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 共71题
4.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若图中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当W为一元强碱时,NaAlO2是铝或铝盐与强碱反应的最终产物,故X不可能是NaAlO2,A错误;
B.若图中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当W为一元强酸时,且X是NH3,则Y是铵盐(如NH4Cl),铵盐再与一元强酸不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若图中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当W为非金属单质时,则Z可能是CO2。此时有2C+O2→CO、2CO+O2→CO2、C+ CO2→2CO,故C正确;
D.若图中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当Z可能是FeCl3时,W为金属单质Fe,则铁单质与铁的化合物不可能归中为Z(FeCl3)。如若Z是Fe(NO3)2、则X为HNO3(稀),依次有:Y是Fe(NO3)3,则是符合题意的。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各选项所设物质的性质去筛选判断。
易错点
易错选D。
知识点
5.在元素周期表短周期元素中,X元素与Y、Z、W三元素相邻,X、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依据“X元素与Y、Z、W三元素相邻”得:,设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有
,再依“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得:4a=20,a=5,又依“短周期”得:
或
(只后者符合“X、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即7+8=15),故得:X是7N、Y是8O、Z是15P、W是6C。其中“X和Z可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的范例就是铵盐——如NH4H2PO4等,故选项C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短周期”、“X元素与Y、Z、W三元素相邻”及“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等推断。
易错点
因忽视“最高价”而易错选D。
知识点
4.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B2-和D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C是同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则A为H元素,B2-和D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B处于第二周期、D处于第三周期,由离子电荷可知,B为O元素、D为Al,C是同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大于氧、小于Al,只能处于第三周期,故C为Na.
A.O2-和Al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O2->Al3+,故A正确;
B.非金属性C(Na)>D(Al),故碱性: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故B正确;
C.A为H,属于非金属元素,C为Al,属于金属元素,C元素失去电子能力更强,故C错误;
D.H元素与O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H2O、H2O2,故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是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则A为H元素,B2-和D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B处于第二周期、D处于第三周期,由离子电荷可知,B为O元素、D为Al,C是同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大于氧、小于Al,只能处于第三周期,故C为Na,据此解答
易错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知识点
4.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已知X、Y的阳离子aXn+、bY(n+1)+电子层结构与Z、W的阴离子cZm-、dW(m+1)-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大小顺序一定是:KOH>Ca(OH)2
B.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S>Cl>K>Ca,原子半径是K>Ca>S>Cl
C.氢化物的稳定性是Cl>S;
D.还原性S2->Cl-,氧化性K+>Ca2++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Xn+、bY(n+1)+电子层结构与Z、W的阴离子cZm-、dW(m+1)-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可用假设法解题,S2-,Cl-,K+,Ca2+对应出X=K,Y=Ca,Z=Cl,W=S
易错点
用假设法解题,S2-,Cl-,K+,Ca2+。
知识点
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族,Y、Z相邻,W、Y、Z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W、Z同族,Y、Z相邻,W、Y、Z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可推出W(C)、X (Na)、Y(Al)、Z(Si)。金属性Na>Al故A错误。原子半径Al>Si,B正确。氢化物的稳定性是看非金属性的强弱,因非金属性C>Si,所以C错误。Al(OH)3具有两性能与强碱NaOH发生反应,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加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熟悉元素周期表。
易错点
未能正确处理好结构、位置、性质三者的关系,元素推断出现障碍。
知识点
2.现有短周期元素X、Y、Z、W,X、Y位于同主族,Y、Z位于同周期,Z、W位于同主族,X与Z、W都不
在同一周期,Z的核电荷数是W的两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Z、W位于同主族,且Z的核电荷数是W的两倍,可推知Z为硫,W为氧。由X与Z、W都不在同一周期推知X为氢,则Y为钠。由H、O、Na三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OH含有离子键与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离子半径大小(1)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2)电子层相同时,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3)以上都相同时则看最外层电子数,故S2->O2->Na+>H+,故B正确。形成的简单氢化物,H2S的还原性大于H2O,故C错误。Y、Z、W三种元素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有Na2SO3与Na2SO4,一种为强碱弱酸盐,一种为强碱强酸盐,水的电离程度不同,故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由X、Y、Z、W在周期表的位置关系,及Z与W的核电荷数的关系,推断出四种元素,再结合相关元素和化合物知识进行判断。
易错点
元素周期表结构记不清,离子半径大小判断依据记忆不清。
知识点
H2S、SO2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应用。
15.H2S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能与KMnO4溶液反应生成S和Mn2+,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H2S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25℃时,在0.10 mol·L-1H2S溶液中,通人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①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__________mol·L-1;
②某溶液含0.010 mol·L-1Fe2+、未知浓度的Mn2+和0.10 mol·L-1H2S,当溶液pH=______时,Fe2+开始沉淀;当Mn2+开始沉淀时,溶液中=_________。【已知:KSP(FeS)=1.4×10-19,KSP(MnS)=2.8×10-13】
17.已知:葡萄酒中有少量SO2可以做抗氧化剂[我国国家标准(GB2760-2014)规定葡萄酒中SO2的残留量≤0.25g/L]。
利用SO2的漂白性检测干白葡萄酒(液体为无色)中的SO2或H2SO3。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干白葡萄酒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右图所示装置可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A、B是惰性电极。则电子流入的电极为_______(用A或B表示),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5H2S+2MnO4- +6H+=5S↓+2Mn2++8H2O
解析
5H2S+2MnO4- +6H+=5S↓+2Mn2++8H2O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题目相关信息判断反应发生情况。
易错点
物料守恒的书写
正确答案
①0.043
②2 2×106
解析
①0.043 ,(H2S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 硫离子的总浓度=[H2S]+[S2-]+[HS-](硫元素相对于整个溶液的守恒守恒),读图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②2 2×106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题目相关信息判断反应发生情况。
易错点
物料守恒的书写
正确答案
干白中二氧化硫或亚硫酸含量太少
解析
干白中二氧化硫或亚硫酸含量太少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题目相关信息判断反应发生情况。
易错点
物料守恒的书写
正确答案
B SO2+2H2O-2e- =SO42-+4H+
解析
B SO2+2H2O-2e- =SO42-+4H+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题目相关信息判断反应发生情况。
易错点
物料守恒的书写
3.有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E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C与O形成的阴离子可能形成CO32-、C2O42-,故A正确。
B. 元素周期表中,从上往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F>Cl,故稳定性HF>HCl,还原性HF
C. CS2分子中,每个原子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故C正确。
D.A、D、E的非金属性C2CO3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题中所给的位置关系可知,元素都为短周期元素,A、B、C必为第二周期元素,D、E为第三周期元素。E为第三周期元素,n=3,2n+1=7。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E为氯元素。由此可知,D为硫元素,C为氟元素,A为碳元素,B为氧元素。
易错点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知识点
4.短周期元素A、B、C、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W、X、Y、Z,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常温下W、Y、Z均可与X反应,A、C、D的原子序数及0.1 mol/L的W、Y、Z溶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短周期元素A、B、C、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W、X、Y、Z.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则A为Na元素,则W为NaOH;0.1 mol/L的Z溶液pH=1,则Z为一元含氧酸,且D的原子序数最大且大于Na元素,则D为Cl元素、Z为HClO4;0.1 mol/L的Y溶液pH=0.7,则氢离子浓度为10-0.7mol/L=0.2mol/L,故Y为二元强酸,且C的原子序数大于Na元素,则C为S元素、Y为H2SO4;常温下W、Y、Z均可与X反应,则X为两性氢氧化物,则X为Al(OH)3、B为Al元素;A.Na+、Al3+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a+>Al3+,故A错误;B.非金属性Cl>S,故氢化物稳定性HCl>H2S,故B错误;C.NaOH含有离子键、共价键,HClO4只含有共价键,二者含有化学键不全相同,故C错误;D.B为Al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为3,其电子层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是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短周期元素A、B、C、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W、X、Y、Z.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则A为Na元素,则W为NaOH;0.1 mol/L的Z溶液pH=1,则Z为一元含氧酸,且D的原子序数最大且大于Na元素,则D为Cl元素、Z为HClO4;0.1 mol/L的Y溶液pH=0.7,则氢离子浓度为10-0.7mol/L=0.2mol/L,故Y为二元强酸,且C的原子序数大于Na元素,则C为S元素、Y为H2SO4;常温下W、Y、Z均可与X反应,则X为两性氢氧化物,则X为Al(OH)3、B为Al元素,据此解答。
易错点
pH的有关计算、元素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知识点
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X的最低负价与Y的最高正价代数和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X的最低负价与Y的最高正价代数和为零,不妨设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4,a+=0得到a=2,则推导出X(O)、Y(Mg)、Z(Si)、W(P)。MgO为离子晶体,而SiO2为中只含共价键,A错误。非金属性P>Si,所以应当是磷酸的酸性大于硅酸的酸性,B错误。非金属性O>P,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也越稳定,C错误。Mg处第三周期第ⅡA族,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化合价的关系,将涉及元素进行推断。再对选项逐一分析,对涉及的内容找到相对应的判据,如比较最高价的含氧酸的酸性是根据非金属性的强弱。
易错点
氢化物的稳定性是由非金属性的强弱决定的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