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潍坊校级模拟)将5.4g Al投入200.0mL 2.0mol•L-1的某溶液中有H2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  )

AHNO3溶液

BNaOH溶液

CH2SO4溶液

D盐酸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200.0mL 2.0mol•L-1的某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2L×2.0mol•L-1=0.4mol,Al的物质的量为=0.2mol,

A、因Al与HNO3溶液不生成氢气,则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由2Al+2OH-+2H2O═2AlO2-+3H2↑,0.2molAl与0.4molNaOH溶液溶液反应时,碱过量,故B错误;

C、由2Al+6H+═2Al3++3H2↑,0.2molAl与0.4molH2SO4溶液,硫酸过量,故C错误;

D、由2Al+6H+═2Al3++3H2↑,0.2molAl与0.4molHCl溶液,Al过量,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铝粉和镁粉的混合物5.1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标况下共产生气体5.6L,铝粉和镁粉质量分别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设镁、铝的质量分别为xg、yg.

    Mg+H2SO4=MgSO4+H2

24g              22.4L

xg                L   

2Al+3H2SO4=2Al(SO43+3H2

54g                   67.2L

yg                   

列方程组为:

解得

故答案为:铝2.7g,镁2.4g.

解析

解:设镁、铝的质量分别为xg、yg.

    Mg+H2SO4=MgSO4+H2

24g              22.4L

xg                L   

2Al+3H2SO4=2Al(SO43+3H2

54g                   67.2L

yg                   

列方程组为:

解得

故答案为:铝2.7g,镁2.4g.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未打磨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硝酸铜

B稀盐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它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但和盐不能发生反应,因此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Cu(NO32溶液中,Cu(NO32和Al2O3不反应,故A正确;

B、氧化铝能与酸反应,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HCl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6HCl+Al2O3═2AlCl3+3H2O,故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HCl溶液中,会发生反应,故B错误;

C、氧化铝能与酸反应,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HNO3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6HNO3+Al2O3═2Al(NO33+3H2O,故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HNO3溶液中,会发生反应,故C错误;

D.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氧化物,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NaOH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2NaOH+Al2O3═2NaAlO2+H2O,故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NaOH溶液中,会发生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  )

AAl→Al(OH)3

BMgO→Mg(OH)2

CFe(OH)3→Fe2O3

DCa2+→CaCO3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A.由铝制备氢氧化铝至少需要两步才能完成,如Al→AlCl3→Al(OH)3,故A选;

B.氧化镁不能溶于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MgO→Mg(OH)2的转化,故B选;

C.氢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分解产生Fe2O3,能一步实现,故C不选;

D.溶液中的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如Na2CO3+CaCl2=2NaCl+CaCO3↓,离子反应为:Ca2++CO32-=CaCO3↓,能一步实现,故D不选;

故选A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钠、镁、铝、铁等金属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航天事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4.8gAl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之后,质量变为5.28g,则未发生变化的铝的质量为______g.

(2)向10mL 0.2mol/L的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测得滴加10mL与滴加30mL时所得沉淀一样多.求氢氧化钡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将镁、铝合金6.3g混合物加入到某浓度的硝酸中,产生标况下的气体8.96L(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是NO和NO2的混合气体),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达到最大量,沉淀干燥后测得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10.2g,计算还原产物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

(4)现有一包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分为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计算pH时假定溶液体积没有变化):①向其中一份固体中加入50mL 3.0mol/L的NaOH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c(OH-)为1.0mol/L;②向另一份固体中加入100mL 4.0mol/L的HCl溶液,使固体全部溶解,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有H+、Fe2+和Al3+三种阳离子且c(H+)为0.2mol/L,计算这包铝热剂中铝的质量和氧化铁的质量.

正确答案

解:(1)铝和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4Al+3O2=2Al2O3,根据方程式知,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氧气的质量,

设未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ag,则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4.8-a)g

4Al+3O2=2Al2O3  固体质量增加

108             96

(4.8-a)g      (5.28-4.8)g  

108:96=(4.8-a)g:(5.28-4.8)g  

9:8=(4.8-a):0.48,

a=4.26g,

故答案为:4.26g;

(2)n(AlCl3)=0.2mol/L×0.01L=0.002mol,

设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

2AlCl3+3Ba(OH)2=2Al(OH)3↓+3BaCl2

2        3         2      

        0.01xmol  mol

根据铝原子守恒知,当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时,n([Al(OH)3]=n(AlCl3)=0.002mol,

根据2AlCl3+3Ba(OH)2=2Al(OH)3↓+3BaCl2知,完全沉淀时需要n[Ba(OH)2]==0.003mol,

根据题意知,与氢氧化铝反应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0.03x-0.003)mol,

根据2Al(OH)3+Ba(OH)2=Ba(AlO22+4H2O可知,生成偏铝酸钡需要n[Al(OH)3]=2n[Ba(OH)2]=2(0.03x-0.003)mol,

根据铝原子守恒得剩余n[Al(OH)3]=0.002mol-2(0.03x-0.003)mol,

测得滴加10mL与滴加30mL所得沉淀同样多,所以mol=0.002mol-2(0.03x-0.003)mol,

x=0.12mol/L,

答: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2 mol/L;

(3)镁、铝最后转化为沉淀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固体增大的质量是氢氧根离子的质量,则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0.6mol,

设镁的物质的量为xmol,铝的物质的量为ymol,根据金属单质的质量、转化为沉淀增加的质量列方程得

解得

镁、铝和硝酸反应生成氮氧化物时转移电子相等,氮氧化物的物质的量==0.4mol,每个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分子中都只含一个氮原子,

设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NO)、n(NO2),

解得

则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mol:0.3mol=1:3,

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4)①中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n(NaOH)=1.0mol/L×0.05L=0.05mol,根据钠原子守恒得n(NaAlO2)=(3.0-1.0)mol/L×0.05L=0.1mol,根据铝原子守恒知,铝的物质的量也是0.1mol,则m(Al)=0.1mol×27g/mol=2.7g;每份中铝的质量相等,所以铝热剂中铝的质量是5.4g;

②该溶液呈酸性,则盐酸过量,根据②知,该溶液中铝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1mol/L,溶液呈电中性,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设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Fe 2+ ),根据电荷守恒得c(H+)+2 c(Fe 2+ )+3C(Al3+ )=c(Cl-),

0.2mol/L+2c(Fe 2+)+3×1mol/L=4.0mol/L,

 c(Fe 2+)=0.4mol/L,根据铁原子守恒得则n(Fe2O3)=n(Fe 2+)=×0.4mol/L×0.1L=0.02mol,m(Fe2O3)=0.02mol×160g/mol=3.2g,两份中氧化铁质量相等,所以铝热剂中氧化铁的质量为6.4g,

答:铝热剂中铝的质量是5.4g,氧化铁的质量是6.4g.

解析

解:(1)铝和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4Al+3O2=2Al2O3,根据方程式知,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氧气的质量,

设未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ag,则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4.8-a)g

4Al+3O2=2Al2O3  固体质量增加

108             96

(4.8-a)g      (5.28-4.8)g  

108:96=(4.8-a)g:(5.28-4.8)g  

9:8=(4.8-a):0.48,

a=4.26g,

故答案为:4.26g;

(2)n(AlCl3)=0.2mol/L×0.01L=0.002mol,

设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

2AlCl3+3Ba(OH)2=2Al(OH)3↓+3BaCl2

2        3         2      

        0.01xmol  mol

根据铝原子守恒知,当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时,n([Al(OH)3]=n(AlCl3)=0.002mol,

根据2AlCl3+3Ba(OH)2=2Al(OH)3↓+3BaCl2知,完全沉淀时需要n[Ba(OH)2]==0.003mol,

根据题意知,与氢氧化铝反应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0.03x-0.003)mol,

根据2Al(OH)3+Ba(OH)2=Ba(AlO22+4H2O可知,生成偏铝酸钡需要n[Al(OH)3]=2n[Ba(OH)2]=2(0.03x-0.003)mol,

根据铝原子守恒得剩余n[Al(OH)3]=0.002mol-2(0.03x-0.003)mol,

测得滴加10mL与滴加30mL所得沉淀同样多,所以mol=0.002mol-2(0.03x-0.003)mol,

x=0.12mol/L,

答: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2 mol/L;

(3)镁、铝最后转化为沉淀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固体增大的质量是氢氧根离子的质量,则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0.6mol,

设镁的物质的量为xmol,铝的物质的量为ymol,根据金属单质的质量、转化为沉淀增加的质量列方程得

解得

镁、铝和硝酸反应生成氮氧化物时转移电子相等,氮氧化物的物质的量==0.4mol,每个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分子中都只含一个氮原子,

设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NO)、n(NO2),

解得

则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mol:0.3mol=1:3,

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4)①中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n(NaOH)=1.0mol/L×0.05L=0.05mol,根据钠原子守恒得n(NaAlO2)=(3.0-1.0)mol/L×0.05L=0.1mol,根据铝原子守恒知,铝的物质的量也是0.1mol,则m(Al)=0.1mol×27g/mol=2.7g;每份中铝的质量相等,所以铝热剂中铝的质量是5.4g;

②该溶液呈酸性,则盐酸过量,根据②知,该溶液中铝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1mol/L,溶液呈电中性,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设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Fe 2+ ),根据电荷守恒得c(H+)+2 c(Fe 2+ )+3C(Al3+ )=c(Cl-),

0.2mol/L+2c(Fe 2+)+3×1mol/L=4.0mol/L,

 c(Fe 2+)=0.4mol/L,根据铁原子守恒得则n(Fe2O3)=n(Fe 2+)=×0.4mol/L×0.1L=0.02mol,m(Fe2O3)=0.02mol×160g/mol=3.2g,两份中氧化铁质量相等,所以铝热剂中氧化铁的质量为6.4g,

答:铝热剂中铝的质量是5.4g,氧化铁的质量是6.4g.

下一知识点 : 其他金属的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铝的化学性质和冶炼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