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肼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放出热量,(25℃时),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示意图。

假设使用肼-空气燃料电池作为本过程的电源,铜片质量变化,则肼-空气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________L(假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为20%)。

(4)传统制备肼的方法是以氧化制得肼的稀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

(3) 112

(4)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科学家一直致力研究常温、常压下“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曾实验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

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为NH3。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N2(g)+3H2O(1)==2NH3(g)+3/2O2(g) △H=+765.2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答题纸里如图所示的坐标中,画出上述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标注(标注出“反应物”、“生成物”、“有催化剂”、“无催化剂”、“△H”)。

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2(g)+3H2(g)2NH3(g) △H=-192.0kJ·mol-1

(2)某条件下,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6molN2(g)和1.60molH2(g),经过2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NH3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和的比)为4/7。

①该条件下反应合成氨的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在2min内N2的平均反应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

③该条件下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

④670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a点的正反应速率比b点的大

B.c点处反应达到平衡

C.d点(t1时刻)和e点(t2时刻)处n(N2)不一样

D.其它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图中d点的值大

(3)将反应得到氨气液化为液氨,已知液氨中存在着下列平衡:2NH3NH4++NH2-。科学家在液氨中加入氢氧化铯(CsOH)和特殊的吸水剂,使液氨中的NH4+生成N4分子,请写出液氨与氢氧化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①K=c(NH3)2/[c(N2)·c(H2)3];②0.1mol·L-1·min-1;③75%或3/4;④AD 

(3)8NH3+4CsOH==N4+4CsNH2+6H2↑+4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的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等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574 kJ/mol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H2=-1 160 kJ/mol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脱碳。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 +3H2(g)CH3OH(g)+H2O(g) △H<0。若容器容积不变,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后,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

A.升高温度

B.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C.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

(3)脱硫。某脱硫工艺中的废气经处理后,与一定量的氨气、空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物作为副产品化肥。设烟气中的SO2、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二次利用。在最新开发并投入生产的硫酸--甲醇燃料电池中,使用流动电解质硫酸,燃料电池的效率可提高约30%,如图所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 kJ/mol

(2)CD

(3)12NH3+3O2+4SO2+4NO2+6H2O=4(NH4)2SO4+4NH4NO3 

(4)CH3OH+H2O-6e-=CO2+6H+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而造成环境污染。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等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4NO2(g)=4NO(g) +CO2(g)+2H2O(g) △H1= -574 kJ/mol

CH4(g)+4NO(g) =2N2(g)+CO2(g)+2H2O(g) △H2= -1 160 kJ/mol

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脱碳。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 +3H2(g)CH3OH(g) +H2O(g) △H3

①取五份等体积的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甲所示,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的△H3____(填 “>”“<”或“=”)0。

②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

A.第10 min后,向该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和3 mol H2,则再次达到平衡时c(CH3OH) =1.5 mol/L

B.0~10 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75 mol/(L·min)

C.达到平衡时,氢气的转化率为0. 75

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3/16

E.升高温度将使n(CH3OH)/n(CO2)减小

③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丙所示。其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3)脱硫。某种脱硫工艺中将废气处理后,与一定量的氨气、空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物作为副产品化肥。设废气中的SO2、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硫酸铵和硝酸铵水溶液的pH<7,其原因可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铵溶液中滴加适量的NaOH溶液,使溶液的pH =7,则溶液中c(Na+)+c(H+)____(填“>”“=”或 “<”)c(NO3-)+c(OH-)。

正确答案

(1) CH4(g) +2NO2(g) =N2(g) + CO2(g) +2H2O( g) △H = - 867 kJ/mol

(2)①<;②CE;③O2+4e-+4H+=2H2O

(3)12NH3+3O2+4SO2+4NO2+6H2O=4(NH4)2SO4+4NH4NO3

(4)NH4++H2ONH3·H2O+H+;<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氨气,并进行有关氨气的性质探究。

(1)该小组同学加热生石灰与氯化铵的混合物制取干燥的氨气。

①应该选用的仪器及装置有(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

②生石灰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在上述过程会同时发生多个反应,写出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时通入氨气的速率过快,在烧瓶中会出现白烟,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同学以氨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碳酸氢铵。

甲同学先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通入氨气;乙同学先将氨气通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通入二氧化碳。合适的方案是_________(填“甲”或“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产物中有NH4+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I、F、G、E、C;② CaO+2NH4ClCaCl2+2NH3↑+H2O

(2)4NH3+3O2N2+6H2O;NH4NO3

(3)乙;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先通入二氧化碳,再通入氨气,生成的产物量少,且易生成碳酸铵,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先通入氨气,再通入CO2,生成的产物量多,且易生成碳酸氢铵;取少量产物放入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证明产物中有NH4+

下一知识点 : 氨气的工业制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