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酸的结构与性质
- 共324题
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乙酸发生反应的是( )
①石蕊;②乙醇;③金属铜;④金属铝;⑤氧化镁;⑥碳酸钙;⑦氢氧化铜.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酸的通性可知,乙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乙酸能和铝(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乙酸能和氧化镁(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乙酸酸性比碳酸强,故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盐和水;乙酸能和氢氧化铜(碱);反应乙酸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故能与乙酸反应的有①②④⑤⑥⑦,
故选:C.
用氧-18O示踪原子标记的乙醇与乙酸完全反应后,示踪原子将存在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将1mol乙醇(其中的氧用18O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H18OCH2CH3CH3CO18OCH2CH3+H2O;
故选A.
下列“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硫酸钡不和盐酸反应所以能用于钡餐透视,故A正确;
B、集中处理时重金属离子能更加专业的转为重金属,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带来污染,故B正确;
C、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的到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但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消毒,故C错误;
D、食醋中的醋酸和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醋酸钙和二氧化碳、水,达到除掉水垢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C.
Ⅰ.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之一,乙酸的官能团为______(写名称).用食醋浸泡有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的暖瓶或水壶,可以清除其中的水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Ⅱ.在试管A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下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以制取乙酸乙酯.
(1)试管B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2)乙醇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
(3)实验完成后,试管B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若分离B中的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Ⅰ.因乙酸含有羧基,为乙酸的官能团,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且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盐反应: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故答案为:羧基;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Ⅱ.(1)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钠吸收,易于除去杂质,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2)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同时该反应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故答案为:CH3COOH+HOCH2CH3
CH3COOCH2CH3+H2O;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3)因B中的液体混合物分层,可用分液漏斗分离,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解析
解:Ⅰ.因乙酸含有羧基,为乙酸的官能团,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且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盐反应: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故答案为:羧基;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Ⅱ.(1)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钠吸收,易于除去杂质,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2)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同时该反应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故答案为:CH3COOH+HOCH2CH3
CH3COOCH2CH3+H2O;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3)因B中的液体混合物分层,可用分液漏斗分离,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在3种有机物 ①甲烷、②乙酸、③油脂中,属于食醋主要成分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可用作清洁能源的是______,可用于制肥皂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属于食醋主要成分;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用作清洁能源,
油脂可以制肥皂.
故答案为:②;①;③.
解析
解: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属于食醋主要成分;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用作清洁能源,
油脂可以制肥皂.
故答案为:②;①;③.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