地权;无产阶级: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重返联合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等;倡导并参与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1)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这一纲领阐发为哪三大主义?(6分)

材料二  下面是2010年11月19日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武汉、广州和南京的得票率较高,请选择其中一座城市,说明其“能代表辛亥革命”的理由。(3分)

材料三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试从政治、思想和社会习俗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8分)

材料四  全国政协已成立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办公室,届时将隆重举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等活动。国务院台办则表示,支持海峡两岸各界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

(4)请你谈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正确答案

(20分)

(1)民族主义、民权主 义、民生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6分)

(2)广州:孙中山学习和战斗过的地方。(或说出相关史实,如黄埔军校所在地等也可。)

武汉:武昌起义发生地。

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民国首都;孙中山先生陵寝所在地。(答出其中一项即可。)(3分)

(3)政治: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4分)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

社会习俗:剪辫易服;禁止缠足;提倡鞠躬、握手等文明礼仪;用先生、君等平等称呼。(答出其中一项即可)(2分)

(4)缅怀孙中山的丰功伟绩;推动海峡两岸之间的友好交流;有利于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答出其中一项即可)(3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百年巨变走过的道路是极为复杂和曲折的。在这一时期,半边缘化的过程与内部衰败的过程常常重叠在一起,但半边缘化并不等同于内部衰败;同样,革命化的过程虽与现代化的过程亦步亦趋,但革命化也不等同于现代化。这些过程都处在相互依存的互动之中,或推动社会的变革,或阻碍社会的变革。大致说来,半边缘化是近百年社会演变的关键性因素,它加速了内部衰败的速度,并使现代化被扭曲甚至断裂;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推动依附性发展。而革命化则是抗议内部衰败和阻止半边缘化的关键性因素,它为现代化扫清障碍;但单纯的革命暴力并不能导致现代经济增长。各种不同方向的社会冲击最后都要归结为以发展现代生产力为中心的现代化运动,只有这一共识才可能使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的大转变找到明确的世界坐标。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材料中提及的“半边缘化”是指什么?(2分)在这种“半边缘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进步的经济形态有何特点?(6分)

(2)请举一例并论证材料一中划线内容的观点。(6分)

材料二 我们需要提高对“现代化”概念的综合性的理解。已经为人们很熟悉的“现代化包括器物、制度与观念三个层面”这句话,在很多学者那里“器物”被解释为经济,“制度”被解释为政治,“观念”被解释为文化,于是现代化就被解释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现代化。“层面”被“方面”,物质(器物)的内容与制度的、观念的内容割裂开来,“经济现代化”被突出地强调,……。而从综合思维的角度看,现代化的每个方面都包含着不同的层面。比如,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等方面,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领域)都包含着物质(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

——尹保云《经济现代化的三个层面》

(3)此材料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请以辛亥革命影响为例来说明上述观点。(6分)

正确答案

(1)半殖民地半封建化;(2分)特点是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处于本国封建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的夹缝中发展。(6分)

(2)如:太平天国运动(2分);论证:未发展出符合历史潮流的经济,没有提出合理进步的革命纲领,因此,非但没有导致现代经济的增长,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对南方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4分)

如:南昌起义;其本身只是暴力革命,没有触及经济发展内容,所以也不可能导致现代经济增长。

(3)主要观点:现代化的每个方面都包含物质、制度、观念三个层面。(2分)

辛亥革命影响:物质层面,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制度层面,建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文化层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6分)

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的“半边缘化的过程与内部衰败的过程常常重叠在一起,但半边缘化并不等同于内部衰败;同样,革命化的过程虽与现代化的过程亦步亦趋,但革命化也不等同于现代化。这些过程都处在相互依存的互动之中,或推动社会的变革,或阻碍社会的变革。大致说来,半边缘化是近百年社会演变的关键性因素,它加速了内部衰败的速度,并使现代化被扭曲甚至断裂”可以联想得出“半边缘化”应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进步的经济形态是民主资本主义,然后可以直接答出其特点;(2)符合划线观点的事例有很多,例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然后进行论述,反驳材料的观点即可;(3)材料三中最后一句话是材料的中心句,概括出其含义即可。根据概括出的观点,找出辛亥革命影响中的对应部分即可。

点评:关于近代以来列强侵华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传统史学更多地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强调列强对中国的伤害,近年来随着近代化史观的引入以及在中国大陆的深入,更多人从更多更新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高考也及时地加以引入,本题即是此种题型的反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天下皆天父皇上帝一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保暖矣。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材料三】2007年5月13日上午,在湘潭县泉塘子镇“湖南超级杂交稻种三产田年产工程示范基地”的稻田旁,棋盘村农民陈德云这样对记者说:“我们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光明日报2007年5月23日报道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天朝田亩制度》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孙中山最信的“定地价法”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定地价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所提及的两位人物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贡献具体是什么?并概括指出促进我国新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上述材料作为研究资料,请你设计—个恰当的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绝对平均主义。原因:①制度自身的局限性。

(2)含义: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涨价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评价:“平均地权”是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但它是一个改良主义的措施,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封建地主对土地的权益,是一个不彻底的土地纲领。

(3)邓小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杂交水稻。主要因素:政策和科技。

(4)课题:农民与土地。

下一知识点 : 黄花岗起义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同盟会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